搜索到3918篇“ 颈淋巴结“的相关文章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与超声特征和BRAF V600E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析患者颈淋巴转移与超声特征及BRAF V600E突变的关系。果共纳入甲状腺癌患者120例,淋巴转移率为60.00%(72/120),BRAF V600E突变率为79.17%(95/120)。不同BRAF V600E突变与颈淋巴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5,P=0.169)。纵横比>1、病灶多发、钙化、血流丰富、病灶直径≥1 cm是发生颈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OR=3.448,P=0.009;OR=3.758,P=0.008;OR=2.834,P=0.047;OR=3.552,P=0.024;OR=3.521,P=0.031),年龄>40岁是发生颈淋巴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357,P=0.024)。论应对年龄≤40岁,超声表现为纵横比>1、病灶多发、病灶直径≥1 cm、钙化、血流丰富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重点关注淋巴转移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制定合理的淋巴清扫范围。
汪洁张行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颈淋巴清扫损伤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5年
目的:汉化颈淋巴清扫损伤指数(NDII)量表,并在头肿瘤行颈淋巴清扫术(ND)病人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根据自我报告量表跨文化调适指南,经前译、整合、回译、专家委员会评定和预调查对NDII量表进行汉化。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复诊的113例头肿瘤行颈淋巴清扫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汉化后的NDII量表进行调查,检验其信效度。果:中文版NDII量表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全体一致性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6。以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CMS)、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部功能作为效标,NDII量表与CMS得分高度相关(r=0.817,P<0.01),与SF-36的躯体疼痛(BP)维度及生理机能(PF)维度中度相关(r=0.648,P<0.01;r=0.661,P<0.01),与部功能疼痛评分弱相关(r=-0.340,P<0.01),以部功能正常与否分组的两组头肿瘤行颈淋巴清扫术病人NDII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II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重测信度为0.959。论:中文版NDII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操作性良好,可作为头肿瘤行颈淋巴清扫术病人肩功能及相关生活质量测评的特异性评估工具。
任晓波田梓蓉刘永玲韦昌韵金晓婷许亚红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量表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高危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2025年
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中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占80%以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存在淋巴转移,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低危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的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侧颈淋巴通常不做预防性的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中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对其有着实质性的作用。本综述针对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对侧颈淋巴转移的清扫范围进行概括梳理,同时介绍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其他疾病时淋巴转移的临床特点,从而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提供诊疗意见。
胡荣毅屈倩倩杨尧禹袁晓凤李晓江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
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炭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颈淋巴清扫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颈淋巴清扫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9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同一医师团队收治甲状腺癌再手术94例。初次手术范围不同分为再次规范清扫组、区域淋巴清扫组和转移淋巴切除组,术前是否注射纳米炭再将各组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采用 t检验、 χ^(2)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三组中纳米炭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淋巴检出总数、淋巴阳性检出率。 果:三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淋巴检出总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再次规范清扫组中纳米炭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区域淋巴清扫组和转移淋巴切除组中纳米炭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组中纳米炭组淋巴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论:在甲状腺癌再次淋巴清扫手术中,术前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炭可精准定位淋巴,提高淋巴阳性检出率,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周月王刚于芳胥浩程振宇范子义曹宪姣李忠慧贺青卿
关键词:甲状腺超声引导纳米炭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次手术淋巴结清扫
深度学习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转移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5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早期即可发生侧颈淋巴转移。侧颈淋巴转移是影响PT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行颈淋巴清扫术的绝对适应证,也是国内大多数医疗中心选择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因此,术前识别侧颈淋巴转移对手术决策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CT、细胞学及患者临床特征均可为侧颈淋巴转移提供部分信息,但其准确性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深度学习是医学图像识别或特征提取的主要手段,近几年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CT、细胞学、常规临床参数或以上数据联合的图像或多模态模型被陆续报道并有望实现常规应用。未来,随着大型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自动化标注的实现、算法优化与改进及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深度学习有望准确预测PTC侧颈淋巴转移,融合于电子病例系统实现自动化的实时分析并辅助临床决策。
邵胜利王吉恒刘善廷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基于聚类分析的头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特征分类研究
2025年
目的识别头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异常的分类,并分析肩功能异常分类的特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肿瘤康复护理门诊就诊的头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部功能症状指标问卷和肩部功能症状指标问卷进行调查。果果共纳入113例头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患者部功能异常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指标依次是部后仰异常(87.6%,99/113)部患侧弯曲异常(84.1%,95/113)和部患侧旋转异常(84.1%,95/113);肩部功能异常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指标依次是患侧肩前曲异常(83.2%,94/113)、患侧肩外展异常(81.4%,92/113)、患侧肩水平内收异常(80.5%,91/113)。以18个肩功能异常指标为聚类变量,将肩功能异常患者分为3类:重度异常类(53.1%,60/113)、中度异常类(35.4%,40/113)和轻度异常类(11.5%,13/113)。3类患者在疾病类型、肩功能各项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论头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异常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活动度的异常。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头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的肩功能评估,可以将肩活动度锻炼作为重点康复项目。
商淼田梓蓉刘雪韦昌韵任晓波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聚类分析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及侧颈淋巴清扫治疗转移型甲状腺癌的效果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应用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及侧颈淋巴清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乌海市海南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50例,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淋巴清扫治疗,而研究组行甲状腺全切加中央区及侧颈淋巴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果研究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论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淋巴清扫是治疗转移型甲状腺癌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复发风险。
崔志伟
关键词:甲状腺癌全切术淋巴结清扫
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调查头肿瘤颈淋巴清扫(以下简称“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4年6月至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外科就诊的清扫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及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使用汉化版颈淋巴清扫损伤指数(NDII)量表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头肿瘤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果 不同性别、付费方式、教育程度、疾病类型、清扫类型、清扫侧别、有无放疗史、是否行肩功能锻炼的头肿瘤清扫术后患者NDII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清扫类型、清扫侧别、放疗史、行肩功能锻炼是头肿瘤清扫术后患者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论 头肿瘤清扫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降低,医务人员应重视头肿瘤清扫术后患者的肩功能情况,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肩功能锻炼,以降低此类患者术后肩功能障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任晓波田梓蓉韦昌韵刘永玲许亚红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头颈肿瘤
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伴颈淋巴转移合并左叶髓样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伴颈淋巴转移合并左叶髓样癌的手术根治范围、病理特征、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果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双侧腺叶切除、峡叶切除及双Ⅵ区淋巴清扫,术后病理如下。右叶:乳头状癌,直径1 cm,伴纤维化及微钙化形成,被膜侵犯(-),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右Ⅵ区淋巴(1/2)见癌转移。左叶:微小髓样癌,直径0.7 cm,伴淀粉样沉积,癌组织位于腺叶内。免疫组化果:肿瘤细胞TTF-1(+),CD56(+),MC(+),Cyclin D1(+),CK8/18(+),Ki-67(+2%),CT(+),CEA(+),CgA(+),Syn(+):刚果红染色:淀粉样物(+);左Ⅵ区为脂肪组织,未见明显淋巴组织。术后多次复查血清降钙素(CT)较术前明显降低,癌胚抗原(CEA)、甲状旁腺素(PTH)、钙离子均位于正常范围,未出现手足麻木等低钙血症的症状;术后随诊未出现复发及转移。论PTC合并MTC在临床上较少见,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检查血清CT及CEA有助于诊断,术后动态复查血清CT及CEA有助于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
赵晶斌魏温涛要巍倪雅琼王涛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
^(131)I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淋巴转移的短期疗效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伴淋巴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的短期疗效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7例PTC伴CLNM患者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8.3个月,根据评估果分为最佳治疗反应(excellent response,ER)组和非最佳反应(non-excellent response,NER)组。比较2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对影响ER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s-Tg对ER的预测价值及最佳界值。果:ER率为58.4%,ER组中原发癌单灶、单侧、最大径≤1 cm、无包膜外侵犯、转移淋巴最大径<1 cm、数目<5个、ps-Tg<5.66 ng/mL的比率均高于NER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原发癌单灶、单侧与ER不相关,其余各指标状态均与ER呈正相关(均P<0.05)。ps-Tg与ER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9,预测ER的最佳界值为7.5 ng/mL,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5.9%、76.5%和76.1%。论:^(131)I治疗PTC伴CLNM患者短期内ER率较高;原发灶最大径≤1 cm、无包膜外侵犯、转移淋巴最大径<1 cm、数目<5个以及ps-Tg<5.66 ng/mL是达成ER的独立影响因素;ps-Tg≤7.5 ng/mL预示达成ER概率较高。
刘聪许翔郭彦君王国强申宝明赵文娟李成乾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短期疗效

相关作者

曾宗渊
作品数:288被引量:1,37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喉肿瘤 预后 舌肿瘤 甲状腺肿瘤 鳞状细胞癌
郭朱明
作品数:241被引量:1,09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喉肿瘤 预后 舌肿瘤 外科手术 甲状腺肿瘤
徐震纲
作品数:273被引量:2,579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预后 甲状腺乳头状癌 鳞状细胞 淋巴转移
温玉明
作品数:380被引量:1,602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癌 舌癌 平阳霉素 口腔肿瘤 口腔鳞癌
唐平章
作品数:347被引量:2,76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喉肿瘤 预后 头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