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9篇“ 颅内段“的相关文章
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在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狭窄的初步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索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应用于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药物洗脱球囊导管治疗的45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药物洗脱球囊对血管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治疗;药物球囊扩张前均先进行普通球囊进行预扩张。对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在术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来评估患者靶病变血管的再狭窄状况。结果:45例患者顺利完成了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为26.7% (12/45),均接受了补救性支架的置入。围手术期有2例(4.4%)患者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死亡及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45例患者完成随访,无失访患者,并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完成了DSA复查,共2例(4.4%)患者出现再狭窄。随访期间未发生相关责任区域相关的缺血性事件,无相关死亡发生;患者术前中位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1 (1, 2),术后1个月随访中位mRS评分为0 (0, 1),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随访中位mRS评分均为0 (0, 0),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mR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rug-coated balloon (DCB) angioplasty for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2 to September 2023, a retrospective study consecutively enrolled 45 patients with severe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of the intracranial ICA who were managed with DCB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ical Interventio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drug-coated balloon was used to dilate the stenotic vascu
林巧李从芳潘玺月卢肖臻王乃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
颈脑一体化超声在颈内动脉颅内重度狭窄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2025年
探究颈脑一体化超声诊断颈内动脉(ICA)颅内重度狭窄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共纳入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时间为2022年7月-2024年9月,将颅内、外大血管未见明显狭窄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单侧ICA颅内重度狭窄或闭塞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均经CT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均接受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双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ICA距起始部20mm处管径(D)、血管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末流速(EDV)差值。比较两组ICA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颅内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以及联合参数诊断ICA颅内重度狭窄性疾病的价值。结果 相较对照组与研究组健侧,研究组患侧的D、PSV、EDV均较低,RI较高(P<0.05)。研究组的双侧D、PSV、EDV、RI差值比对照组高(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结果 显示,D、PSV、EDV、RI差值单一及联合诊断该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0.876、0.898、0.876、0.967,诊断价值尚可,联合诊断的价值优于单一诊断。结论 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测ICA双侧D、PSV、EDV、RI对ICA颅内重度狭窄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王静茹蔡艳黄崇闲陈明丽张秋月
关键词:颈内动脉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颅内重度狭窄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颅内重度狭窄的可行性。方法抽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DSA显示38例明确存在单侧椎动脉颅内重度狭窄者为狭窄组,32例单纯椎动脉发育不全(VAH)者为VAH组。比较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患侧椎动脉椎间参数[椎动脉管径(VAD)、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双侧血管RI差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患侧椎动脉椎间参数对椎动脉颅内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狭窄组VAD、EDV、PSV小于VAH组(P<0.05),RI、双侧血管RI差值大于VAH组(P<0.05)。患侧椎动脉椎间VAD、EDV、PSV、RI、双侧血管RI差值所诊断椎动脉颅内重度狭窄的AUC分别为0.70、0.71、0.62、0.83、0.93;其中双侧血管RI差值诊断效能最高,诊断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96.87%。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可有效诊断椎动脉颅内重度狭窄,其中双侧血管RI差值诊断效能最高。
张雨李效寅闫光烈
关键词: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颈部血管超声
重度有症状颅内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重度有症状颅内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PTAS的重度有症状颅内颈动脉狭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和手术相关资料,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6个月后影像学随访评估ISR。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3例患者,男性45例(61.6%),年龄(61.49±7.78)岁。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四分位数间距:7~9个月;范围:6~10个月),19例(26.0%)发生ISR,其中1例(1.4%)为有症状ISR。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程度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10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4~1.209;P=0.040]、伴其他部位脑血管中度以上狭窄(OR 6.638,95%CI 1.106~39.835;P=0.038)和术前白细胞计数较低(OR 0.541,95%CI 0.308~0.952;P=0.033)为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程度较高、伴其他部位脑血管中度以上狭窄和术前血白细胞计数较低是重度颅内颈动脉狭窄患者PTAS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王修宇刘华坤初建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硬化
症状性椎动脉颅内非急性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和报告症状性椎动脉颅内非急性闭塞的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单中心临床经验,以评估该病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提出患者筛选受益分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血管内再通术的92例椎动脉颅内非急性闭塞伴有进展性或复发性缺血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闭塞长度、闭塞时间、斑块性质、闭塞部位是否钙化及闭塞节成角将其分为低、中、高风险3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计算低、中、高风险组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使用χ2检验或方差分析来评估3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血管内再通的总体技术成功率为83.7%(77/9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0/92)。在3个分组中,再通成功率从低风险组至高风险组分别为100%、93.3%和27.8%,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则分别为0、10.0%和38.9%,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 d mRS评分0~2分占比分别为100%、83.3%和22.2%,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再通成功的77例患者随访再狭窄/再闭塞率分别为0、17.9%和80.0%,逐渐升高。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患者对血管内再通表现良好,88例患者(4例患者失访)的中位临床随访期为13(7,16)个月,30 d后的卒中或死亡率为17.4%(16/92)。结论对于合理选择的症状性椎动脉颅内非急性期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患者;并对于非急性椎动脉颅内闭塞伴有进行性或复发性缺血症状的患者提供了除积极药物治疗外的另一种选择。
夏金超林枫冯光白卫星朱良付薛绛宇李天晓王子亮
关键词:椎动脉颅内段
椎动脉椎间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椎动脉颅内狭窄性病变的效能及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椎动脉椎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探讨其评估椎动脉颅内狭窄性病变的效能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且经CT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有椎动脉颅内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者279例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行颈部血管超声且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的9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椎动脉颅内狭窄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狭窄组74例、中度狭窄组36例、重度狭窄位于分出小脑后下动脉(PICA)后组(重度狭窄-PICA后组)31例、重度狭窄位于分出PICA前组(重度狭窄-PICA前组)46例、闭塞位于分出PICA后组(闭塞-PICA后组)48例及闭塞位于分出PICA前组(闭塞-PICA前组)44例。各组患者均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测量患侧及健侧椎动脉椎间的血流参数,包括椎动脉直径(VA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比较各组双侧椎动脉椎间各血流参数的差异;计算EDV比值(患侧EDV/健侧EDV),并对对照组右侧与各研究组患侧相邻狭窄程度两组的椎间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椎动脉颅内狭窄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并确定最佳诊断界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颅内严重狭窄程度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各组两侧椎间VAD、PSV、EDV、RI比较,中度及以下狭窄各组中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重度及以上狭窄各组中,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患侧及对照组右侧相邻两组椎间血流参数比较,中度及以下狭窄各组中,除对照组与轻度狭窄组EDV外,余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中度及以上狭窄各组中,除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PSV外,余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
袁晓峰惠品晶颜燕红张炎蔡忻懿
关键词:颈动脉椎动脉狭窄小脑后下动脉
屏气对提高脑血管颅内造影清晰度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屏气训练对提高脑血管造影颅内影像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5月—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患者300例。先使用传统语言提醒头部制动的方法造影。从不成功的118例病例中按个位编号奇偶数1:1分为实验组(屏气方法头部制动)和对照组(继续语言提醒方法头部制动)。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口头宣教及屏气训练,术中观察颅内血管影像质量。结果:实验组术中心率降低率69.81%高于对照组的5.08%,影像清晰率75.47%高于对照组的20.34%,术中头痛缓解率73.17%高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屏气后造影提高了脑血管颅内造影影像清晰度,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邰传麒姜君彤周生凯程西歌李桂杰
关键词:屏气影像清晰度运动伪影
颈动脉联合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诊断颈内动脉颅内病变的价值
目的:脑卒中是目前我国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缺血性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颅内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责任血管之一。血管内治疗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
赵彤
关键词:颈内动脉颅内段眼动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椎动脉颅内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策略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治疗破裂椎动脉颅内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破裂椎动脉颅内夹层动脉瘤患者(25个动脉瘤)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动脉瘤位置等情况采用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程度,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6~48个月,根据DSA复查结果判断动脉瘤有无复发;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25例均为单侧破裂椎动脉颅内夹层动脉瘤,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闭塞夹层节)1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5例。术后即刻Ⅰ级栓塞19例,Ⅱ级栓塞4例,Ⅲ级栓塞2例。术中无破裂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术后死亡3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出现小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1例,基础疾病多合并重症肺炎死亡1例。存活的2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4例。5例患者复发(均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4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1例瘤颈处少量显影,且再次复查相对稳定,定期随访中。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非优势椎动脉且不累及大脑后下动脉的动脉瘤可选择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的治疗方式,复发率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低。
朱浩武银刚崔浩余舰陈昱顾大群张扬牛朝诗高歌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安全性
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狭窄的临床分析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临床分析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探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应用支架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内...
王修宇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支架内再狭窄

相关作者

惠品晶
作品数:170被引量:711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 超声评估 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卒中
丁亚芳
作品数:47被引量:195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评估 血管超声 重度狭窄 椎动脉 椎动脉颅内段
华扬
作品数:419被引量:4,654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胡春洪
作品数:611被引量:3,021H指数:2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MRI
李瑞
作品数:35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颞骨 耳鸣 骨壁 半规管 冠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