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7篇“ 鞘氨醇激酶“的相关文章
鞘氨醇激酶1通过TGF-β依赖性EMT参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恶性转化
2025年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在槟榔碱相关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功能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槟榔碱刺激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BMF)建立体外模型,并使用SphK1特异性抑制剂PF-543和转染SphK1过表达质粒(SphK1)、Smad2/3敲低(shSmad2/3)进行处理。通过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表达,通过伤口愈合试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法分析BMF中SphK1调节的潜在途径。结果:槟榔碱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增加BMF中SphK1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槟榔碱组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增加(P<0.05),并且BMF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而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上调(P<0.05);PF-54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数量较槟榔碱组降低(P<0.05),并增加了BMF中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而降低了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传导是SphK1过表达时最显著激活的途径。Smad2/3敲低有效地阻断了SphK1诱导的细胞迁移和侵袭(P<0.05),并逆转SphK1过表达细胞中下游EMT标志物的表达(P<0.05)。结论:SphK1通过TGF-β依赖性EMT参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恶性转化。
尤轶阳王宗康谭劲肖艳波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
鞘氨醇激酶-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UALCAN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的转录组学数据,其中主要包括515例肺腺癌组织和59例正常肺组织。分析肺腺癌中SPHK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H322和A549)及正常肺脏上皮细胞BEAS-2B中SPH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肺腺癌A549细胞根据SPHK1是否敲低,分为si-SPHK1组和si-NC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通过CCK-8、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蛋白[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及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结果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中SPHK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8.467(4.626,15.719)和5.998(3.948,7.926),与正常组织相比,SPHK1 mRNA表达水平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升高(P<0.001)。肺腺癌SPHK1 mRNA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108个月,与肺腺癌SPHK1 mRNA低表达组相比,肺腺癌SPHK1 mRNA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降低(HR=1.5,P<0.001)。与BEAS-2B细胞相比,肺腺癌H322和A549细胞中SPH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PHK1敲低后能显著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与空白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SPHK1组中E-cadherin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而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SPHK1在肺腺癌中显著高表达,SPHK1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促进肺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SPHK1可能作为治疗肺腺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严东星袁晓梅王金会
关键词:肺腺癌鞘氨醇激酶-1预后上皮间质转化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筛选鞘氨醇激酶1型抑制剂
2024年
目的寻找和发现具有新骨架的鞘氨醇激酶1型(SphK1)抑制剂,并预测其活性。方法采用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ChemDiv数据库,得到排序靠前的化合物,并通过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预测其活性。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其Fit value值和分子对接打分均接近或高于阳性对照化合物;QSAR模型预测其对SphK1具有潜在抑制效力。结论获得6个具有新骨架结构的小分子抑制剂,为开发靶向SphK1的小分子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苟渟婷冯蓉何俊师健友许建龚军叶强
关键词:小分子抑制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效团模型定量构效关系
玉米鞘氨醇激酶ZmSphK1基因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中的应用
本发明专利属于玉米基因克隆领域,是对玉米鞘氨醇激酶ZmSphK1基因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中的应用的研究。具体涉及玉米叶片总RNA提取、反转录成cDN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基因克隆,表达方法包括原核表达载体p...
赵美爱 王可欣宋希云李军刘新郭新梅裴玉贺
和血柔肝方含药血清通过鞘氨醇激酶-1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2024年
目的:和血柔肝方(HXRGF)含药血清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esistin处理HSC-T6细胞,建立纤维化HSC模型,采用LV-rSphK1-OE、LV-rSphk1-shRNA慢病毒方法构建SphK1过表达、低表达稳转细胞株,运用实时定量PCR、WB检测TGF-β、α-SMA、Col I、FN、Smad、SphK1mRNA及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APC/7-AAD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F-HSC-T6细胞中可见TGF-β、α-SMA、Col I、FN、SphK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mad mRNA水平降低(P<0.01);HSC-T6 SphK1过表达细胞株中SphK1及相关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HSC-T6 SphK1低表达细胞株中TGF-β、α-SMA、Col I、FN mRNA等纤维化相关标志物降低,Smad mRNA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HXRGF含药血清干预后,可见MF-HSC T6 SphK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并同时伴有α-SMA、Col I、FN表达水平的下降(P<0.01),HSC细胞增殖率下降(110.85%);shRNA-SphK1转染组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12.14%)升高(P<0.01);HSC-T6 SphK1低表达组细胞凋亡率(16.48%)升高(P<0.01)。结论:SphK1可作为肝纤维化潜在治疗靶点。HXRGF干预通过抑制SphK1表达,下调TGF-β、α-SMA等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活化的HSC增殖,诱导HSC凋亡,缓解肝纤维化。
王燕肖雄马丽蒲诗云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鞘氨醇激酶-1
大成散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通路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大成散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1)增殖及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SPHK/S1P)通路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成散药液,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大成散药液对HFF-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干预时间与浓度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成散药液对HFF-1细胞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SPHK1、SPHK2、S1P蛋白表达的影响,qRT-PCR法检测大成散药液对HFF-1细胞TGF-β1、SPHK1、SPHK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5×10^(-2)g/L的大成散干预48h可促进HFF-1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大成散可以增加HFF-1细胞中TGF-β1、SPHK1、SPHK2、S1P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HFF-1细胞中TGF-β1、SPHK1、SPHK2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大成散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上调TGF-β1表达,激活SPHK1/S1P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发挥抗炎效应,或通过激活SPHK2,催化产生S1P,启动缺氧预处理机制,从而保护皮肤成纤维细胞,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加速创面愈合。
陈慧玲江莉官美龄陈艺玲翁慧兰黄宁
关键词:创面愈合成纤维细胞中药复方
鞘氨醇激酶2调控肝脏VLDL分泌功能的机制研究
背景随着全球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增加,NAFLD的患病率急剧上升。该疾病包括肝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HCC)。肝脂肪变性的标志是肝脏脂质的蓄积,肝...
张双双
关键词:极低密度脂蛋白SNARESMTOR
玉米鞘氨醇激酶ZmSphK1基因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中的应用
本发明专利属于玉米基因克隆领域,是对玉米鞘氨醇激酶ZmSphK1基因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中的应用的研究。具体涉及玉米叶片总RNA提取、反转录成cDN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基因克隆,表达方法包括原核表达载体p...
赵美爱 王可欣宋希云李军刘新郭新梅裴玉贺
鞘氨醇激酶和1-磷酸鞘氨醇及其受体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鞘氨醇激酶(SphK)、1-磷酸鞘氨醇(S1P)及其受体(S1PR)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日益关注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具有遗传稳定性并且能够被诱导为抗肿瘤表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研究显示,SphK/S1P/S1PR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多个方面。本文从肿瘤免疫微环境、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缺氧微环境4个角度对SphK和S1P/S1PR信号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进行综述,并简要概述相关药物研究情况,旨在阐明SphK/S1P/S1PR在癌症中的作用及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韦曦华王泽群陈靖京潘燕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抗肿瘤药物
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在不同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30只)、HFE组(给予高脂乳剂,45只)、CCl_(4)组(CCl_(4)诱导,45只)、CCl_(4)+HFE组(HFE联合CCl_(4),50只),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SphK1抑制剂PF-543,同组别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在第1、7、14天取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比较肝纤维化面积占比、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肝纤维化及自噬相关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组(0.57±0.13)相比,CCl_(4)组(6.93±5.81)和HFE+CCl_(4)组(10.89±2.67)肝纤维化面积占比均升高(P值均<0.01)。PF-543干预第7天可显著降低CCl_(4)组及HFE+CCl_(4)组纤维化病变面积(P值均<0.01)。与正常组相比,HFE组、CCl_(4)组和HFE+CCl_(4)组的SphK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HFE+CCl_(4)组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干预后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Atg5、Atg12、Becn1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面积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5、-0.640、-0.632,P值均<0.01);SphK1的表达水平与Atg5、Atg12、Becn1、Map1lc3a的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3、0.561、0.510、0.498,P值均<0.01)。电镜示:CCl_(4)组肝组织轻微水肿,细胞器丰富,轻度肿胀,以粗面内质网扩张为主。该视野可见9个自噬溶酶体结构。在PF-543干预第7天后,未见典型自噬结构。HFE+CCl_(4)组肝组织轻度水肿,结构不清晰,粗面内质网数量丰富,明显扩张,表面附着核糖体颗粒较少。该视野可见6个自噬溶酶体结构。在PF-543干预第7天后,该视野未见典型自噬结构。结论PF-543对自噬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同时伴有纤维化面积的减少。提�
王燕马丽肖雄雷冬梅赵奉茹郭力源王晓忠
关键词:肝纤维化自噬

相关作者

王立生
作品数:183被引量:632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细胞生长因子 鞘氨醇激酶 白血病 基因治疗 造血干细胞
黄杰安
作品数:182被引量:590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结肠癌 结直肠癌 结肠癌细胞 鞘氨醇激酶 胃癌
刘诗权
作品数:117被引量:458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卵巢肿瘤 鞘氨醇激酶 卵巢癌 顺铂
李庆芳
作品数:29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鞘氨醇激酶 细胞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 间皮细胞 生物学特性
覃蒙斌
作品数:81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GHRELIN 鞘氨醇激酶 鞘氨醇激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