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篇“ 非生物环境“的相关文章
非生物环境因子干扰对微生物群落演替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了解驱动群落演替的因素是微生物生态学的中心目标之一,非生物环境因子影响着单个种群的生长及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群落常敏感,很容易对作为干扰的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变化产生响应。研究不同类型的干扰如何产生不同的影响,将增强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认识。以作用对象为分类标准,梳理了各种非生物环境因子干扰对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包括特异性、特异性及航天等特殊环境下的非生物环境因子。从干扰程度的量化、多因素干扰影响及干扰后演替的时间过程等方面,得出研究干扰下群落多样性演替机制的关键问题。展望了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并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胡大伟李帅帅刘光辉
关键词:群落演替微生物
一种用于作物种苗的非生物环境胁迫锻炼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作物种子和苗株的非生物环境胁迫锻炼方法,包括:在有氧环境中将作物种子浸于0℃‑5℃的低温活水中14‑75天,对作物种子进行低温胁迫锻炼;用锻炼后的作物种子经过脱水、播种、育苗后得到苗株;育苗期间对苗株地...
宋吉青
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植物性别表达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4年
植物性别表达适应环境因子的机制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植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中表现出复杂而多样的适应性,受到自身基因调控、激素合成等的影响,其性别表达模式也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不同。认识植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作用下的性别表达策略,对于深入了解植物性别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综述了矿质营养成分、光照、水分和温度4种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植物性别表达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矿质营养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激素合成及某些代谢途径、代谢产物调节植物性别表达,而光照和水分除了前述影响还通过调节植物性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调控植物性别。目前的研究已有少数植物类群涉及到生理和生化等分子水平,部分还停留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阶段。而且,大多研究是在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的短期实验,不足以体现多年生植物适应多变环境的性别表达特征。未来此方面的研究应对更多植物种类在连续年份中的生殖状况进行长期生态学研究,并加强对自然生境中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性别表达影响的分子水平研究,以揭示植物性别表达的环境决定机制。
陈鑫王磊杨丽丽闫兴富唐占辉
关键词:环境因子矿质营养水分温度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探究体验式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生态系统组分大联欢”活动,设计身份名片,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学生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印象和体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合作探究、语言表达、总结归纳等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李娜
关键词:生态系统角色扮演高中生物学
养殖长江鲟亲鲟放归后的空间分布及其非生物环境
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又名达氏鲟,作为长江中特有的三种鲟鱼之一,于2010年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长江鲟的人工繁殖技术常成熟,仿生态繁殖取得成功,为重建...
陈江
关键词:长江鲟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因子与种间作用耦合对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生态特征的影响
沉水植被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活动的加剧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位变化,进一步造成沉水植被的退化。在已有的研究中,鲜有研究关注生物环境因子与非生物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冬...
王一平
关键词:营养盐沉水植物功能性状附着物
文献传递
非生物环境胁迫下硅对植物和植硅体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
由于人为利用方式不当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田和草地植物受到严重的非生物环境胁迫影响。其中,农作物重金属胁迫和草地植物干旱、盐胁迫问题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而是当前生态修复研究的热点。硅作为地壳中含量丰富的...
刘丽男
关键词:天然草地化学组成
中国亚热带地区森林更新动态及其与生物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森林系统的自然再生对维持森林的物理和生物结构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机制,对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人们对这一森林自然更新过程及其在群落构建和动态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仍缺乏了解。本论文选择了位于中国...
Francesco Martini
关键词:种群增长非生物环境
文献传递
基于学情的初中生命科学教学模式——以“生物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为例
2020年
本文基于八年级学生学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二册第五章“生物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一课为例,通过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期探索出适合初中生命科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许苏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传粉者、盗蜜者和非生物环境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三种高山植物繁殖生态的影响
长期以来,繁殖作为进化的核心问题,一直受到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具有低温、低压、强风、多雨、积雪、强紫外辐射等特点,但该地区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表现出对恶劣环境极强的适应性,不仅能...
张新
关键词:高山植物繁殖生态传粉者非生物环境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阎秀峰
作品数:344被引量:3,505H指数:33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星星草 喜树碱 黄檗 喜树 高山红景天
査中萍
作品数:25被引量:13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籼粳交 耐热性 水稻材料 抗稻瘟病
王成友
作品数:39被引量:24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华鲟 放流 长江 幼鱼 捕食能力
李纯厚
作品数:401被引量:2,812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大型底栖动物 人工鱼礁
杜雪树
作品数:56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SATIVA 转基因水稻 ORY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