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4篇“ 非气管插管“的相关文章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呼吸道管理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呼吸道管理辅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板一和支板二;支板一和支板二的顶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支板二的底部外壁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所对应的支板一的位置上螺纹连接有...
黄青永叶胜覃春雨陈务贤
自主呼吸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治疗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NSCLC患者,采用倾向得分临近匹配法进行匹配后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5例。A组实施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B组实施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三操作孔手术,C组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D组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三操作孔手术。比较4组麻醉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手术前1 d、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用力肺活量(FVC)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麻醉准备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C组和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和D组(P<0.05);与其他3组比较,A组术后引流、住院时间最短,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和FEV1、FVC、MVV最高(P<0.05);术后1个月,4组CD3^(+)、CD4^(+)和CD4^(+)/CD8^(+)、FEV1、FVC和MVV均低于术前1 d,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可提高NSCLC患者临床疗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安全性好。
丁明戎国祥潘忠军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阿片类药物
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在中国医疗技术发展下,腹腔镜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胸科疾病治疗中,如双腔支气管导管,能达到单肺通气,使手术中获得的视野更大,在外科手术中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双腔管气管插管引起的肺部感染、心脏功能损伤以及神经肌肉阻滞等并发症,使麻醉科和胸外科对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予以重点关注。本文通过麻醉方式、适应证和禁忌证方面分析,明确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作用,彰显其一定价值。
陈金华麦永锴郭兆麟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
艾司氯胺酮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随着无痛舒适化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围术期舒适管理以及疼痛管理等多个领域,以提升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插管全麻手术是一种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不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手术方式,它避免了传统气管插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喉痉挛、气道损伤及术后咽喉疼痛等,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但插管全身麻醉也存在可能发生呼吸和循环抑制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到合适的药物和麻醉方案尤为重要。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是由氯胺酮中分离的一种高亲和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竞争性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急慢性疼痛管理、精神疾病以及急危重症的治疗等领域。艾司氯胺酮具有强效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并且其代谢清除迅速,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是插管全麻手术的理想麻醉药物选择。然而,由于其可能引发神经精神类不良反应,其临床使用中的剂量与应用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并对其在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inless and comfortable medical treatment, general anesthesi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ainles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erioperative comfort management and pai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medical experience of patients.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s a surgical method that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but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tracheal intubation to maintain airway patency. It avoids complications that may be caused by traditional tracheal intubation, such as laryngospasm, airway injury and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and improves the postoperative comfort of patients. However,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
王欣悦赵德旭金延武
关键词:麻醉药物麻醉方案疼痛管理
气管插管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MMP-9、脂联素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脂联素(AD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60例拟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插管自主呼吸麻醉VATS组(观察组)和常规插管麻醉VATS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指标、动脉血氧指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于术前24 h、术后24 h、72 h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POCD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手术切皮前30 min、术后24 h分别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MMP-9、ADP浓度。结果两组手术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PaO_(2)、SpO_(2)、PaCO_(2)、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之可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24、72h的MMSE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切皮前30 min)比较,两组术后血清MMP-9浓度升高,ADP浓度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MMP-9浓度低于对照组,血清AD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能够保证麻醉效果,维持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氧指标稳定,可以加快术后苏醒,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和促进ADP分泌,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杜巍谢海辉卢星照陈国标黄锡安郭裕良扶志敏彭山攀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
评估胸腔镜手术中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
2025年
评估于胸腔镜手术中,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为主的应用成效。方法 录入的62例病例,均符合本研究条件,最早纳入时间2023年3月,最晚截止时间2024年3月,将62例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个组别,其中接受气管插管麻醉的病例归于对照组,剩余病例则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麻醉,纳入观察组,每组均有31例。对不同组别的总体成效进行对比。结果 分析临床麻醉成效的数据,不难发现,对照组为93.55%,与观察组的96.77%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的麻醉诱导后30分钟心率(HR)较麻醉前有所增加,且相较于对照组,其增幅相对较小,形成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麻醉30分钟后,在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观察组明显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形成差异(P<0.05);在麻醉过程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观察组较麻醉前上升趋势明显,相比对照组,有一定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概率为22.58%,较观察组的3.23%更低(P<0.05);整体手术的相关指标数据,于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恢复进食以及住院疗养所需时间等层面上,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下,两种麻醉途径均展现出优异的麻醉效果。然而,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结合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麻醉策略,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术中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周期,并带来更为积极的临床预后。
陈勇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
人工气胸气管插管气管插管麻醉食管癌McKeown手术的评价: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约占全球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的一半。而食管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是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成为食管外科手...
吴星辰
关键词:食管癌电视胸腔镜
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手术一般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全身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不但为手术提供充分、安静的术野,还能达到双肺隔离与单肺通气的目的。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VATS手术中单肺通气的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缺氧/复氧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肌松药的残余[2]等,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阻碍了术后快速康复。
王凌飞刘兆慧张艳梅王丹詹岳宁黄泽清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肺损伤
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日间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研究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日间手术应用中的临床体会。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住院的282名儿童牙齿恐惧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进行口腔X线检查和全身健康检查,并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麻醉,另一组采用不插管的方法。结果 282例儿童在全麻辅助下,全部成功。结论 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下的口腔护理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方法。小儿手术后恢复较好,是小儿口腔保健的理想选择。
吴超斌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
清醒俯卧位通气在气管插管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清醒俯卧位通气对气管插管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由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气管插管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醒俯卧位通气。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2 h、24 h、3 d的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97例、研究组98例完成本研究。干预后各时间点比较:2组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组间)<0.001),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交互)<0.001);2组心率(P_(组间)=0.312、P_(时间)=0.125、P_(交互)=0.344)、收缩压(P_(组间)=0.835、P_(时间)=0.865、P_(交互)=0.369)和舒张压(P_(组间)=0.888、P_(时间)=0.212、P_(交互)=0.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醒俯卧位通气安全可行,不仅能改善气管插管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还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彭莹罗璇马兆佳余娇胡晶朱菱万婷涂惠
关键词:低氧性呼吸衰竭非气管插管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关作者

王永盛
作品数:24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通气道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低中心静脉压 静吸复合全麻 非气管插管
于建设
作品数:180被引量:594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ABO血型 围术期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都义日
作品数:68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乌司他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硬膜外麻醉 胸腔镜
于美钢
作品数:16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非气管插管 CPAP 单肺通气 体外循环 肾上腺髓质素
陈以建
作品数:26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右美托咪啶 胸腔镜 应激反应 NARCOTREND 加速康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