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44篇“ 非小细胞癌“的相关文章
- 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MDSCs、Tregs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T淋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肺岩宁方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疲乏量表评分(piper fatigue scale,PFS)、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生存质量有效率、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MDSCs及Tregs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均降低,KP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89.2%(33/37)]高于对照组[81.6%(3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9%(34/37)]高于对照组[65.8%(25/38)](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MDSCs、Tregs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SCs、Treg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岩宁方联合康艾注射液可改善老年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其机制与抑制MDSCs、Tregs,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有关。
- 张琦君冯丽娜李玉琴邓海滨沈欢殷书敏徐振晔
-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肺岩宁方髓源性抑制细胞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 2024年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常见的致癌驱动突变。针对此类基因突变型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方案是采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进行靶向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药物抵抗和疾病进展的问题。EGFR-TKI靶向治疗失败后一般采用标准的含铂双药物化疗方案,但其治疗效果有限,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免疫治疗在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然而,对于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而言,单药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免疫联合治疗的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李星原虞永峰穆书雅陆舜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治疗耐药
- 基于影像组学与深度残差网络的非小细胞癌亚型分类与预后研究
-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前列,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不同的NSCLC亚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医生通过活检等方式获取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来判断亚型,但活检可能会给病人带来...
- 郭昱君
- 关键词:非小细胞癌
- 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分析对患者疾病控制率、PD-1/PD-1配体1(PD-1/PD-L1)共刺激分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绵阳四〇四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奇偶数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研究组(45例,接受PD-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并进行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生存时间、PD-1/PD-L1共刺激分子及VEGF水平、免疫功能、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3^(+)、CD4^(+)/CD8^(+)比对照组高,CD8^(+)比对照组低(P<0.05);经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PD-1/PD-L1共刺激分子、VEGF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老年晚期NSCLC短期临床疗效较好,可使肿瘤标志物、PD-1/PD-L1共刺激分子及VEGF水平降低,提升疾病控制率,改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少。
- 赵清梅吴倩卫婷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肺非小细胞癌胸腔积液细胞块PD-L1表达检测分析
- 2024年
- 探讨肺非小细胞癌胸腔积液中PD-L1表达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入院就诊的肺非小细胞癌患者出现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确诊为肺非小细胞癌,对照组采取手术、纤支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制蜡块,观察组胸腔积液细胞蜡块找见癌细胞,两组均实施PD-L1蛋白检测,以此为基础,分析两组癌细胞PD-L1有表达和无表达患者之间的生存质量的关联性。结果 与胸腔积液找到癌细胞细胞蜡块检测相比,活检组织癌细胞检测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PD-L1表达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无表达患者(P<0.05)。结论 肺非小细胞癌胸腔积液细胞块和组织标本中PD-L1表达率无明显差异,在无法获得满意肿瘤组织标本时,可以用胸腔积液细胞块进行PD-L1检测;对比PD-L1检测有表达与无表达患者的生存质量发现,无表达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有表达患者。
- 刘一萍
- 关键词:肺癌胸腔积液
- 三代TKI联合脑部SRT对比单药TKi治疗EGFR阳性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24年
- 探究三代EGFR-TKI联合脑部SRT对比单药TKi治疗EGFR阳性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1~2023.6收入80例不能耐受或拒绝同步放化疗的EGFR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按照1:1入组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三代EGFR-TKI,联合组予以三代EGFR-TKI联合脑部SRT,对比干预成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高于治疗组62.50%;随访3个月、6个月后,联合组PFS为92.50%、77.50%,高于治疗组75.00%、55.00%;治疗后,联合组CA125、MMP-9、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代EGFR-TKI联合脑部SRT治疗EGFR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且降低血清肿瘤指标,应用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贾燕华刘汉鑫高业梅
- 关键词:射波刀EGFR
- 被误诊为非小细胞癌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累及肺部的发生率低,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本文通过报道1例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为倾向非小细胞癌,后通过腹股沟淋巴结确诊为FDCS的病例,通过进行文献复习总结累及肺部的FD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累及肺部的FDCS患者大部分多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少部分存在呼吸困难、疼痛等,吸烟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原发和继发累及肺部的FDCS患者在胸部影像学可能表现不一样,原发多表现为肿块,而继发累及肺部除影像学表现为肿块外,可能合并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结节等。该病进行小标本活检容易出现误诊,可能与未检测其特定的免疫组化有关,临床医师需了解其胸部影像学、细胞学、形态学知识,必要时与病理科医师积极沟通,避免出现误诊,延误患者诊治。
- 吕辉迎张祎祥
- 关键词:滤泡树突细胞肉瘤非小细胞癌胸部影像学
- 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癌的效果及生存率比较
- 2023年
- 目的:探讨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非小细胞癌(NSCLC)的效果及生存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入EGFR突变NSCLC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5)与B组(n=33),其中A组给予阿法替尼治疗,30 mg/次,1次/d,于餐前至少1 h或餐后2 h服用;B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250mg/次,1次/d,空腹或与食物同服。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组织多肽抗原(TP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总T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T细胞毒性细胞(CD8^(+))]、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PA、CEA、NSE、CYFRA21-1、CD3^(+)、CD4^(+)、CD8^(+)水平及FACT-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PA、CEA、NSE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及FACT-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替尼在治疗EGFR突变NSCLC患者中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组织生长,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罗景方张有华梅浪华邱华平
- 关键词:吉非替尼生存率
- 1,8-桉树脑在防治非小细胞癌NCI-H1975中的新用途
- 本发明涉及1,8‑桉树脑在预防和/或治疗非小细胞癌NCI‑H1975中的新用途,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为非小细胞癌NCI‑H1975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范源洪王宣军黄业伟朱强强 聂妍 王体超
- 中晚期非小细胞癌类型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现状
- 2023年
- 肺部癌症目前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疾病类型之一。很多病人确诊肺癌时已经是晚期阶段,癌症已经转移其他部位,手术最佳时机已经错过。针对肺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前指南、共识均建议采用多模式联合治疗,其中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本研究针对现在医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肺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部癌症的常见类型,所占比较高。早期肺癌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至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手术机会,只能通过放疗、化疗、免疫、靶向等方法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综述了可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新辅助治疗的认识。
- 刘毅朱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相关作者
- 王子彤

- 作品数:81被引量:240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外科治疗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程颖

- 作品数:295被引量:2,14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肺癌 一线治疗
- 杜娟

- 作品数:1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研究主题:PANEL 肩部 酶标抗体 特异性自身抗体 试剂盒
- 周永

- 作品数:56被引量:4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CT表现 X线计算机 计算机体层成像 MSCT CT诊断
- 阮军忠

- 作品数:34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结核 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