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 篇“ 非对称降水 “的相关文章
登陆台风非对称 降水 演变观测与预报研究 2024年 我国是受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8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登陆台风暴雨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尽管台风的路径预报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降水 预报水平却明显落后于路径预报。准确预报登陆台风降水 是精准防范我国暴雨灾害的迫切需要和重大需求。 喻自凤 余晖 余晖 白莉娜 郭蓉 陈佩燕 黄绮君关键词:暴雨灾害 登陆台风 台风暴雨 降水预报 非对称降水 热带气旋非对称 降水 的预报检验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气象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带气旋非对称 降水 的预报检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观测和预报热带气旋资料,计算平均观测和预报热带气旋位置;步骤二、提取观测和预报降水 场中的热带气旋降水 ;步骤三、计... 庄园 李昕 张蓉蓉 张悦含 温静 李侃高空槽脊对台风“天兔”(0705)变性过程中非对称 降水 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TRMM卫星降水 资料和RSMC最佳路径集(Best-track Dataset)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TC)"天兔"变性过程中降水 分布和大尺度环流的演变,并结合片段位涡反演进行修改槽脊的数值试验,研究了环流调整对TC变性过程中非对称 降水 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兔"变性前降水 集中在路径左侧,伴随着纬向型向经向型调整的背景环流,副热带高压南退的同时减弱西进;(2)TC降水 的非对称 分布与冷暖锋的相对强弱、水汽输送情况以及高空冷空气下传的落区有直接关系;(3)加强环流调整后,系统斜压性加强,与LOT(降水 集中于TC路径左侧)型降水 相关的环流指数增大过程随之加强,有利于LOT型降水 分布进一步加强。 吴丹 黄泓 王春明 马申佳关键词:台风 非对称降水 台风艾云尼非对称 降水 及动热力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台风艾云尼(1804号)第2次登陆广东过程中降水 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 分布,强降水 主要位于其路径前进方向的右侧(简称台风右侧)。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广东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以及降水 观测资料,对造成非对称 降水 的环流背景和动力、热力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云尼左右两侧水汽输送及动力、热力条件差异是造成降水 非对称 的主要原因。加强的低空急流以及台风马力斯(1805号)水汽的输送为台风右侧强降水 的产生提供了更好的水汽背景,而低空急流的加强配合高空强的辐散抽吸使得右侧垂直上升运动也明显大于左侧。边界层内强盛的低空急流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垫面强摩擦辐合作用导致艾云尼右前侧径向入流强度更强、强入流层厚度更厚、边界层高度更高,且由于距离台风眼墙越近风速越大,上述现象越明显,为强降水 的产生提供的动力和水汽条件越好。强降水 期间艾云尼右侧低层大气维持不稳定状态,分析表明强低空急流携带的θse平流及其随高度的减弱弥补了强降水 造成的能量损耗,是不稳定能量维持的重要原因。 周芯玉 程正泉 涂静 肖婷 高晓荣 胡东明关键词:非对称降水 环流背景 1306号热带气旋“温比亚”非对称 降水 的环境场特征 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逐6h全球格点资料以及区域自动站降水 资料、FY-2E卫星云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资料,分析2013年第6号热带气旋(TC)"温比亚"在广西造成的非对称 降水 的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受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稳定而深厚的东南气流引导,"温比亚"西北行深入到广西中部,有利于广西出现较大范围暴雨。200hPa上TC流出气流的中心偏于其中心的南侧,为降水 不对称 分布提供了动力背景;TC风场分布明显不对称 ,导致涡度、散度动力场结构呈不对称 分布;低层辐合区主要分布在TC中心南侧,整层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位于TC中心南侧,从而使暴雨集中在TC中心南侧。环境风垂直切变矢量指向TC移动路径的左侧,有利于TC移动路径左侧出现强的对流及降水 ,结合水汽辐合条件,可将其作为TC暴雨落区预报的一个判据。相对湿度(RH)呈均匀分布,假相当位温(θse)呈准对称 分布,表明TC降水 的非对称 分布主要由动力因子而非 热力因子引起。 覃丽 黄海洪 吴俞 曾小团关键词:热带气旋 非对称降水 暴雨 环境场 “达维”(2005)台风经过海南岛过程非对称 降水 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2005年9月25日08时—27日08时,强台风"达维"从海南岛中部陆地经过的48小时期间,给海南岛带来一次强降水 ,表现出海南岛南侧降水 大于北侧的非对称 特征。利用热带测雨雷达资料(TRMM)对这次非对称 降水 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次天气尺度系统扰动、垂直风切变、地形作用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⑴次天气尺度扰动系统为中尺度雨团、中尺度雨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⑵垂直风切变下风方向左侧有利于对流发展的区域始终位于海南岛南部,导致降水 出现非对称 特征;⑶海南岛山脉地形通过刺激小对流单体的形成与合并发展,从而促进中尺度降水 系统形成,最终致使海南岛南部暴雨增幅。 许向春 于玉斌 王式功 李勋关键词:天气学 台风暴雨 数值模拟 台风登陆后非对称 降水 的非 地转湿Q矢量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热带降水 测量卫星资料,采用改进后考虑非 绝热加热的非 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0907"号热带风暴"天鹅"登陆后非对称 降水 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台风登陆后雨带出现断裂,降水 呈现明显非对称 性特征,强降水 主要位于第二象限;(2)非 地转湿Q矢量散度分布较好描述了台风登陆后降水 的非对称 性,与降水 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 主要位于湿Q矢量散度梯度的大值区;(3)沿台风移动方向上,非 地转湿Q矢量辐合、辐散交替分布构成雨区内的垂直环流结构,其中倾斜上升支的非对称 结构,造成了降水 的非对称 性;(4)经过台风中心存在纬向的次级环流,对降水 起抑制作用,其东西向的不对称 结构有利于降水 的非对称 性发展;(5)非 绝热加热项有利于加强降水 的非对称 性特征。 张亚洲 梅华 邓文彬 杨爱玲关键词:台风 非对称降水 非地转湿Q矢量 垂直环流 次级环流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 降水 结构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 降水 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 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 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 的非对称 分布。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 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 降水 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风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 降水 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 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风暴降水 的空间分布。 石顺吉 林秀斌 吴陈锋 陈德花 郑礼新 李金建关键词:非对称降水 水汽条件 环境风垂直切变 地形 台风登陆前后雨带断裂与非对称 降水 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美国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对"海棠"台风(0505)登陆前后的雨带变化进行分析和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台风登陆前后其雨带会产生断裂,这种现象可发生在陆地和海上,使非对称 降水 更加明显。分析得出雨带断裂不仅与地形有关,而且与高层台风环流和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台风登陆前后,200hPa南亚高压和台风外围的辐散气流结合形成在台风西北方向的弱倒槽,台风中心西侧及西北侧的中低层辐散流场稳定维持,使高层气旋性流场加强,与气旋性流场相伴的正涡度一部分随气流逆时针旋转,并逐步平流至台风中心附近的正涡度区形成一个沿22~25°N的正涡度输送带并延伸至台风中心东部,而中心东部高层的正涡度带中有下沉运动,不利于降水 发展而导致雨带断裂是非对称 降水 的主要原因。高层台风的带状涡度向外围的传播可导致中纬度气旋性环流的进一步加强和正涡度向台风输送的加强,使雨带断裂更加明显。 丁治英 王勇 沈新勇 徐海明关键词:台风 雨带 非对称降水 WRF 相互作用 热带风暴Bilis(2006)登陆期间一波非对称 降水 分布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对Bilis(2006)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地形和下垫面因素2个敏感性试验,诊断分析Bilis(2006)登陆期间一波非对称 降水 结构形成的动力因子。综合分析3个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垂直风切变对Bilis(2006)一波非对称 降水 结构形成的影响显著大于地形、登陆过程下垫面属性的改变和风暴移动速度的影响,冷空气的侵入对降水 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垂直切变的作用使顺切变左侧形成强降水 ,冷空气的作用与垂直切变的作用相互配合可能是顺切变方向和顺切变方向右侧强降水 的主要成因。 石顺吉 余锦华 张大林关键词:热带气旋 非对称降水 地形
相关作者
余锦华 作品数:147 被引量:1,115 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气候变化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海温异常 海表温度异常 丁治英 作品数:170 被引量:1,688 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暴雨 数值模拟 台风 高空急流 统计特征 石顺吉 作品数:8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BILIS 小波分析 热带风暴 时间序列分析 登陆 陈佩燕 作品数:46 被引量:308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台风 热带气旋强度 风场 张大林 作品数:27 被引量:422 H指数:10 供职机构:马里兰大学 研究主题:台风 准平衡 飓风 百合 季风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