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篇“ 非实质细胞“的相关文章
- 一种制备肝非实质细胞单细胞悬液的灌注液组合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肝非实质细胞单细胞悬液的灌注液组合和方法。灌注液组合包括灌注液A和灌注液B;每升所述灌注液A包括:氯化钠8.3g、氯化钾0.5g、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24g、乙二醇双(2‑氨基乙...
- 冯艳汝
- 基于scRNA-seq的雄性小鼠肝脏非实质细胞对长期PFO5DoDA暴露反应的异质性研究
- 研究背景:全氟烷基醚羧酸(Perfluoroalkyl ether carboxylic acid,PFECA)是一类新型的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
- 杨春雨
- 关键词:肝毒性非实质细胞
- 外泌体装载HBV结构蛋白跨宿主特异性调控肝脏非实质细胞表型变化的研究
-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具有嗜肝性的DNA病毒,可导致急性或慢性感染,引发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在乙型肝炎相关疾病中,非实质细胞,包括肝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星状细胞,发...
- 吴小晶
- 关键词:外泌体
- 人肝实质细胞的培养方法、培养人肝实质细胞、培养基及其制造方法、人肝非实质细胞的培养上清的制造方法
- 一种人肝实质细胞的培养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人肝实质细胞用含有人肝非实质细胞的培养上清、Wnt信号传导促进剂和促细胞分裂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 增田范生佐藤俊朗
- 一种小鼠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的一步分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肝实质细胞及非实质细胞的一步分离方法,本发明经门静脉给麻醉小鼠在体灌注IV型胶原酶消化液后,剪下肝组织,置于GentleMACS C管中,放在组织匀浆器上匀浆,并在37℃恒温箱消化15‑20分钟后过细...
- 王琳段娟丽阮柏韩骅
- 肝脏非实质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目的总结肝脏非实质细胞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之间的关系。方法复习近年来关于肝脏非实质细胞与HIRI关系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HIRI过程中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可以对肝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肝脏非实质细胞可以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促进损伤的加剧,包括Kupffer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肝脏星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其中部分细胞同时还具有减轻损伤的功能:如Kupffer细胞可以通过表达血红素加氧酶-1而减轻HIRI,肝星状细胞可能参与HIRI损伤的修复过程。肝脏非实质细胞在HIRI中的作用十分复杂,但其同时也具有潜在的治疗应用价值。结论肝脏非实质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影响HIRI,为临床上减轻HIRI提供了新的目标和策略。
- 陈邦良麻勇
-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KUPFFER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肝脏星状细胞树突状细胞
- 肝脏非实质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全球最流行的肝脏疾病,其疾病谱包含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的肝脏病理表征,临床上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干预,但目前全球尚无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获批上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内、细胞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复杂的分子信号通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是一个尚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综述了肝脏中几种主要的非实质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开发靶点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相关性。
- 高文王建华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KUPFFER细胞肝星状细胞
- 肝星状细胞分泌外泌体改变肝非实质细胞代谢机制的研究
- 目的: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的创伤性修复过程,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相对减少;作为肝脏内细胞外基质主要来源的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肝纤维化中的关键病理病变;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在细胞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测肝星状细...
- 万璐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外泌体细胞代谢
- 大鼠肝癌细胞照射后非实质细胞影响肝癌细胞基因的变化
- 2017年
- 目的探讨照射后微环境对残存的肝癌细胞转移能力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NPCs),贴壁后进行照射,然后收集培养上清液与照射过的大鼠肝癌细胞McA-RH7777-6 Gy共培养。经不同培液上清共培养McA-RH7777-6 Gy细胞得到RH 6 Gy(与未照射NPCs上清液共培养)和RH 6 Gy-R(与照射后NPCs上清液共培养)细胞株。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RH 6 Gy和RH 6 Gy-R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对显著变化的基因进行分析,并利用DAVID数据库对这些变化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analysis)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KEGG-analysis,BIOCARTA-analysis)。进行细胞划痕实验,比较RH 6 Gy细胞和RH 6 Gy-R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RH 6 Gy-R与RH 6 Gy细胞比较,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9(MAPK9)、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TIRAP)、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2(PDK1/2)、磷酸肌醇3激酶(PI3K)等15个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未照射上清共培养组,且这些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多数富集在肿瘤转移相关通路,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Ras信号转导通路等。体外划痕实验显示,细胞划痕培养48 h后,RH 6 Gy细胞面积愈合率为(9.00±1.35)%,RH 6 Gy-R细胞面积愈合率为(41.30±6.32)%。结论经照射后的残存的肝癌表现出更强的转移能力,可能与其微环境中的NPCs相关,我们推测照射后的NPCs释放的某些细胞因子促进了肝癌残存细胞转移相关mRNA的表达,从而激活相关癌转移通路。
- 周乐源张勇姚苏芮殷媛李杰黄朝晖
- 关键词:肝非实质细胞肝癌细胞
- Lipidoid作为新型脂质载体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型脂质载体Lipidoid对肝脏的细胞靶向效率,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室依据。方法C57BL/6小鼠分别给予CCl_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Lipidoid、Lipidoid/siRNA-TIMP-1尾静脉注射,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ipidoid/siRNA-TIMP-1对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GFP)标记的Lipidoid-GFP,取其肝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分别进行Desmin及F4/80染色,评价Lipidoid-GFP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通过对小鼠分离的原代肝星状细胞SW-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Lipidoid-GFP,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GFP荧光强度。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发现,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给予Lipidoid/siRNA-TIMP-1治疗可显著降低胶原纤维的沉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ipidoid/siRNA-TIMP-1可以显著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肝组织冰冻切片Desmin及F4/80染色结果显示,Lipidoid-GFP主要被肝脏肝星状细胞和Kuffer所捕获,肝星状细胞、Kuffer细胞捕获Lipidoid-GFP的阳性率分别为13.4%、43.8%;原代肝星状细胞SW-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Lipidoid-GFP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Lipidoid-GFP的SW-HSC及RAW264.7GFP阳性率分别为66.9%、7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实验结果表明,Lipidoid/siRNA-TIMP-1可有效降低肝脏TIMP-1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Lipidoid作为一种新型脂质载体可有效感染肝脏非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Kuffer细胞)。
- 谌双君郑书全赵卫华范旭刘天会王萍刘涛郭良霞高山尤红丛敏
- 关键词:小鼠肝纤维化
相关作者
- 彭仁琇

- 作品数:144被引量:7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当归多糖 细胞色素P450 KUPFFER细胞 小鼠 阿魏酸钠
- 张丽军

- 作品数:107被引量:24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研究主题:蛋白质组学 艾滋病 依非韦伦 血药浓度 蛋白质组
- 汪晖

- 作品数:523被引量:1,572H指数:2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孕期 宫内发育迟缓 咖啡因 骨关节炎 胎儿
- 贾小芳

- 作品数:60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研究主题:蛋白质组学 肝纤维化 依非韦伦 蛋白质组 片段
- 刘秉文

- 作品数:199被引量:920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 研究主题: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