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篇“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相关文章
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黎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龋齿患儿,按随机对照1∶1原则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充填修复术,观察组实施创伤性充填技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2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2组上述牙周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以及治疗后30 d,2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充填物保留情况及患儿充填配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继发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应用创伤性充填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减少继发龋发生,改善充填物保留情况及患儿充填配合情况。
杨彦珍
关键词: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儿童龋齿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
创伤性充填技术联合3M适乐氟保护漆对龋齿患儿牙周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应用创伤性充填技术联合3M适乐氟保护漆对龋齿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龋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创伤性充填技术联合与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AV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继发龋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牙周功能指标、FAV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I、SBI、PLI、FAVS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6、12、2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继发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创伤性充填技术联合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龋齿患儿,可有效提高牙周功能,缓解负面情绪与疼痛程度,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冯小清
关键词: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继发龋
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临床治疗价值研讨
2024年
讨论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200名小儿龋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其中,全面聚焦落实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的合理应用,聚焦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的要点,形成观察组治疗中的可行方式方法。同时,观察对照组的患儿,基于常规治疗方式方法来有序展开工作。而后,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应用的基础前提,落实好其中的各项数据信息比对分析。其一是要在比对分析的过程中,聚焦两组患儿在完成治疗后的咀嚼功能层面数据信息,其二是在要在完成治疗后整理两组患儿在VAS评分方面取得的数据信息,其三比对治疗前后治疗过程合作情况;结果 从结果反馈的角度来看,在包括以上各个指标的数据信息分析对比分析中,在整体的数据信息聚焦讨论分析中,可以清晰明显发现的是,各类数据信息中,观察组患儿中所呈现出的数值情况,均是要明显优秀于对照组患儿所呈现的数值情况。结论 结合以上的分析讨论便能够清晰地认知到,在今后对小儿龋齿患儿开展治疗工作时,便可以选择对改良创伤性填充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来助力其治疗工作的开展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刘荧
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估龋齿患儿接受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的效果及对其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桂林市口腔医院收治的200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充填技术)、观察组(100例,采用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评价两组临床有效率、充填物脱落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P=0.017);观察组总脱落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小儿龋齿治疗中采用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可以提高整体疗效,降低充填物脱落率,减少不良反应,抑制牙周炎症反应。
吴静
关键词:小儿龋齿
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在小儿龋齿患者中应用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的具体效用。方法 确定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时段,入我院小儿龋齿患者中抽取6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依据其填充治疗差异命名,分别为填充a组(常规填充治疗),填充b组(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牙齿评分、术中配合情况、术后各阶段填充成果、满意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填充a组患儿术后和填充b组患儿填充成果接近(p>0.05),填充a组患儿牙齿评分、术中配合情况、术后各阶段填充成果、满意构成比都优于填充b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小儿龋齿治疗方案明确中,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在长期判断中,优势突出,其在牙齿功能以及预后,各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价值。
薛广滨
关键词:小儿龋齿
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疗效观察
2022年
探究在小儿龋齿的治疗中应用创伤性充填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120例龋齿患儿,用随机数法分组,分别是应用传统充填修复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患儿的配合度以及填充物的保留情况和龋齿的继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个月后的填充物完全保留率高于对照组(P0.05),部分脱落以及完全脱落和继发率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龋齿采用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并且能够使患儿积极的配合,降低治疗操作的实施困难度,还能更坚固的保留充填物,降低龋齿的继发率,应用效果值得肯定,适合小儿应用。
宋吉彬崔红丽
关键词: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对患儿恐惧、疼痛情况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龋齿患儿分为参照组(43例,采用传统龋齿充填修复技术治疗)与研究组(43例,采用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填充后1个月牙周功能,治疗前、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治疗期间、填充结束后2 h疼痛程度,治疗前、填充后1个月龈沟液炎症因子及口腔致病菌变化情况,填充治疗期间患儿的配合度,并统计两组患儿随访1年后充填物保留率与继发龋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填充后1个月两组患儿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与治疗期间比,填充结束后2 h两组患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填充后1个月两组患儿龈沟液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均显著减少,研究组显著少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填充配合度及随访1年后充填物保留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继发龋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创伤性充填技术不仅能够显著减轻龋齿患儿治疗期间的负心态与疼痛程度,还可有效清除口腔致病菌,抑制牙周炎症反应,并提高充填物保留率,降低继发龋发生率。
刘嘉尹曾建萍
关键词: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恐惧心理疼痛程度炎症因子继发龋
创伤性充填技术配合3M适乐氟保护漆在小儿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创伤性充填技术配合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62齿,观察组60齿。对照组接受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观察组接受创伤性充填技术配合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1年后,观察组龋齿与邻面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封闭剂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龋面均值均下降,且观察组龋面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牙周探诊深度、SBI、PLI均下降,且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SBI、PL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龋齿的治疗,采用创伤性充填技术配合3M适乐氟保护漆治疗体现出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曾伟伟
关键词:非创伤性充填
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病防治中心收治的200例儿童龋齿患儿,依据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填充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龋齿疼痛程度评分、咀嚼功能评分、治疗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龋齿疼痛程度评分、咀嚼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龋齿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咀嚼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龋齿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常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减轻龋齿疼痛,改善患儿咀嚼功能,缩短治疗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王聪张莹莹
关键词:儿童龋齿临床疗效
小儿龋齿应用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探讨
2021年
龋齿患儿,予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探讨效果。方法 入选患儿有96例(2020年1月-2021年5月),按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常规充填技术)、Z(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组,各48例。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疼痛及咀嚼功能评分。结果 Z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配合度、咀嚼功能评分高于A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对龋齿患儿具时效,推荐开展。
许野杨宏丽薛莹徐莹李瑶

相关作者

黄少宏
作品数:80被引量:489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抽样调查报告 龋病 流行病学 龋齿 口腔科
刘建平
作品数:89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生长激素受体 原发性肝癌 肝肿瘤 重组人生长激素 肝细胞
范卫华
作品数:52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牙周炎 抽样调查报告 口腔流行病学 牙周炎 多态性
任飞
作品数:28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根管预备 玻璃离子 窝沟封闭 牙科畏惧症 根管治疗
陈清
作品数:477被引量:2,857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腹泻 大肠杆菌 白纹伊蚊 产毒性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