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青春期延迟“的相关文章
青春期延迟被引量:3
2002年
郝秋芳王治鸿
关键词:影响因素青春期延迟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致青春期延迟2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iGCT)是导致青春期延迟(delayed puberty,DP)的常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iGCT致D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2例患者疾病特点包括DP、原发性闭经、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经影像学和相关检验明确诊断为DP。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性激素药物诱导青春期进展后,2例患者身高、体质量及第二性征有不同程度发育,目前在随诊中。尽早识别并给予适当的临床干预对于DP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骨骼健康和终身高等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许灵波孙晓彤何西彦蒲瑞阳甄璟然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青春期延迟性激素
女性青春期延迟的诊疗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青春期是生殖器、内分泌、体格等从儿童逐渐发育至成人的重要阶段。青春期按顺序先后经历乳房萌发、肾上腺功能初现、生长加速及月经初潮4个阶段,各阶段有重叠,共需约4.5年[1~4]。青春期延迟(delayed puberty,DP)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以男性多见。
胡敏唐良萏
关键词:青春期延迟内分泌疾病诊疗策略月经初潮生殖器
预测和治疗青春期延迟的亲吻肽
使用亲吻肽和亲吻肽类似物的诊断和治疗病理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和生殖内分泌功能障碍的方法。
斯蒂芬妮·贝丝·塞米纳拉陈怡明玛格丽特·弗林·利平科特
文献传递
64例女性青春期延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研究女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病因归类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6-2018年在该院青春期保健门诊诊断为女性青春期延迟的64例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64例患者中青春期前促性腺激素水平型或正常促性腺水平型患者有20例,占31.25%,主要疾病为特发性青春期延迟、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MRKH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高促性腺激素型患者有19例,占29.69%,主要疾病为特纳综合征、卵巢早衰等;低促性腺激素型患者25例,占39.06%,主要疾病为功能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微腺瘤等。结论青春期延迟根据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分为3大类,各类临床特征根据病因及染色体不同各有不同,低促性腺激素型与高促性腺激素型患者总体第二性征发育差和身高矮小,总体来说,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对因治疗,维持第二性征,可取得较好疗效。
柯珣瑜李清辛路平沈晓玲
关键词:病因
原发性闭经与青春期延迟的识别被引量:3
2014年
原发性闭经为临床症状,病因有多种;而青春期延迟的表现和病因与原发性闭经有部分重叠,均表现为闭经等,造成临床实践中的混淆。 按传统的分类法闭经分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凡年满18岁女性仍无月经来潮者称原发性闭经,约占5%。目前为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定义为:①已达14岁尚无月经来潮,第二性征不发育者;②已达16岁尚无月经来潮,不论其第二性征发育是否正常者。
陈晓莉杨冬梓
关键词:原发性闭经青春期延迟继发性闭经临床症状月经来潮
青春期延迟的诊断和治疗
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明显第二性征,称为性早熟;若年龄已达14岁,女孩仍无乳房发育迹象,男孩仍无睾丸体积明显增大或其他第二性征,则应考虑为青春发育延迟(DelayedPuberty)。性早熟以女孩多见,青春发育延迟以...
伍学焱张宏冰聂敏茅江峰徐洪丽
关键词:性腺功能减退症功能性促性腺激素混合性青春发育青春期延迟
青春期延迟56例临床分析
青春期延迟是一种青春发育的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的特征比同龄青少年明显延迟出现。本文就56例青春期延迟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治疗前必须对这类患者进行分型诊断,再给予合理激素补充治疗,方能有效,且不留后遗症。...
陈利生陈业权吴淼
关键词:青春期发育异常病理诊断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青春期延迟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若年龄已经达到14岁,女孩仍无乳房发育迹象,男孩仍无睾丸体积明显增大或其他第二性征,则应考虑为青春发育延迟(Delayed Puberty)。青春发育延迟以男性为主。青春发育延迟分为如下三类:(1)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为...
伍学焱
关键词:青春发育功能性系统性疾病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
青春期延迟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延迟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同时进行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兴奋试验。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和B超检查睾丸、附睾、精索、前列腺、精囊腺。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型诊断和病因学诊断,治疗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结果:本组病例共56例,其中高促性腺激素型6例(占10.71%),低促性腺激素型50例(占89.29%)。通过激素的补充治疗,第二性征和阴茎均能得到改善,但睾丸生长缓慢,低促性腺激素型部分患者能恢复生殖功能,本组病例中3例精子密度正常,其中1例妻子已怀孕。结论:青春期延迟通过分型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内分泌补充治疗,第二性征和阴茎发育正常,低促性腺激素型患者尚能恢复生殖功能。
陈利生陈业权吴淼
关键词:青春期延迟

相关作者

伍学焱
作品数:177被引量:49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性腺功能减退症 低促性腺激素 青春发育 特发性 雄激素
王影
作品数:2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激素改变 卵巢早衰 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西医研究 青春期延迟
张宏冰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研究主题:致病基因 性腺功能减退症 KALLMANN综合征 SYNDROME 性腺轴
王新玲
作品数:243被引量:834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维吾尔族 高血压 汉族 乌鲁木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孙梅
作品数:269被引量:1,34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炎症性肠病 谷氨酰胺 肠三叶因子 毒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