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4篇“ 震旦系灯影组“的相关文章
- 川北震旦系灯影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成因分析
- 2025年
- 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系灯影组发育软沉积变形构造,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结合野外露头对川北广元地区灯影组软沉积变形构造发育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广元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段软沉积变形构造主要分布于中下部灰白色薄层灰岩及灰绿色—紫红色薄层泥岩中,可见液化脉、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及层内断层4种典型构造。灯三段早期浅水、较安静水体沉积物受同期循环剪切应力及地层应力复合作用,为持续性古地震诱发的液化变形所致。垂向上可识别出2期不完整振动液化序列,表明灯三段至少存在2次持续的古地震活动。综合分析指示上扬子克拉通北部灯三段沉积期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应与桐湾运动Ⅰ幕晚期裂陷槽的拉张活动相关。
- 尚俊鑫冯明友夏茂龙张本健王兴志贾松李勇曾乙洋韦明洋
- 关键词:四川盆地灯影组触发机制古地震
- 川中北部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地震沉积学特征被引量:3
- 2025年
-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沉积期,蓬莱地区整体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分为丘滩复合体、丘滩间海、台坪、局限潟湖等4种沉积亚相。②通过地震-岩性精细标定,建立了地震相与沉积相带间的良好对应关系,其中高能丘滩相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幅丘状外形、内部杂乱或断续—弱断续反射、内幕核部亮点反射特征。基于地震相约束下的主成分分析(PCA)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丘滩复合体识别精度。③灯二段丘滩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磨溪地区SQ1沉积期丘滩较蓬莱地区发育,至SQ2沉积期,蓬莱地区丘滩发育规模变大,滩核微相发育范围广,而磨溪地区以台坪沉积为主,丘滩仅在局部零星发育。
- 张坤刘宏刘宏梁锋王立恩马梓珂刘博文杨孟祥
-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多属性分析震旦系
-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微生物岩多尺度结构特征与沉积新模式
- 2025年
-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微生物岩蕴含巨大资源潜力,从不同尺度描述微生物岩沉积结构有利于明确其分布规律。以露头、岩心和薄片资料为基础,多尺度刻画了微生物岩中观尺度、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灯影组大量发育微生物岩,根据中观结构特征可分为叠层石与凝块石两大类。此外,还发育内碎屑、核形石、鲕粒及似球粒等颗粒—泥晶白云岩。灯影组在台地上发育11种岩相,这些岩相构成3种岩相组合,分别对应潮间—潮上、浅潮下以及潟湖3种沉积环境。潮间—潮上环境常见窗格状与帐篷状暴露构造,并且发育多期叠置的微生物层宏观建造;浅潮下环境发育透镜状微生物丘建造,以及砂屑颗粒—泥粒碳酸盐岩;潟湖环境以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为主,上部发育薄层的微生物岩沉积。由此建立四川盆地灯影组微生物岩沉积模式,可形成优质储层的微生物岩主要发育在潮间—潮上带下部和浅潮下带上部。
- 徐哲航李文正乔占峰陈政安兰才俊杨岱林孙晓伟朱心健王永骁蔡君王泽宇
- 关键词:微生物岩灯影组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东西两侧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 2025年
- 以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裂陷东侧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裂陷西侧威远地区和大探1井区)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对比不同地区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组分、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明确裂陷槽两侧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①裂陷槽两侧灯影组气藏以原油裂解气为主,成熟度高,为典型的干气;②受较强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改造,裂陷东侧灯影组气藏的H_(2)S、CO_(2)含量高,δ^(13)C_(2)偏重(平均值大于−29‰);威远地区灯影组气藏受TSR影响小,遵循水溶气析出成藏模式,δ^(13)C_(1)较裂陷东侧稍重,部分碳同位素组成发生倒转;大探1井灯影组气藏基本不受TSR影响;③裂陷西侧大探1井区及威远地区基底花岗岩广泛发育且断裂垂向输导高效,灯影组气藏He含量显著高于裂陷东侧;④受烃源岩沉积期的古水介质盐度控制,裂陷西侧灯影组气藏的δ^(2)H_(CH4)较东侧稍轻;⑤大探1井区灯影组天然气除了来自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外,还有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及陡山沱组烃源岩的贡献。
- 宋泽章金世贵罗冰罗情勇田兴旺田兴旺张子羽张文锦武鲁亚陶佳丽陶佳丽何家欢葛冰飞王冠王冠
- 关键词:震旦系灯影组四川盆地
- 川西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 2024年
- 川西震旦系灯影组埋藏深度普遍在7~8 km,油气勘探程度低,但其油气地质条件优越,勘探前景广阔,是四川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本文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系统梳理了川西地区灯影组烃源岩、储集相带、保存条件、构造圈闭条件及油气成藏模式等油气地质条件,并结合实际勘探开发现状,综合分析了川西地区灯影组的勘探潜力,划分了有利勘探区带。研究表明:(1)川西地区灯影组主要受到筇竹寺组烃源岩的供烃,生烃强度最高可达120×10^(8)m^(3)/km^(2),烃源岩基本处于高成熟度阶段,烃源条件优越;(2)区内有利相带发育区主要分布川西南部、及梓潼-旺苍地区;圈闭发育程度整体较低,以发育复合圈闭为主;(3)区内盆缘地区主要出露老地层,剥蚀作用强烈,保存条件较差;(4)区内灯影组整体成藏配置条件较好,成藏组合以上生下储为主;(5)勘探潜力优质区主要分布在苍溪、遂宁、乐山等地区,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
- 戴毓哲渠芳夏茂龙刘竞裴森奇范存辉
- 关键词:四川盆地灯影组油气地质条件勘探潜力
- 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成藏特征被引量:2
- 2024年
- 通过钻井、岩心、测录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气藏的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灯影组沉积期,随着海水侵入,古陆多被淹没或侵蚀夷平,盆地逐渐演变为碳酸盐岩台地。灯二上亚段沉积期,川中北斜坡蓬莱—中江地区以发育台地边缘滩相和台地边缘丘相为特色,并可细分为滩核、滩缘、滩间海、丘核、丘缘、丘间海6种亚相,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2)研究区灯二上亚段储层以藻云岩、藻砂屑云岩为主要储集岩,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型、粒内溶孔+藻格架孔型、裂缝型与孔洞型4种类型的储层,储层厚度分布特征与沉积相分布特征较吻合,位于台地边缘丘滩核的储层累积厚度大。(3)研究区灯二上亚段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及热演化程度高,气藏具备较好的烃源条件和封盖条件,具有“上生下储上盖”和“旁生侧储上盖”2种较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4)研究区油气充注主要发生于三叠纪—白垩纪,为多期“准连续”型,灯二上亚段气藏主要经历了奥陶纪—志留纪古油气藏聚集阶段、志留纪—石炭纪古油藏破坏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再次生烃成油藏阶段和三叠纪—侏罗纪原油裂解生气阶段。
- 岑永静梁锋王立恩刘倩虞张鑫哲丁熊
- 关键词:震旦系四川盆地
- 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充注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
- 2024年
- 随着深层—超深层海相油气的勘探新发现,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区域海相碳酸盐岩因具备优质的烃源岩条件被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成藏、改造和调整过程尚未明确。文章使用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U—Pb年代学等手段,聚焦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流体活动和沥青特征,揭示其多期成藏改造与调整过程。米仓山灯影组储层普遍发育纤维状—细晶白云石(486Ma±5Ma)→中—粗晶白云石(413Ma±5Ma)→鞍状白云石(268Ma±8Ma)→石英/萤石/铅锌矿(205Ma±10Ma)→沥青(123Ma±4Ma)5期流体活动过程;储层溶蚀孔洞普遍形成团块状、环边状原位沥青和角砾状、破碎状异位沥青。空间对比揭示,米仓山古隆起—山前带—前陆盆地总体体现出沥青丰度减少、原位沥青相对增加、异位沥青相对减少的特征;结合矿物充填序列表明,上寒武统—志留系细晶白云石、中—粗晶白云石主要富含低成熟度有机烃包裹体,中—上二叠统鞍形白云石和上三叠统石英等矿物捕获包裹体成熟度相对较高。综上所述,沥青和包裹体特征显示米仓山古隆起和山前带在二叠纪—侏罗纪先后成为古油气聚集中心(即生气中心和储气中心),晚期构造变形使原生古油藏破坏,油气运聚中心转移至前陆盆地。
- 邓宾邓宾李泽奇吴娟李文正吴娟姜华曹涛姜华刘树根
- 关键词:灯影组烃类包裹体
- 川中地区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被引量:2
- 2024年
- 结合岩心、薄片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川中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蓬莱气田震旦系灯二段储层主要由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白云岩及砂屑白云岩组成,储集空间包括孔隙、溶洞及裂缝,以残余格架孔和中小型溶洞为主,孔隙多发育于微生物黏结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中。灯二上亚段储层孔隙度为2.0%~11.0%,平均为4.43%,渗透率为0.005~10.000 mD,平均为1.190 m D;灯二下亚段储层孔隙度为2.00%~6.98%,平均为3.64%,渗透率为0.030 9~2.600 0 mD,平均为0.950 0 mD。(2)微生物丘滩体展布及准同生期岩溶作用、表生期岩溶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灯二段储层的分布及品质,优质储层多发育于灯二上亚段中上部和灯二下亚段顶部。(3)研究区灯二下亚段总体属海进半旋回产物,仅上部发育孔洞/缝洞型储层,中部及下部储层欠发育。灯二上亚段多为海退半旋回产物,其1小层为次级海侵背景,丘滩体厚度薄,以孔隙型储层为主;2小层在海退背景下发育连片分布的丘滩体,储层厚,以孔洞型储层为主(多为Ⅱ类储层),为区内主力产气层段;3小层总体为海退晚期浅水台坪沉积,葡萄花边构造发育,岩溶改造作用较明显,储层多为缝洞叠加岩溶型储层(Ⅲ类储层)。
- 夏茂龙张本健曾乙洋贾松赵春妮冯明友李勇尚俊鑫
- 关键词:海进海退震旦系
-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岩溶古地貌与控储模式被引量:3
- 2024年
- 基于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测井资料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蓬莱气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灯二段)表生岩溶古地貌与储层发育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蓬莱气区灯二段垂向上可划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叠合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其中水平潜流带发育储层厚度最大。(2)采用双界面法恢复了蓬莱气区灯二段岩溶古地貌,划分为4个一级古地貌单元: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洼地和岩溶盆地,整体表现为“一高、一斜、两洼”的古地貌特征。(3)东部高石梯—磨溪地区为岩溶高地,中部发育岩溶斜坡,西北侧及西南侧为岩溶洼地。岩溶高地主要发育垂直渗流带,岩溶斜坡主要发育水平潜流带。蓬莱气区灯二段储层的发育由岩溶古地貌与沉积相联合控制。(4)表生岩溶储层是四川盆地蓬莱气区灯二段的主要储层类型,岩溶斜坡叠合丘滩体微相形成了优质储层。
- 张自力乔艳萍豆霜李堃宇钟原武鲁亚张宝收戴鑫金鑫王斌宋金民
- 关键词:震旦系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岩石类型及沉积相划分方案被引量:1
- 2024年
-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其储层白云岩岩石类型划分和沉积环境解析方面尚存较大争议,不利于沉积相及有利储集相带展布的精确刻画,制约了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进程。为此,针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大量的露头和钻井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和沉积环境分析,在明确白云岩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岩性组合方式进一步识别了沉积相,并与前人提出的岩性和沉积相划分方案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建立了一套既适用于油气勘探又满足沉积学研究的白云岩岩石类型和沉积相划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按结构成因可将灯影组白云岩划分为2大类6种类型16种亚类,即保留原始沉积结构的白云岩大类,包括颗粒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微生物(藻)黏结白云岩,并进一步细分了9种亚类;原岩经过成岩改造形成的白云岩大类包括葡萄状白云岩、角砾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并可进一步细分7种亚类。②研究区白云岩可识别出台地边缘和局限台地2个相带,共包含8种亚相和17种微相,其中台地边缘相可以划分为微生物(藻)丘、丘滩间洼地、浅滩3个亚相8种微相;局限台地相可划分为微生物(藻)丘、丘滩间海、浅滩、台内洼地、潟湖5种亚相9种微相。③台地边缘相比局限台地相具有丘滩占比大,单层厚度大和叠覆式产出的特征。④丘基—丘核—丘坪—丘盖生长序列反映了微生物丘完整生长—淹没过程,丘基—丘核—丘坪序列可以与潮下—潮间—潮上米级向上变浅旋回相匹配。结论认为,研究提出的丘滩微相划分方案丰富和完善了该区沉积环境解释的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强的油气勘探适用性。
- 文华国文龙丁一周刚周刚钟怡江严威钟原钟原王文之张亚何宇邹浩文许亚鑫
- 关键词: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岩石类型沉积相
相关作者
- 刘树根

- 作品数:488被引量:5,641H指数:47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龙门山 灯影组 震旦系 页岩气
- 孙玮

- 作品数:175被引量:2,499H指数:3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灯影组 震旦系灯影组 震旦系 下古生界
- 宋金民

- 作品数:130被引量:1,317H指数:2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下寒武统 灯影组 碳酸盐岩 地质意义
- 姜华

- 作品数:210被引量:2,102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灯影组 震旦系 碳酸盐岩 寒武系
- 王兴志

- 作品数:248被引量:2,000H指数:27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储层 白云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