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篇“ 雪旺氏细胞移植“的相关文章
电针联合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的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联合细胞(SCs)移植干预对脊髓压迫性损伤(CSCI)后轴突再生及再髓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SCs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谭程方
关键词:脊髓压迫性损伤电针治疗雪旺氏细胞移植轴突再生
电针联合细胞移植对脊髓压迫性损伤后脊髓内CD4、CD8表达及髓鞘修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细胞(SCs)移植对脊髓压迫性损伤(CSCI)后损伤部位CD4、CD8表达的影响及髓鞘修复的程度,探讨电针联合SCs移植对CSCI后髓鞘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细胞组、联合组,每组9只。采用自制脊髓压迫装置制备CSCI大鼠模型。电针组造模后次日予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留针10min,每日1次,治疗3周。细胞组造模后1周进行SCs移植治疗。联合组给予电针和SCs移植治疗。BBB评分评定各组大鼠解压后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局部病理变化,LFB染色和免疫荧光法观察髓鞘的修复和SCs移植后的存活情况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外周髓磷脂P0蛋白(P0)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损伤脊髓局部CD4、CD8、P0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BBB评分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第2、3周时BBB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第3周时,联合组BBB评分高于电针组(P<0.05)。LFB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排列紊乱,髓鞘脱失,有髓神经纤维减少;电针组和细胞组脊髓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排列紊乱减轻,有髓神经纤维增多;联合组脊髓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排列紊乱及髓鞘丢失改善,有髓神经纤维增多。HE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形态结构不完整,脊髓组织中可见大量缺损空洞,大量神经元核固缩;电针组和细胞组脊髓结构排列紊乱和破坏减轻,损伤区域较多神经元核固缩;联合组脊髓组织结构较清晰,正常神经细胞增多,神经元核固缩减少。免疫荧光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BP显著减少(P<0.001)、P0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细胞组、联合组MBP、P0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P<0.001);与电针组和细胞组比较,联合组MBP、P0表达均明显增多(P<0.001)。与
谭程方黄思琴唐成林张安宁赵丹丹吴梦佳安荟羽邱丽代妮代攀
关键词:脊髓压迫性损伤电针雪旺氏细胞移植髓鞘免疫排斥反应
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常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细胞(SCs)是构成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胶质细胞,在外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脊髓损伤雪旺氏细胞移植神经修复
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常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给家庭和_丰十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细胞(SCS)是构成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胶质细胞,在外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受损的外周神经形态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郭巍李岩刘燊徐云强冯世庆
关键词:脊髓损伤雪旺氏细胞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移植至大鼠中脑损伤区域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移植对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的修复作用。方法 新生大鼠坐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 ,5溴 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后移植至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BrdU、生长相关蛋白 43 (GAP 43 )的表达及髓鞘染色观察新生的髓鞘。结果 细胞移植后 8个月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 ,且细胞数增加 2 3 % ,并主要向损伤侧大脑皮层迁移 ;与对照组相比 ,移植后 1个月损伤的中脑神经元GAP 43的表达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损伤的脑干区域可见新生的髓鞘。结论 细胞对损伤的中脑网状结构有促修复作用。
万虹孙梅珍王忠诚张亚卓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移植中脑损伤生长相关蛋白-43
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胆碱能神经纤维损伤后修复的实验研究
该研究旨在通过在损伤后的大鼠脑隔-海马通路上植入SC,观察SC的存活状况和植入区胆碱能纤维再生情况,探讨SC与中枢轴突再生的相关性.该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改进后的植块反复移植法培养SC.第二部分采用Kromer(...
张军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神经再生神经纤维损伤
脊髓与皮质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后再生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运动皮质在脊髓模断伤后的再生反应,以及脊髓断端细胞移植对运动皮质再生反应的促进作用;结论:该实验揭示了大鼠9脊髓模断后,皮质脊髓束神经元在两周内不会出现数量减少;并发现运动皮质在皮质脊髓束横断后能出现短时...
陈风华
关键词:NF200雪旺氏细胞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前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前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 ,将实验动物分为 3组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 (A组 ) ,单纯细胞移植组 (B组 ) ,损伤对照组 (C组 )。对脊髓切片行Nissl染色 ,酸性磷酸酶 (ACP)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染色 ,并用联合行为记分 (CB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B、C三组前角神经元存活率呈显著性差异(A >B >C ,P <0 0 1) ;A组ACP变化幅度明显降低 (A 细胞凋亡率为C >B >A。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前角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陈礼刚卢敏高立达毛伯镛曾凡俊
关键词:脊髓损伤雪旺氏细胞移植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的酶及免疫组化评价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 (SC)移植对实验性脊髓损伤 (SCI)的治疗作用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切割法制备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 (T8平面 ) ,实验动物随机植入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的SC组 (A组 )、SC组 (B组 )和明胶海绵组 (C组 ) ;每组 10只 ,采用定量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A、B、C三组脊髓前角细胞内乙酰胆碱酶 (AchE) ,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 ;应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脊髓白质内轴突数量。结果 :(1)损伤后不同时间A、B、C组前角细胞AchE活性为A B >C ;(2 )损伤后脊髓白质一定面积内轴突数量为A >B >C。结论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对实验性脊髓损伤 (SCI)
陈礼刚朴永旭毛伯镛高立达卢敏曾凡俊王方
关键词:脊髓损伤微基因酶组织化学
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c-f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1年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c-f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切割法制备大鼠SCI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不致伤。用地高辛(DIC)标记的c-fos、bcl-2探针行原位杂交。结果:SCI后A、B、C、D四组脊髓c-fos基因表达顺序为C>B>A=D;bcl-2基因表达顺序为D=A>B>C。结论:SCI后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而bcl-2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部分抑制SCI后c-fos基因的表达和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
陈礼刚曾凡俊周虎田杨立斌匡永勤高立达毛伯镛
关键词:脊髓损伤C-FOS基因BCL-2基因

相关作者

高立达
作品数:114被引量:438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微基因修饰 颅脑损伤 脊髓损伤 PSVPOMCAT 神经细胞凋亡
毛伯镛
作品数:308被引量:1,506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髓母细胞瘤 预后 颅脑损伤 颅内动脉瘤 脊髓损伤
曾凡俊
作品数:74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微基因修饰 儿童 PSVPOMCAT 儿童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黄思琴
作品数:97被引量:592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电针 脊髓压迫性损伤 骨骼肌钝挫伤 损伤小鼠 脊髓损伤
王典春
作品数:17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晚期脊髓损伤 疗效 亚低温治疗 C-JUN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