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6篇“ 集体林地“的相关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系统化解集体林地“一地多证”权属重叠问题
2025年
梧州市作为珠江一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珠江流域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林地面积1414万亩,森林覆盖率67%。因政策调整、权属交叉、地类重叠等问题,全市存在大量“一地多证”矛盾。以龙圩区广平镇淑里村为例,该村2400宗林地中,因同一地块被多次登记、权属边界模糊等因素引发的纠纷占比达23%,导致2.77万亩林地长期无法确权,阻碍了林权流转和林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集体林地
集体林地保护地役权制度提升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积极性的路径分析——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2025年
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法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乡(镇)开展田野调查,获取集体林地保护地役权制度改革的一手资料,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归纳、提炼、总结该制度促进社区参与国家公园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是促进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制度支持、社区建设、生计保障和环境教育等地役权改革配套措施是推动社区参与的外在动力;属地政府在改革中发挥着引导社区参与的“催化剂”作用。从立法保障、生计替代、搭建多元参与平台等角度提出完善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确保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傅一敏张龙丹万雨欣冯冠豪
关键词:社区参与扎根理论
推行集体林地股权改革 推进集体林地收益权落户
2024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又一次伟大革命,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调动林农生产经营林业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化林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福建省上杭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集体林地股权改革试点,推进林业“三权分置”运行机制。
林文东华伦钟邹政生
关键词:集体林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雅安市雨城区:探索合作经营机制 盘活集体林地资源
2024年
“有地无人管、有人无力管、有力无技术”曾是雅安市雨城区望鱼镇四方村面临的棘手问题。该村占地2.7万亩,其中林地占85%,约2.3万亩。得益于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等项目,该村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种植柳杉。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柳杉生长迅速。然而,由于初期种植密度高,加上缺乏必要的间伐管理和养护,导致林内光照与养分不足,进入中龄期后树木生长受限,“成林难成材”,形成了所谓的“黑森林”。加之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留守的林农难以有效管理“黑森林”,从而加剧了资源丰富与经济落后的矛盾。
张学敏田鸿
关键词:世界银行贷款集体林地外出务工种植密度
集体林地合作经营背景下动态博弈的稳定协调Solidarity值
2024年
针对集体林地动态参与水平联盟合作中难以同时平衡稳定与公平的问题,建立一种概率犹豫模糊环境下的稳定协调分配策略。通过引入动态参与水平下概率犹豫模糊联盟的定义,构造具有调和概率犹豫模糊联盟的合作博弈及其广义Solidarity值,探讨其满足的平均零元性、有效性等重要性质。通过计算与广义Solidarity值距离最近的核心解,提出合作博弈的稳定协调分配策略,并将其应用于集体林地合作经营的收益分配。
赵颖林健
关键词:合作博弈集体林地
集体林地承包权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为推进农村市场化综合改革,逐步提出了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变革安排。本书追溯了集体林地制度和耕地制度的制度变革历程,分析了农村林地流转经营的最新改革实...
程玥
龙泉市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探析
2023年
为实现自然资源统一高效规范管理,分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建议,包括制度未健全,做法需提炼;堵点问题多,创新需优化;诉求类型多,权益需强护;激励效果弱,改革需深化。
季如春龚鸣王丹王梦薇陈宇飞张成伟
关键词:集体林地
集体林地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福建省30个样本村的调研数据
近年来,陆续有集体林地流转到期后,其经营权再次回到集体手中,基于村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村集体在做处置决策时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值得深究的。为探索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
潘丹丹
关键词:集体林地农村集体经济
集体林地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集体林地森林康养产业作为集保健、医疗、旅游、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迎来发展重大机遇。一方面,受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亚健康状况蔓延的影响,大众对保健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森林康养市场的开发...
陈雨昕
关键词:集体林地法治保障
试论田林县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年
林地“三权分置”制度下,构建完善的林地产权配置机制来协调林地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很有必要。集体林地兼顾林果经济收入与生态环境价值两方面,但现实中各权利主体或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视林地生态效益,或是过度注重生态效益,限制和剥夺了林业产权人的财产权,影响林农积极性,造成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对立,也限制林地资源的市场化,在管制和放活之间没有实现有效平衡,由此容易引发一系列冲突和问题。本文以田林县为例,就此展开了相关探究。
朱正斌
关键词:承包权经营权

相关作者

何忠伟
作品数:422被引量:2,178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乳制品 奶业 国际竞争力 农业发展
周伯煌
作品数:72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林权 林地使用权 林权争议 林地 林业发展
石道金
作品数:105被引量:67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林业会计 农户 林权抵押贷款 生物资产 林业
柯水发
作品数:147被引量:98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林业 影响因素 碳足迹 退耕还林
徐秀英
作品数:107被引量:85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林地 林地流转 林业经济学 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