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0篇“ 难治性青光眼“的相关文章
- 改良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改良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临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差异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巩膜隧道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巩膜隧道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眼压、前房深度、视力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压、前房深度以及视力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的80.00%(32/4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39/4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的巩膜隧道阀植入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视力。
- 史夫艳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
- 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20年2月到2024年2月70例(70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护理过程,根据患者护理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35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眼压,对预防并发症具有关键作用。
- 胡丹丹何娜黄璐萍朱星晶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围手术期
-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与810 nm激光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对比
- 2025年
- 目的对比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810 nm激光光凝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40例(4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UCP组(20例)和810激光组(20例)。UCP组患者行UCP治疗,810激光组患者行经巩膜睫状体810 nm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于术前及术后1 d、2周和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变化;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的阻力指数(RI)和最大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和视力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2周和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下降,且UCP组低于810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UCP组患者RI、PSV和NRS评分均低于810激光组,视力优于810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至随访期末,UC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810激光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P较经巩膜睫状体810 nm激光光凝术更能够帮助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有效降低眼压和恢复视力、减轻疼痛,且安全性与810 nm激光光凝术相当。
- 罗顺利张淼鑫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眼压
-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06/2022-10在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均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随访6 mo,记录患者眼压、疼痛等级评分、降眼压药物使用、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32.54±13.21 mmHg)、1 wk(22.38±11.98 mmHg)、1 mo(22.63±10.78 mmHg)、3 mo(26.05±9.17 mmHg)、6 mo(23.73±9.60 mmHg),均较术前眼压(51.98±7.80 mmHg)下降(均P<0.01);术后各时间节点眼压降低率依次为36.25%、57.10%、56.35%、49.16%、54.09%。术后疼痛等级评分较术前下降(P<0.01)。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较术前减少(P=0.008)。术后6 mo时完全成功2眼(12%),部分成功11眼(65%),失败4眼(24%)。术后1 d发生前房炎性反应1眼(6%)、异物感2眼(12%)、结膜下出血2眼(12%)、结膜充血6眼(35%),所有症状均在1 wk内自行消失。术后10 d发生脉络膜脱离1眼(6%),经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1 mo后恢复。未见前房积血、瞳孔异位、虹膜黏连、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压,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症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苗壮兰长骏兰长骏杨月周梦兰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难治性青光眼眼压
- 微脉冲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 2024年
- 本文总结了微脉冲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micropulse 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MP-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8篇研究文章。共有难治性青光眼453眼,包括假性剥脱性青光眼≥3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8眼,开角型青光眼≥264眼等。大部分患者曾接受过青光眼手术或有青光眼手术失败史。治疗使用功率在1.6~2 W,治疗持续时间100~360秒,总能量62~225 J。随访时间2~18个月,成功率33.3%~73.7%。术前最高眼压(39.1±13.84)mmHg,术后最低眼压(11.1±4.4)mmHg。术前最多滴降眼压药数量4种,术后最少为1.5种。术后并发症以前房炎性反应最常见,2例眼球萎缩和15例低眼压。MP-TSCPC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是一种新的较好的治疗手段。
- 陶德张铁民苏玉芳杨亚军
- 关键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难治性青光眼
- 改良无缝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改良无缝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30例(32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4例(16只眼)行改良无缝合固定的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照组16例(16只眼)行常规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观察两组术后1 d、1周、1、3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前、术后1 d、1周、1、3及6个月,试验组BCVA分别为0.85±0.16、0.90±0.32、0.87±0.26、0.86±0.29、0.86±0.15、0.82±0.22,对照组分别为0.82±0.19、0.89±0.28、0.85±0.33、0.85±0.24、0.82±0.21、0.81±0.18,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间)=0.68,P=0.327;F_(时间)=0.91,P=0.602;F_(交互)=2.37,P=0.083);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眼压分别为(39.56±10.26)、(14.38±2.78)、(16.56±3.28)、(18.67±4.02)、(17.67±3.96)、(19.27±4.25)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40.28±10.37)、(11.65±4.73)、(14.67±5.97)、(19.26±6.17)、(19.76±6.13)、(20.19±6.37)mmHg,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间)=7.64,P=0.160;F_(时间)=26.33,P<0.001;F_(交互)=0.51,P=0.852);试验组术后6个月出现浅前房者1只眼(6.25%),引流阀体包裹者2只眼(12.50%);对照组术后6个月浅前房者5只眼(31.25%),引流管蚀出者1只眼(6.25%),脉络膜脱离者1只眼(6.25%),引流阀体包裹者4只眼(25.00%),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改良无缝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可简化手术步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朱大强王永成崔璨
-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经巩膜810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变化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经巩膜810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2年12月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巩膜810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的眼压分为眼压控制良好组(眼压6~21 mmHg)151例和眼压控制不佳组(眼压>21 mmHg或<6 mmHg)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眼压的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分别为(28.79±12.44)mmHg、(21.79±11.30)mmHg、(18.62±7.81)mmHg、(16.38±7.45)mmHg、(13.88±7.41)mmHg,均较术前眼压(47.06±12.29)mmHg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压控制良好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眼压为(13.16±4.45)mmHg,明显低于眼压控制不佳组的(17.50±14.9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术眼、吸烟史、饮酒史、青光眼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压控制良好组患者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占比明显低于眼压控制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均是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经巩膜810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巩膜810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可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眼压的因素。
- 庞彦利陈瑞强汪雪婷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眼压
- 难治性青光眼伴白内障应用FLACS和CPCS分别联合引流阀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伴白内障应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FLACS)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CPCS)联合引流阀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92例,根据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FLACS组(n=40)和CPCS组(n=5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前房深度等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FLACS组和CPCS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CS组术后1 d和1周BCVA分别为(0.22±0.09)、(0.20±0.08)LogMAR,优于CPCS组[(0.45±0.10)、(0.38±0.10)LogMAR](P<0.05);FLACS组和CPCS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CS组和CPCS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CS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102.32±103.34)、(2088.34±101.21)、(2091.12±100.45)、(2101.43±104.45)和(2095.54±101.44)个/mm^(2),均高于CPCS组[(1720.23±100.20)、(1705.54±98.28)、(1743.34±102.23)、(1802.21±103.32)和(1810.23±102.22)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CS组术后6个月的手术效果优于CP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完全成功率达到77.50%。FLAC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CPCS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PCS,FLACS联合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伴白内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 王斌林介李园张志诚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白内障临床疗效
- 微脉冲经巩膜激光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前瞻性多中心观察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微脉冲经巩膜激光(MP-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拟行MP-TSCPC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3例67眼,其中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未降40眼(占59.7%),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眼(占6.0%),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2眼(占3.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眼(占11.9%),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3眼(占4.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6眼(占9.0%),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眼(占6.0%)。采用ETDRS视力表及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分别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定义为末次眼压较基线降低>20%或眼压不变但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减少。结果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0,P<0.001),其中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个月眼压降幅为(43.7±20.7)%。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为2(0,3)种,较术前的3(2,3)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P=0.007)。术眼术后6个月BCVA(LogMAR视力)为1.40(0.52,2.70),较术前的1.40(0.70,2.70)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P=0.952)。术后6个月手术成功率为83.6%(56/67)。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瞳孔扩大(11/67)、结膜出血(11/67)、轻微前房炎症(1/67)、轻度睫状体脱离(3/67)、局部脉络膜脱离(1/67)和黄斑囊样水肿(1/67),均在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MP-TSCP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 林凤彬胡白玉凌绮莹宋云河高新博张英哲陈瑜段宣初曾流芝张秀兰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手术多中心研究
-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内路直视睫状体光凝手术前后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变化及其与视力改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内路直视睫状体光凝手术前后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变化及其与视力改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拟行内路直视睫状体光凝手术的130例难治性青光眼(130只患眼),将130只患眼作为研究组,130只对侧正常眼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眼球中心凹颞侧2500μm处(T2.5)和从眼球中心凹处往鼻侧(N0.5~N2.5)及研究组术前、术后6个月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不同视力改善情况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术前、术后6个月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及其手术前后变化值绝对值。分析研究组术前T2.5、N0.5~N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血流密度的相关性,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手术前后变化值绝对值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视力改善情况相关性,探讨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手术前后变化值绝对值评估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内路直视睫状体光凝手术后视力改善价值。结果研究组术前T2.5和N0.5~N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薄于或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前T2.5和N0.5~N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血流密度呈正相关(P<0.01)。研究组术后6个月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均大于术前(P<0.01)。视力改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术后6个月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及其手术前后变化值绝对值大于视力不变和视力降低患者,视力不变患者大于视力降低患者(P<0.05)。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手术前后变化值绝对值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视力改善情况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T2.5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手术前后变化值绝对值联合评估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内路直视睫状体光凝手术后视力改善价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高于单独评估的0.760和0.829(P<0.05)。结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患眼T2.5和N0.5~
- 陈洁陈琦
- 关键词:青光眼脉络膜厚度
相关作者
- 葛坚

- 作品数:530被引量:3,559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青光眼 视网膜 恒河猴 小梁切除术 干细胞
- 卓业鸿

- 作品数:164被引量:1,0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小梁细胞 白内障 难治性青光眼
- 赵春梅

- 作品数:79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唐山市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眼压 小梁切除术 难治性青光眼 白内障
- 胡竹林

- 作品数:298被引量:7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内皮细胞 羊膜 恒河猴 手术 白内障
- 唐广贤

- 作品数:74被引量:298H指数:8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剥脱性青光眼 难治性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