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3篇“ 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轻微犯罪条件起诉与相对起诉的适用
2025年
近年来,犯罪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轻微刑事犯罪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典型轻微犯罪类型如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司法实践中该类案件的相对起诉标准难以清晰明确。办理未成年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类型案件时,应正确认识条件起诉和相对起诉二者间的关系,从报应和预防两个维度对犯罪情节是否“轻微”进行具体判断,并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出发考量是否“具有监督考察必要性”,从而做到依法准确适用。对于犯罪情节轻微、并无监督考察必要性的罪错未成年人,应适用相对起诉使其尽快、彻底脱离刑事诉讼程序,恢复正常生活实现再社会化。
席玉峰吴秀玲师旭
关键词:轻微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
对提升未成年人条件起诉案件办案质效的思考——以N市Q区检察院办案实践为视角
2025年
因对条件起诉的适用条件和撤销条件的设置明晰、条件起诉考察监管衔接畅、条件起诉配套制度设计缺失以及社会、家庭等其他原因,导致未成年人条件起诉制度适用中存在种种困难。为提升此类案件的办理质效,可从扩大并明晰条件起诉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加大有利于未成年的解释力度,加大数字科技等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配套保障制度的设计等方面着手。
吴迪黄晓玲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条件起诉:条件的类型化分析与优化
2025年
条件起诉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帮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早日正常回归社会,充分体现了未成年人司法所倡导的恢复性司法和再社会化理念,其制度实施的最终效果和立法目的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条件的有效适用。作为该制度的核心要素,条件具有独立属性和独特价值,在实际适用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具体形式。基于立法目的对条件进行类型化分析,将条件分为三类:惩罚、填补损害和矫治预防,由理论规范转向实践分析,可以发现条件可能面临法律约束力强,针对化程度高等适用困境。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自2016年8月以来发布的未成年人条件起诉指导性案例,验证在我国当前刑事司法体系下条件的实际适用情况,可以提取出立法、司法等方面对其加以规范的要点,尝试为进一步实现对条件的多方面完善寻求可行建议和相应的优化路径。
尹泠然李淞颖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附条件不起诉恢复性司法类型化
数字技术赋能条件起诉:机遇、挑战与程序改良
2025年
条件起诉是轻微犯罪出罪的重要方式,数字技术在辅助量刑预测、羁束检察裁量、个性化监督矫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助于全面激活条件起诉的适用。但数字时代下条件起诉制度也面临技术和伦理层面的双重困境,突围之路在于明晰数字化评估与起诉裁量间既联袂互动又适度分离的关系,在运用数字技术前主动开示数据并提供救济管道,寻求数字化监督考察平台的多部门联通共建。数字时代下条件起诉的程序改良宜从运用数字技术辅助识别适用条件出发,依靠数字技术呈现“可视化”的公共利益并严格限制裁量权,同时加强个性化考察模块开发的规范供给。
胡铭陈高鸣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数字技术
功能结构视野下未成年人条件起诉的多元化改造
2025年
从我国刑事诉讼规范层面来看,条件起诉的适用对象被严格限定在未成年人犯罪,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突出矫治功能。条件起诉的矫治功能具有犯罪治理上的优势,关注的重点在于“人”,即如何预防行为人再次犯罪,从而达到刑罚之外的改造效果。未成年人条件起诉的功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一些国家以修复功能为核心的实践,对该制度的改造有所启益。作为起诉裁量权的制度表现之一,条件起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自由裁量的决策空间,矫治措施的实践适用必严格遵循同案同处理的形式限制。然而,受控制的权力必然会面临滥用风险,受约束的检察自由裁量权可能导致罪责相似的罪犯受到截然同的指控,从而转化为同的惩罚。条件起诉功能扩张带来的惩罚错位风险、过度调查风险、重复追诉风险应当被重视。惩罚错位风险对应为条件起诉的正当性风险(惩罚错位),干预性风险(过度调查)对应为同意机制,条件起诉的效力风险(重复追诉)对应为禁止再诉的实体规定。
吴桐童世均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司法
轻罪治理背景下公诉裁量权扩张的现实考量——兼论条件起诉
2025年
诉源治理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背景下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观点。在积极刑法观念指导下,从刑事立法扩张到刑事司法跟进,完善刑事审查起诉转处程序、引导诉讼分流是极为必要的。将视角从审判环节整体前移,检察机关对于起诉犯罪的裁量权符合起诉便宜主义的诉讼原则,为新时期轻罪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以实践中未成年人条件起诉十余年的探索经验为基础,将条件起诉适用范围扩大至成年人轻微犯罪案件的办理,是一条有益的探索路径。对此,尝试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从责任、恢复和回归三个维度构建轻罪治理条件起诉的技术路径。
章诚赵航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公诉裁量权恢复性司法
条件起诉制度适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及涉案企业合规的改革探索,促使我国检察裁量权内涵及外延日益丰富。伴随这系列改革探索出现的新问题,亟需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赋能。同时,条件起诉制度在运行的十载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司法适...
邵晗雯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检察裁量权
轻罪案件条件起诉制度研究被引量:17
2024年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须与轻罪立法以及犯罪结构的调整相协调,立法者应构建轻罪案件条件起诉制度并充分发挥其诉前分流作用。条件起诉制度普遍适用于轻罪案件,有助于彰显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激励犯罪嫌疑人复归社会以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立法者设计轻罪案件条件起诉制度时,应当参考未成年人条件起诉制度的已有经验。《刑事诉讼法》应厘清轻罪案件条件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并以适用于3年有期徒刑以下轻罪案件为原则。条件应兼具惩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特征并遵循比例原则。行为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的,考验期限为1年以下,但能少于6个月;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管制的,考验期限为2年以下,但能少于6个月;行为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3年以下,但能少于1年。
樊崇义徐歌旋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考验期
论轻罪案件条件起诉制度
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呈现“轻罪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轻罪化时代”。为回应社会结构转型升级中涌现的热点问题,我国刑法增设了大量轻罪罪名,但存在刑罚随后果较重,利于犯罪行为人重新回归社会的弊端。对此,应...
王映龙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刑事诉讼
轻罪案件条件起诉制度完善研究
在当前法治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犯罪形态的多样化,中国刑事司法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刑事结构轻罪化趋势越加明显,轻罪案件的数量急剧增加,对司法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同时对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提出了新的要...
郭颖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司法改革

相关作者

吕依蔚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 检察机关 未成年 相对不起诉
陈瑞华
作品数:349被引量:11,435H指数:7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合规 企业 刑事 刑事诉讼 整改
何挺
作品数:62被引量:57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司法 刑事纠纷
谢登科
作品数:80被引量:888H指数:2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数据 认罪 程序性制裁 附条件不起诉 任意性
高景峰
作品数:60被引量:39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检察机关 检察改革 法律监督 检察工作 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