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87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相关文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2008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阵发性室上速,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早搏所组成的异常心律,多数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电生理研究:折返是阵发性室上速的最常见机制,约占阵发性室上速的95%以上,较少见的机制有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等。依据心动过速的机制可分为:(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吕学军刘洋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QRS波群形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993年
王缉信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电图心律失常
修订版瓦式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分析修订版瓦式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发作时采用标准瓦式动作复律,试验组发作时采用修订版瓦式动作复律。比较两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平均操作次数及瓦式动作期间的心率、血压。结果试验组复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操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复律前、紧张期1 s、紧张期6 s、紧张期15 s的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释放期10 s、释放期20 s的试验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作时采用修订版瓦式动作的复律成功率较高,且复律时间短、平均操作次数少,可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
应双双朱丹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功能
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研讨在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时使用三维标测指导价值。方法 以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样本主体,数字表法分20例以常规方法引导,20例以三维标测指导,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差异及手术结果。时间2023年1月-2024年11月。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长、手术用时、X线辐射时间短、辐射剂量少,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均有差异,P<0.05。结论 三维标测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X线辐射时间及辐射剂量,治疗时间与常规引导无差异性,且更具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
汪锐曹琼杨志琼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依诺肝素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2025年
目的 评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应用依诺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纳入300例接受导管消融的PSVT患者,分为术后未抗凝的对照组(162例)和术后4 h接受抗凝治疗的依诺肝素组(138例),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第1 d共7.7%的患者(23例)发生了DVT,其中肌间静脉血栓7例,股静脉穿刺点血栓16例。经统计分析,依诺肝素组的DVT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尽管两组间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无差异,但依诺肝素组股静脉穿刺点血栓的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8.0%。结论 术后4 h给予4 000 U依诺肝素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DVT发生风险,但预防肌间静脉血栓效果不明显。
汪建兵凌智瑜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深静脉血栓依诺肝素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PSVT患者88例,性别不限,年龄50~62岁。按照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方式,观察组采取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观察不同电生理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及观察组PSVT不同类型患者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确诊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管电生理诱发持续时间及诱发频率均低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P<0.001)。结论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可提高PSVT患者诊断准确度,且通过电生理指标可以有效区分患者PSVT类型。
魏静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效果
2024年
本研究意旨在于深入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急救治方法。方法 期间抽取了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精治收容的128名患者,依单盲随机构成两派,各占64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按照标准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案例,而实验组则施以穿皮导管的射频消融法,再将两组的结果互比参照,数据显示,参照组在初次施以心肺复苏时,成功率为54.69%,至最后达到79.69%。结果 而实验组倘若是首次复律则成功率为89.06%,并在最后达到90.6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及其他异常情况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 PSVT一次及最后一次复律的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的复律成功率较对照组高,这表明,观察组能有效地提高复律的成功率,降低复律的失败率。
任占梅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
心电图新流程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
2024年
目的:通过心电图准确识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仍存在困难,本研究旨在整合发作时多种心电图特征,形成新的心电图诊断流程,评价该流程对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作用。方法:通过前期研究和文献分析,形成新的心电图诊断四步流程。筛选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5例,由2位心内科医师按新的心电图诊断四步流程分析心电图,并作出诊断分型。结果:通过该心电图诊断流程正确识别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心电图共454份,符合率为89.9%。该方法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识别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90.5%,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1.4%。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达0.90。2位医师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达98.6%。结论:该心电图新流程用于鉴别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AVRT)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合适的鉴别AVNRT和AVRT的方法。
曹园园吴智鸿刘振江刘启明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鉴别诊断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开展射频消融手术的疗效。方法 使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对2022年9月-2024年6月收治的5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组,参照组、治疗组分别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比较效果。结果 两组的转复时间、治疗优良率、治疗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病情的效果,尽快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张征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生活质量评分
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针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指标等多方面分析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期间(2023年5月~2024年5月)筛选7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用维拉帕米、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NT-proBNP)、心功能指标(LVESV、LVEF)、心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 针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从多方面分析得知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该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杨棋麟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盐酸普罗帕酮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李忠杰
作品数:207被引量:404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
钟一鸣
作品数:235被引量:405H指数:9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冠心病 主动脉夹层 心律失常
程晓曙
作品数:1,082被引量:1,874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射频消融 高血压患者 心肌营养素-1 室间隔缺损
廖伟
作品数:223被引量:364H指数:8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王慧
作品数:198被引量:340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冷冻消融 心动过速 心电图 心脏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