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防御性医疗“的相关文章
山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构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46名临床医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医生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医患关系状况、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和分析模型效能。结果 72.1%的医生最近一年内采取过消极防御性医疗,最常见的为减少接触患者的数量671人,占比70.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高年资、高职称、外科、负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经历、高风险感知是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纳入上述6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AUC为0.846,校准良好,对验证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88.6%。结论 消极防御性医疗在三甲医院医生中普遍存在,应聚焦重点人群,采取针对干预。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嵌入医院管理系统,实现智能预警。
刘霞杨芦思高玉强
关键词:医生
医疗事件对医生防御性医疗的影响——来自八市医生调查的证据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现状以及负医疗事件经历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收集2019年8个城市15家二级或三级医院的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多元线回归模型,描述医生基本特征,分析医生的基本特征和负医疗事件经历对防御性医疗的影响。结果男(β_(2)=-0.59)、低收入(β_(2)=-1.47)以及急危重症科室(β_(1)=3.84,β_(2)=1.84)、儿科(β_(1)=3.01,β_(2)=2.16)和外科(β_(1)=2.64,β_(2)=1.67)的医生更易出现防御性医疗行为(P<0.05);具有负医疗事件经历的医生更有可能实施防御性医疗行为。结论负医疗事件经历会显著增加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应通过各方努力改善医患关系,注重源头预防,完善纠纷化解机制。
张莹杜凡星侯志远
关键词:防御性医疗医患关系
我国防御性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范围综述
2024年
目的对我国防御性医疗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3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按研究的基本特征、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要素对我国防御性医疗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共纳入24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结果显示:我国医务人员中的防御性医疗发生率较高;在不同研究中,防御性医疗的测量工具存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别、年龄、职称等医生个人特征,法律、医疗保险等制度因素,医患关系、负面舆论等社会文化因素。结论我国防御性医疗行为较为普遍,且受多重因素影响,需多维解构防御性医疗现状的形成机制,为消极防御性医疗治理提供依据。
张环宇尹新乐周玥刘雅萍吴琳冯亚杰梁立波
关键词:防御性医疗
医生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了解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探索医生的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黑龙江省27家公立医院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类型,运用Amos26.0构建医生医患环境感知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医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平均得分为14.98±5.24,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得分为16.37±7.62。医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互动(β=0.435,P<0.001)、制度环境(β=0.146,P<0.001)和文化环境(β=0.132,P=0.012)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对患者行为态度评价无关(P>0.1)。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互动(β=-0.279,P<0.001)、对患者行为态度评价(β=-0.210,P=0.012)和文化环境(β=-0.042,P<0.001)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制度环境(β=0.078,P=0.007)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提升医生对患者行为及态度的评价,加强医患互动以及改善外部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将有利于医生正确认识防御性医疗行为,减少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发生。
张环宇赵娟王晨邹丹丹冯亚杰刘俊萍刘智新梁立波
关键词:防御性医疗结构方程模型
多维组态视域下消极防御性医疗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探索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产生的条件组态效应,解释消极防御性医疗的形成机制和因果路径,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提供系统化建议,从而提高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方法采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比较分析探究消极防御性医疗产生的条件组态,输出条件构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组态效应。结果体制机制、机构规范、社会文化、医患关系、自我效能是消极防御性医疗的前因条件,通过组态分析发现共有两种形成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原因构型,分别是环境传导型和效能—环境联合传导型,两条路径的总体一致为0.830。结论减少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应注重改善制度环境,提高医生自我效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外在制度环境,营造诚信、和谐的文化氛围,加强医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刘雅萍刘俊萍邹丹丹赵娟张环宇刘沼悦尹新乐梁立波
关键词:影响因素组态
执业环境与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并探索执业环境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及改善防御性医疗产生的负面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黑龙江省4所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采用Amos 26.0软件构建医学生执业环境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医学生积极防御医疗行为倾向和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平均得分分别为(44.49±6.90)和(20.06±6.83)分。医学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关系认知呈正相关(β=0.892,P<0.05);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环境认知、风险认知呈正相关(β=0.403、0.343,P<0.05),与医患关系认知呈负相关(β=-0.726,P<0.05)。风险认知作为中介变量,医患关系认知对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产生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470和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有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防御性医疗行为。通过降低医学生对环境的消极认知或改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来降低医学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
周玥张环宇王晨邹丹丹刘伟王楠刘雅萍梁立波
关键词:医学生防御性医疗执业环境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扎根理论的防御性医疗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明确防御性医疗的影响因素,为防范和化解防御性医疗提供思路。方法检索防御性医疗相关文献,访谈防御性医疗的相关人员,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纳相关概念和范畴。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梳理出52个初始概念、23个初始范畴、7个副范畴和3个主范畴,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构建防御性医疗“医患关系—制度体系—社会环境”三维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模型。结论防御性医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医患关系、制度体系、社会环境3大方面,三者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对防御性医疗产生影响,为防御性医疗相关研究提供了因素之间综合分析的定证据。
尹新乐张环宇赵娟王晨冯亚杰刘欣儒周玥梁立波
关键词:扎根理论防御性医疗影响因素
医患关系视角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规制研究
防御性医疗行为作为过度医疗行为下的一个变种行为,医护人员采取该类行为之初就带有防范医疗法律风险、规避法律责任的目的,作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站在医方来看,这当然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则会于无形之中加重他们的经济乃...
韩松学
关键词:防御性医疗行为医患关系
某公立医院临床医师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认知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师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期间抽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医师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知情况调查,采用多元线回归分析探究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成因表示赞同及非常赞同比例最高的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忧患意识”(84.48%)和“因医患信任度下降而产生的防备心理”(79.78%);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示赞同及非常赞同比例最高的是“恐惧医疗纠纷”(91.70%)和“工作科室”(91.34%);倾向于采取的消极型防御性医疗行为中表示赞同及非常赞同比例最高的前4位是“签署更多知情同意书”(91.16%)、“增加检查项目或扩大检查范围”(86.10%)、“由患方自行决定诊疗方案”(82.85%)、“夸大病情或诊疗风险”(82.67%);“诊疗实践活动具有高风险”(b=0.347,t=2.589)和“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推动”(b=-0.284,t=-2.200)是消极型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忧患意识和防备心理是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主要成因;恐惧医疗纠纷和工作科室是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医院人文教育的延续亟待完善。提示需健全医疗风险动态评估体系及应对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积极推动医学模式转变;完善顶层设计与医疗职业保障体系。
刘军军
关键词:临床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
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及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被引量:19
2023年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及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9月选择某三甲综合医院和某妇幼专科医院共6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AMOS 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较好,负向人口学特征、医患关系认知消极、医患沟通认知消极、内向型格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医务人员防御性医疗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结论结构方程模型为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及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医疗机构管理者应关注负向人口学特征、内向型格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和防御性医疗行为,对其实施针对培训。
朱清彭兰雅彭一刘敏肖阳刘启望冉隆耀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相关作者

梁立波
作品数:157被引量:1,211H指数:1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医学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患
王安富
作品数:53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医患和谐 医事法学 医事 侵权行为 医事法律
曹志辉
作品数:80被引量:588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住院费用 医师 住院患者 防御性医疗
程红群
作品数:33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应急医学救援 医生 医疗诉讼 医院管理 防御性医疗
肖柳珍
作品数:36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医疗损害鉴定 医疗纠纷 诉讼 《侵权责任法》 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