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 篇“ 长期肥料试验 “的相关文章
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 肥料 试验 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2018年 依托甘肃平凉定位试验 (1979年—),分析长期 不同施肥下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为黄土旱塬雨养农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参考。试验 包括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秸秆还田加氮和隔年施磷(SNP)、单施农家肥(M)和农家肥加氮磷(MNP),种植制度为4年冬小麦-2年春玉米的一年1熟轮作制。结果表明,试验 进行38年后,长期 无磷投入(CK、N)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及磷活化系数比试验 开始时下降,而施磷处理(NP、SNP、M和MNP)土壤全磷分别增加22.8%、14.0%、38.6%和56.1%,Olsen-P相应提高99.1%、48.4%、206.4%和375.6%,磷活化系数分别是开始时的1.7倍、1.3倍、2.2倍和3.1倍。随试验 年限延长,CK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基本不变;N和SNP耕层土壤全磷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率为1.9 mg·kg^(-1)和2.6 mg·kg^(-1);NP、M和MNP处理呈增加趋势,每年增加速率分别为1.2 mg·kg^(-1)、1.9 mg·kg^(-1)和2.8 mg·kg^(-1)。CK和N处理Olsen-P呈下降趋势,年下降速率分别为0.03 mg·kg^(-1)和0.09 mg·kg^(-1);NP、SNP、M和MNP处理土壤Olsen-P呈增加趋势,年增量分别为0.29 mg·kg^(-1)、0.24 mg·kg^(-1)、0.46 mg·kg^(-1)和0.89 mg·kg^(-1)。作物产量与耕层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R^2=0.116 9,n=132;玉米R^2=0.332 4,n=54)。施磷处理(NP、SNP、M和MNP)玉米的磷肥回收率、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大于小麦,而生理效率小麦大于玉米;各处理磷肥效率4个指标的大小顺序均为SNP>NP>MNP>M,玉米磷肥效率的4个指标都随试验 年限延长而提高。M较MNP处理P投入减少了14.2%,小麦、玉米磷素效率降低14.3%~69.5%、0.8%~75.5%。总之,有机无机结合是黄土旱塬区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施肥措施。 王淑英 樊廷录 丁宁平 赵刚 张建军 李尚中 王磊 党翼 程万莉 唐小明关键词:黑垆土 土壤磷素 长期 肥料 试验 对土壤和水稻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0 2009年 长期 肥料 试验 会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状况以及作物对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的吸收。本文研究了长期 的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糙米中微量元素Cu、Zn、Fe、Mn和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7a连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Cu、Zn和Cd全量,而土壤Fe、Mn和Pb全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施肥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u、Zn和Fe含量,其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的3个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u、Zn和Cd含量,而土壤有效态Pb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糙米Cu、Zn、Fe、Mn和Pb含量变化较小或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3个施猪粪和秸秆还田处理中,糙米Cd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 mg kg-1)。水稻地上部吸收积累Cu、Zn、Fe、Mn、Pb和Cd总量与其地上部生物量呈正相关,土壤Cu、Zn、Cd有效态与全量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糙米中的镉含量与土壤镉含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长期 施用畜粪导致土壤Cd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李本银 汪鹏 吴晓晨 李忠佩 周东美关键词: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红壤 水稻 微量元素 重金属 长期 肥料 试验 及其对土壤和作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本文简要综述了长期 肥料 试验 及其对土壤和作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等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长期 肥料 试验 概况;国内外长期 肥料 试验 已取得的成果(长期 施肥对氮素、磷素和钾素、土壤有机质和 pH 等的影响);长期 施肥对土... 李本银 郝秀珍 王慎强 周东美关键词:微量元素 土壤 肥料 文献传递 国内外的长期 肥料 试验 研究 被引量:19 2002年 概述了国内外长期 肥料 试验 研究的主要成果。长期 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与适量有机肥配施,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培肥土壤。 田秀英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 合理施肥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化肥 有机肥 长期 单施化肥会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吗?——以太湖地区水稻土长期 肥料 试验 为例(摘要) 土壤是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life-supporting system)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不仅是土壤提供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的能力,对于地球上生命来说,土壤质量而且还应该到考虑土壤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能力。人类土地利用... 潘根兴 李恋卿 张平究 郑聚锋 向昌国关键词:水稻土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脆弱性 文献传递 长期 不同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特征及其对磷盈亏的响应被引量:3 2022年 以"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 效益长期 监测站"的定位试验 为平台,选取试验 中的5个处理,即1)NK(不施磷肥);2)NPK(施氮磷钾化肥);3)MNPK(NPK化肥+有机肥);4)1.5MNPK(MNPK处理施肥量的1.5倍);5)SNPK(NPK化肥+秸秆还田),分析不同施肥下土壤全磷(TP)和有效磷(Olsen-P)的演变规律,探讨土壤全磷增量、有效磷增量与土壤磷盈亏的关系。结果表明,NK处理土壤磷素一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处理土壤磷素均有盈余,其中1.5MNPK处理作物磷素盈余量最高;MNPK、SNPK处理作物磷素盈余量比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2.01%、10.86%。试验 28年后SNPK处理土壤TP、Olsen-P增幅比NPK处理分别提高了3.08、55.34个百分点;1.5MNPK处理土壤的TP、Olsen-P含量增幅最高。随试验 年限延长,NPK、SNPK处理土壤TP、Olsen-P含量呈上升趋势;MNPK、1.5MNPK处理土壤TP含量呈上升趋势,年增幅分别为0.022、0.028 g·kg^(-1),土壤Olsen-P含量在试验 前13年呈现快速上升,之后2~3年维持平稳,后12年呈下降趋势;施磷处理土壤TP和Olsen-P增量与磷素累积盈余呈正相关,土壤磷素每盈余100 kg·hm^(-1),土壤TP含量提高0.04~0.33 g·kg^(-1)、土壤Olsen-P含量提高1.94~2.97 mg·kg^(-1),其中MNPK处理磷素增加最高。综上,土壤TP和Olsen-P增量随磷素盈亏而变化。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或配施秸秆还田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施磷处理均增加土壤TP、Olsen-P含量,且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增加速度最快。 张珂珂 郭斗斗 宋晓 岳克 黄晨晨 张水清 黄绍敏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 潮土 全磷 有效磷 施肥对新垦绿洲风沙土肥力及碳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利用2005年安排在临泽边缘绿洲沙地农田的长期 施肥定位试验 ,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化肥、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绿洲沙地土壤肥力及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试验 包括高量有机肥单施(M3),氮磷化肥单施(NP3),低、中、高量氮磷钾化肥单施(NPK1,NPK2,NPK3),及低、中、高量氮磷钾化肥配施高、中、低量有机肥9个处理(NPK1M3,NPK2M2,NPK3M1),测定分析10年后不同施肥处理耕层(0~20 cm)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特征及有机碳动态。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容重下降0.13 g·cm^-3,田间持水量提高6.7%,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较单施化肥,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64.8%、36.3%和64.9%、49.5%。高量施用氮磷化肥和氮磷钾化肥处理全磷含量最高,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较单施化肥有效氮含量显著增加,有机无机配施及高量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积累明显,高量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升有效钾含量。连续施肥处理10年后,SOC含量提高了1.68~2.84倍,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及有效磷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单施化肥及有机肥与氮磷化肥配施有效钾含量下降。SOC的积累速率单施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单施有机肥处理分别为0.27、0.59,0.87 g·kg^-1·a^-1。增施有机肥、适量减少化肥投入、氮磷钾化肥的平衡施用是绿洲沙地农田土壤肥力持续提升的施肥管理对策。 苏永中 杨荣 刘婷娜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 土壤肥力变化 长期 施肥红壤性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对磷盈亏的响应被引量:44 2017年 研究双季稻种植制度下长期 不同施肥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含量及磷素有效性演变特征及其对土壤磷盈亏(磷平衡)的响应,为南方双季稻区红壤性水稻土科学施磷提供依据。以35年长期 肥料 定位试验 为平台,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磷、有效磷及磷活化系数(PAC)的演变规律,计算不同处理土壤-作物系统每年磷素盈亏量及累积磷素盈亏量,探讨土壤全磷、有效磷及PAC与累积磷盈亏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施磷肥的CK和NK处理土壤全磷、有效磷和PAC随试验 年限呈持平或下降趋势;不施磷肥仅施猪粪的NK+PM处理土壤全磷呈缓慢上升趋势,有效磷和PAC呈下降趋势;施化学磷肥或化学磷肥配施稻草的NP、NPK、NP+RS和NPK+RS处理土壤全磷在试验 前10年上升速率较快,之后25年上升速率变缓或随时间变化不显著,土壤有效磷在试验 前5年急剧升高,之后随时间变化速率减缓或基本持平。CK、NK和NK+PM处理35年土壤PAC平均值较试验 初始值分别下降33.2%、29.7%和16.6%,NP、NPK、NP+RS和NPK+RS土壤PAC较初始值分别提高66.2%、60.6%、65.6%和52.9%。不施磷肥导致红壤性水稻土磷素亏缺,不施化学磷肥仅施猪粪土壤磷素基本持平,施用化肥磷及化肥磷配施稻草土壤磷素盈余。土壤全磷、有效磷及PAC与土壤磷累积盈亏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每盈余磷100 kg hm-2,全磷含量提高0.03 g kg-1,有效磷提高1.20 mg kg-1,土壤PAC上升0.09%。外源磷投入是影响土壤磷素及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本试验 条件下,长期 不施磷或磷投入不足导致土壤磷亏缺,进而导致土壤磷及磷有效性降低,而化肥磷及有机无机磷配施促进了土壤磷盈余及土壤磷素肥力的提高。 鲁艳红 廖育林 廖育林 周兴 聂军 杨曾平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 磷有效性 红壤性水稻土 长期 施肥对水稻土不同功能有机质库碳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土壤有机质(SOM)对于维持农业生产力、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加土壤固碳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红壤水稻土35年的长期 定位试验 为依托,借助近期发展的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探讨了长期 施肥对水稻土不同功能SOM库含量、SOM库碳氮含量变化和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 施肥尤其是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显著增加了未保护游离SOM库(c POM和f POM)和纯物理保护SOM库(i POM)在土壤中的含量以及它们的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未保护游离SOM库的SOC和TN含量占总有机碳和全氮比例在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最高,分别达35.9%和33%。与CK相比,有机无机配施使生物化学保护库非水解游离粉粒组(NH-d Slit)和非水解游离黏粒组(NH-d Clay)含量分别降低了15%和9.5%(p<0.05)。物理―化学保护SOM库、物理―生物化学保护SOM库以及化学保护SOM库含量受长期 施肥影响不显著。综上,研究表明土壤不同功能SOM库对长期 施肥的响应不同。有机无机配施是提升红壤水稻土SOM数量和质量的最佳培肥措施。 邓文悦 柳开楼 田静 黄庆海 叶会财 娄翼来 李忠芳 曹明明关键词:有机质 长期肥料试验 土壤固碳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6年 为探明长期 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风沙土质量的影响,以风沙土肥料 长期 定位试验 地(始于2009年)为平台,研究连续5年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氮肥配施(MN)、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NP)、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MNPK)处理耕层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性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其中MNPK处理效果最好,比CK分别增加104.1%,201.2%,68.9%,34.2%,57.5%;并且其3种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风沙土通过长期 施用有机肥或与无机肥配施,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土壤的持续生产力。 王月 刘兴斌 韩晓日 杨劲峰 李娜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 花生连作 风沙土 土壤微生物量
相关作者
刘恩科 作品数:88 被引量:1,981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施肥制度 冬小麦 长期肥料试验 地膜覆盖 防控技术 赵秉强 作品数:456 被引量:6,346 H指数:4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腐植酸 尿素 冬小麦 肥料 玉米 梅旭荣 作品数:276 被引量:3,837 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 旱地 水资源 土壤水分 张璐 作品数:295 被引量:1,467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空间站 操作箱 航天器 载荷 养分循环再利用 宇万太 作品数:226 被引量:3,799 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潮棕壤 施肥 土壤 下辽河平原 有机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