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镇咳祛痰“的相关文章
迎甘颗粒祛痰作用研究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迎甘颗粒的祛痰作用,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依据。试验选取5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迎甘颗粒高剂量组、迎甘颗粒中剂量组、迎甘颗粒低剂量组,将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和受试药物给各组别小鼠经口灌服给药,每天灌喂1次,连续灌喂7d,末次给药后1h,建立简易浓氨水刺激小鼠诱模型,观察和记录小鼠嗽潜伏期及3 min内的嗽次数。结果显示,各剂量迎甘颗粒组均可显著延长浓氨水引所致小鼠嗽的潜伏期(P<0.05),且各用药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3 min内的嗽次数(P<0.05)。祛痰试验选取5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迎甘颗粒高剂量组、迎甘颗粒中剂量组、迎甘颗粒低剂量组,将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和受试药物给各组别小鼠经口灌服给药,每天灌喂1次,连续灌喂7d,末次给药后30min,给小鼠腹腔注射0.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4mL,30min后处死小鼠,采用呼吸道酚红冲洗法观察小鼠气管段中的酚红排泌量。结果显示,阳性药物对照组、迎甘颗粒高剂量组、迎甘颗粒中剂量组的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迎甘颗粒低剂量组(P<0.05),且迎甘颗粒高剂量组的酚红排泌量最大。结果提示,迎甘颗粒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其中迎甘颗粒高剂量组功效最显著。
余佳欣吴禹熹李诗马春花苏志鹏董可
关键词:镇咳祛痰
34家儿童医疗机构祛痰药品说明书信息标注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儿童医疗机构常用祛痰药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我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20家三级儿童医院(中心)和14家妇幼保健院(中心)的100种常用祛痰药的说明书,对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用儿童祛痰药只有7种,其他均为非儿童专用药;祛痰药中片剂占18.00%,注射剂占18.00%,胶囊剂占4.00%;100种祛痰药中72种(占72.00%)标注了儿童用法用量,63种(占63.00%)标注了儿童用药项,59种(占59.00%)注意事项中注明了儿童信息,均未标注儿童药动学参数;对比进口或合资的祛痰药,国产药品儿童用药信息标注缺失较多;63种标注有儿童用药项的药品说明书中,多种说明书标注信息指导意义不大。结论祛痰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存在标注缺乏的情况,儿童专用药品占比低,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标注信息对儿童用药指导意义不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祛痰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完善,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使用。
丁臻梁海阮文懿蔡和平
关键词:镇咳祛痰药儿童药品说明书
基于祛痰作用的“形”与药材品质关联的桔梗“辨状论质”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桔梗宏观性状(长、宽、厚、质量)、微观形状(乳汁管面积)以及桔梗总皂苷和祛痰作用的关联分析,探究基于桔梗“形”的“辨状论质”实质。方法:本研究对桔梗“状”中的“形”、桔梗总皂苷和祛痰的药效结果进行定量测定,分别进行“状-量-效”和“状-效”关联分析,讨论“形”与桔梗品质的关系。结果:不同来源桔梗“形”的量化值、总皂苷含量和祛痰量化结果均有一定差异。“状-量-效”关联结果显示桔梗质量可体现药材品质,“状-效”关联结果显示宽度、厚度和乳汁管面积均与嗽次数呈显著相关,桔梗质量与酚红排泄量呈显著相关。结论:桔梗总皂苷可体现桔梗药材品质。“状-效”和“状-量-效”关联分析均可体现“辨状论质”的实质,其中“状-效”分析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王冰孙艳涛康廷国
关键词:桔梗
基于代谢组学的桔梗皂苷D祛痰活性及作用机制阐释研究被引量:5
2024年
本文通过构建小鼠浓氨水引模型与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研究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的祛痰活性,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并阐释PD的祛痰机制。动物实验经江西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JZLLSC-20220739)。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PD低、中、高剂量给药组,通过浓氨水引和酚红排泄实验评估PD的祛痰药效。采用UHPLC-LTQ-Orbitrap-MS对小鼠肺组织代谢物进行鉴定,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方法,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IP)和t检验结果筛选差异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平台富集差异性代谢产物的通路。采用比较学方法比较PD与桔梗总皂苷及去芹糖桔梗皂苷D(deapio-platycodin D,DPD)的祛痰机制的异同。结果显示,各浓度PD能显著延长(P<0.05)浓氨水引模型中小鼠的潜伏期,减少嗽次数,能显著增加(P<0.05)酚红排泄模型中小鼠的酚红排泄量。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可调控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酪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发挥作用;可调控亚油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柠檬酸循环、花生四烯酸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发挥祛痰作用;但受桔梗皂苷成分结构及其与肠道菌群双向调控作用影响,仅亚油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均可被桔梗总皂苷、PD及DPD所共同调控而发挥祛痰作用。生物信息功能分析显示,PD调控的代谢通路与抗炎、免疫功能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细胞信号传导、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等调控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PD具有良好的祛痰活性,PD与桔梗总皂苷及DPD祛痰机制的异同特性表明PD所含芹糖分子及桔梗皂苷成分与肠道菌群的双向调控作用对于PD及DPD等桔梗皂苷成分的祛痰机制具有重要
张欣雨钟渊涵冯艳张雪梅张寿文曾金祥
关键词:桔梗皂苷D镇咳祛痰代谢组学
水半夏与半夏祛痰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水半夏、半夏及其炮制品的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引法和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法,以嗽潜伏期、嗽次数、嗽抑制率和酚红分泌量、祛痰指数为指标,比较水半夏、半夏的祛痰作用,比较姜水半夏、姜半夏在复方半夏片中的祛痰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水半夏、半夏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嗽的潜伏期(P<0.05),减少嗽次数(P<0.001),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分泌量(P<0.05);水半夏、半夏在祛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水半夏的嗽抑制率和祛痰指数优于半夏。与对照组相比,姜半夏方及姜水半夏方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嗽的潜伏期(P<0.001),减少嗽次数(P<0.001),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分泌量(P<0.001);姜水半夏方的祛痰活性与姜半夏方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姜水半夏方的嗽抑制率和祛痰指数优于姜半夏方。结论:水半夏在祛痰作用方面具有替代半夏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梁永娟林雨丽李芳婵李锦清苏静红蒋林蒋林
关键词:水半夏半夏镇咳祛痰
桔梗炮制工艺及祛痰作用研究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DC.]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桔梗中含有三萜皂苷、黄酮和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
赵姝婷
关键词:桔梗镇咳祛痰作用
桔梗叶醇提工艺优化及其不同部位祛痰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研究其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祛痰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综合评分(浸膏得率、总黄酮提取量、总皂苷提取量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桔梗叶醇提工艺,并验证。实验设空白组[A组,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模型组(B组,等体积0.5%CMC-Na),强力枇杷露组(C组,5.65 mL/kg),石油醚萃取部位组(D组,360 mg/kg),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组(E组,6.67 mg/kg),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组(F组,228 mg/kg),正丁醇萃取部位组(G组,106 mg/kg),水萃取部位组(H组,449.54 mg/kg)。各组小鼠予相应药物或0.5%CMC-Na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以氨水引法复制嗽小鼠模型,记录小鼠引后3 min内的嗽次数和嗽潜伏期;采用酚红法测定酚红排泌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桔梗叶最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23∶1(mL/g),56℃提取2次,每次43 min;此条件下其浸膏得率为(29.84±0.93)%,总黄酮提取量为(65.3±1.93)mg/g,总皂苷提取量为(122.9±4.51)mg/g,综合评分平均值为108.68分,与预测值接近。与B组比较,C-H组小鼠的3 min内嗽次数均显著减少,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C组和F组小鼠的酚红排泌量均显著增大(P<0.05),D-H组小鼠肺泡融合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其中F组减轻更明显。结论优选的工艺简便可行,桔梗叶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较其他部位祛痰的功效更佳。
孙杰赵泓瑜李小兰杨金梅王辉敏郭丽丽张朔生
关键词:响应面法醇提镇咳祛痰活性
桔梗皂苷D祛痰活性与机制研究
目的:  痰是临床常见的两大呼吸系统疾病,中药桔梗在长期治疗痰中有效且毒副作用低,桔梗皂苷D (Platycodin D, PD)是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本课题组前期基于谱效关系研究发现PD与其肠道菌转化物(m...
钟渊涵
关键词:桔梗皂苷D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
基于代谢组学的桔梗总皂苷祛痰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22年
利用UH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桔梗总皂苷对浓氨水引模型以及酚红排泄模型小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调控作用,明确桔梗总皂苷发挥祛痰作用的代谢调控途径。经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议同意并批准后(批准号:JZLLSC-20190235),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桔梗总皂苷给药组,通过浓氨水引实验和酚红排泄实验来评价桔梗总皂苷的祛痰药效。采用UHPLC-Q-TOF/MS对浓氨水引模型以及酚红排泄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物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多元分析,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和t检验结果来筛选差异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平台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桔梗总皂苷能显著延长浓氨水引模型中小鼠的嗽潜伏期和嗽次数,能显著增加酚红排泄模型中小鼠的酚红排泄量。通过UHPLC-Q-TOF/MS共鉴定出19种与嗽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桔梗总皂苷能显著回调其中的16种;鉴定出17种与排痰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桔梗总皂苷能回调其中的17种。代谢通路分析显示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为其改善浓氨水引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紊乱的主要途径;亚油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α-亚麻酸代谢为其改善酚红排泄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紊乱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综合多种技术首次阐明桔梗总皂苷发挥祛痰作用的代谢调控途径。
王新红张迟周丽曾金祥任玲玲毛竹袁恩周立分
关键词:桔梗总皂苷镇咳代谢组学
基于代谢组学的去芹糖桔梗皂苷D祛痰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22年
利用基于UHPLC-LTQ-orbitrap-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去芹糖桔梗皂苷D(deapio-platycodin D,DPD)对浓氨水引模型以及酚红排泄模型小鼠肺部组织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调控作用,明确DPD发挥祛痰活性的代谢调控途径。经江西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批准号:JZLLSC-20190235),通过浓氨水引和酚红排泄实验评估DPD的祛痰药效,采用UHPLC-LTQ-orbitrap-MS方法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平台分析与差异性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DPD能显著延长(P<0.05)模型小鼠嗽潜伏期,减少嗽次数,能显著增加(P<0.05)模型小鼠的酚红排泄量。通过UHPLC-LTQ-orbitrap-MS技术共鉴定出25种与嗽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38种与排痰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DPD能显著回调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水平。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与赖氨酸降解为其改善浓氨水引模型小鼠代谢紊乱的主要途径;亚油酸代谢,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与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为其改善酚红排泄模型小鼠代谢紊乱的主要途径;其中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为DPD发挥祛痰活性的共有调控途径。这些代谢通路与抗炎、免疫功能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细胞信号传导、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等的调控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阐明了DPD的祛痰机制。
钟渊涵王玲珑邱自超钟绍辉王新红曾金祥张欣雨刘方圆王钰洁孙根林周立分韦国兵钟国跃
关键词:镇咳祛痰代谢组学

相关作者

庾石山
作品数:194被引量:43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角蛋白 抗惊厥 解热镇痛 镇咳祛痰
王晓良
作品数:348被引量:97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角蛋白 抗惊厥 解热镇痛 镇咳祛痰
冯楠
作品数:70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抗惊厥 角蛋白 解热镇痛 镇咳祛痰
符江
作品数:47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角蛋白 抗惊厥 解热镇痛 镇咳祛痰
屈晶
作品数:77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角蛋白 抗惊厥 解热镇痛 镇咳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