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6篇“ 镁铁-超镁铁质岩“的相关文章
武夷-云开造山带早古生代-铁质富钪风化壳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2024年
本文首次报道华南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缘的兰排-铁质体富钪(Sc)风化壳,初步计算获得区域内钪的潜在资源为524~566 t,为一潜在大型风化壳型钪矿。兰排体呈小型株侵入到永和闪长质体内,主要由橄榄、辉石和辉长组成,辉石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28.3±2.0)Ma(MSWD=0.92)。-铁质w(TFe_(2)O_(3))为12.1%~18.7%,其中辉石钪含量为44×10^(–6)~97×10^(–6),总体高于橄榄(20×10^(–6)~89×10^(–6))和辉长(28×10^(–6)~48×10^(–6))。兰排这类富钪石组合与以往认为富钪的碳酸-碱性体和阿拉斯加型体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钪成矿母类型,推测碰撞后陆内伸展诱发富钪地幔源区熔融可能是富钪母浆形成的重要机制。-铁质体上部发育完整的风化壳剖面,可分为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全风化层的上部富集(氢)氧化物(磁矿、赤矿、针矿),而中下部以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为主。半风化层除了包含蒙脱石等黏土矿物,还包括钛氧化物及辉石等硅酸盐矿物或相关蚀变矿物。风化壳样品的Sc含量为21×10^(–6)~304×10^(–6),富集程度最高可达相应基的3倍以上。其中,钪含量最高的样品主要分布在氧化物最富集的全风化层上部,其钪含量多数过100×10^(–6)。风化壳钪含量与红土化指数(IOL)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红土化过程对风化壳钪的富集有显著影响。初步研究认为钪在风化壳红土化过程中经历了活化-迁移-沉淀的多阶段富集过程:1)风化早期钪以类质同象替换的形式赋存在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中;2)风化后期磁矿和蒙脱石溶解,钪赋存在以(氢)氧化物为主的矿物中,并达到最高程度的富集(Sc>100×10^(–6));3)风化晚期(氢)氧化物溶解,一部分钪向下迁移到特定层位。兰排-铁质体富钪�
周美夫赵文周岱周岱申宇王振朝漆亮漆亮陈伟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质岩
鲁西新太古代-铁质时代、Mg-Hf同位素信息及其对地幔状态的指示
鲁西地体是华北板块唯一一个完整保留了新太古代早期(~2.7 Ga)和新太古代晚期(~2.5 Ga)表壳及深成的地质单元。在构造演化上,鲁西地体新太古代早期主要受控于地幔柱-俯冲断离构造体系,而新太古代晚期各地质单元受...
韩玉冰
关键词:新太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
铁质与花岗-伟晶“小体成大矿”对比——以昆仑成矿带夏日哈木和大红柳滩大型矿床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夏日哈木矿床和大红柳滩矿床是分布在我国昆仑成矿带上的两个大型矿床,分别形成于早泥盆世(411 Ma)古特提斯构造裂解环境和晚三叠世(204~202 Ma)古特提斯构造闭合碰撞背景。前者是与幔源铁质有关的浆熔离型镍钴硫化物矿床,后者是与壳源花岗-伟晶系统有关的高度浆分异演化的花岗-伟晶型锂铍稀有金属矿床,较小的和伟晶脉内蕴藏大规模的金属元素矿体,“小体成大矿”是两个矿床的共同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夏日哈木矿床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浆,经深部熔离和浆分异作用上侵-贯入而成,大红柳滩矿床则是含泥质层地壳由于深部加热部分熔融形成的中酸性浆,经高度分异演化形成的含矿伟晶侵位所致,大规模的浆是关键。地幔橄榄石、辉石中的Ni、Co等元素即使全部溶解进入浆,仅依靠结晶分异也不可能造就Ni、Co等元素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集,只有在橄榄石、辉石结晶前发生大规模的硫化物液相-硅酸盐熔体之间的不混溶(熔离)作用,才可使本来有限的Ni、Co大量聚集在硫化物液相中而形成巨大富集;而上地壳的泥质熔融实验表明,即使全部熔融也仅有(100~200)×10^(-6)的Li集中,只有大规模的泥质地壳层熔融形成大规模的中酸性浆,才可能使有限的Li、Be在浆高度分异演化过程中聚集在高温热液流体端元,最终得以常富集。由此可见,大规模的浆是两类矿床形成金属元素常富集的先决条件,而后成矿元素必须集中于有限特殊物性的较小体积里。有限体积的常富集是以更多浆中金属元素的贫化或亏损为前提的。因此,“小体成大矿”是重大突变地质事件的产物,只有重大地质事件使壳-幔物质交换造就大规模浆作用,并经历非平衡的极端地质作用,才可能使较小的体蕴藏巨大的金
李文渊李文渊张照伟任广利张照伟孔会磊任广利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兴地铁质带铜镍成矿作用:来自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制约被引量:1
2023年
兴地铁质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块,由兴地Ⅰ号、Ⅱ号、Ⅲ号和Ⅳ号等体组成。其中,兴地Ⅰ号和Ⅳ号体以辉长相为主;而兴地Ⅱ号和Ⅲ号体从橄榄相、辉石相到辉长相均有产出,相分带清楚。兴地Ⅱ号和Ⅲ号体二辉橄榄和二辉中均赋存有铜镍硫化物矿(化)体,常见矿石构造有星点状、斑点状、稀疏浸染状和稠密浸染状等,金属硫化物以磁黄矿、镍黄矿和黄铜矿为主。兴地Ⅱ号和Ⅲ号石的铂族元素(PGE)含量(质量分数,下同)((0.41~4.54)×10^(-9))低,钯组铂族元素(PPGE)含量总体高于铱组铂族元素(IPGE),IPGE/PPGE值为0.08~0.48,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蛛网图呈左倾型。石中铂族元素相对于Ni和Cu明显亏损,Pd/Ir值为3.28~23.33,Ni/Cu值为3.67~10.00,表明其母浆为高玄武质浆,这与橄榄石-熔体平衡估算的母浆性质一致。全Cu/Pd值((6.58~83.33)×10^(4))以及Cu/Zr值与Ni含量的相关性特征表明,在浆源区和侵位过程中均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作用,导致残余浆中显著亏损铂族元素。综合分析认为,兴地Ⅱ号和Ⅲ号体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夏昭德胡秀军杜玮夏明哲夏明哲汪帮耀焦建刚张朋
关键词:铜镍矿铂族元素矿石结构母岩浆
-铁质成矿过程中的锂同位素地球化学: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2021年
锂(Li)同位素体系是示踪-铁质成矿过程(如结晶分异、地壳混染和熔/流体-矿物相互作用等)的全新工具.通过实例研究综述了原位Li同位素在-铁质中应用的主要进展,主要包括:(1)美国Yellow Hill阿拉斯加型杂体Li同位素研究揭示弧浆早期堆晶过程可发生明显的Li同位素分馏;(2)土耳其和西藏蛇绿的Li同位素研究证明其在示踪蛇绿地幔序列石成因及豆荚状铬矿演化过程中的潜力;(3)Stillwater层状带Li同位素研究揭示流体对于大型层状体各矿物形成及铬中矿物元素交换的作用;(4)橄榄石Li含量与同位素分析在揭示浆铜镍矿床成矿过程的应用.
肖燕潘旗旗唐冬梅唐冬梅毛亚晶陈晨苏本勋苏本勋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质岩成矿作用结晶分异地球化学
新疆北山二叠纪-铁质成因、成矿作用和找矿信息被引量:9
2020年
为认识新疆北山二叠纪-铁质石成成矿作用,基于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资料,对这套石存在争议或认识模糊的年代学、浆起源与性质、动力学背景、硫化物熔离机制等进行了重新梳理.区内幔源浆除了早二叠世大规模侵入,中二叠世还有一期小规模侵入(261~266 Ma).母浆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改造的亏损地幔在相对浅的深度发生高程度部分熔融,其具高温、高、含水、氧化特征.这些石并非地幔柱成因,亦非产于岛弧环境,而是造山后伸展背景下板片断裂引起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铁质侵入.坡北亚带和红石山亚带具有类似的石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但是矿化方式有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矿化是硫化物多期次熔离的产物,来自邻近VMS型铜矿床的外源硫混染触发硫化物在橄榄石结晶分异之前熔离,高品位脉状矿化是硫化物矿浆晚期贯入苏长的产物.铁质相橄榄石中较低的Ni含量,体低Ti、高Mg、高m/s和m/f比值、母浆MgO含量大于11.5%、部分熔融程度不低于10%、固结指数SI大于50,均是有利的找矿指标,红十井深大断裂一带可能具有找矿潜力.
阮班晓吕新彪俞颖敏刘月高柳潇魏巍王鹏王恒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质岩二叠纪成矿模式找矿信息
东天山垄西-铁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东天山二叠纪-铁质发育一系列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沙垄以西地区铜镍矿床的发现,大大提高了该地区-铁质的关注度。垄西体主要由橄榄辉长和辉长组成,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橄榄辉长年龄为(288.9±1.8)Ma(n=16,MSWD=2.3),与东天山典型铜镍矿成成矿时代一致。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源区主体为亏损地幔,可能遭少量俯冲流体改造的富集石圈地幔组分加入或地壳物质混染作用。由于同化混染作用较弱,可能仅在深部经部分硫化物熔离作用,关键成矿指标与区域上典型铜镍矿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程度制约了成矿潜力,体浅部找矿难度较大。
米宝昕李平靳刘圆王洪刚王晓晨
关键词:东天山年代学成矿潜力
江南造山带西段-铁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江南造山带(JOB)位于中国华南大陆,传统上被认为是存在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新元古代广泛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包括-铁质体,这为研究华南大陆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本文报导...
朱喜
关键词:RE-OS同位素
内蒙古陶来地区-铁质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本文研究区域为陶来地区,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西北部,华北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结合地带,本文选取研究区内-铁质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文献资料,系统的对其石学特征、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Nd同位素特征等内容进...
陈思宇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质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浙中龙游-金华地区古元古代-铁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通过对浙江龙游-金华地区发现的古元古代-铁质进行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石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Hh、Ta、Ti、Zr等亏损,稀土配分曲线呈LREE富集型与REE平坦型两种类...
汪建国余盛强赵旭东吴鸣胡艳华
关键词:古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弧后盆地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玉往
作品数:322被引量:1,793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东天山 新疆北部 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成矿流体
王京彬
作品数:375被引量:2,761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东天山 成矿作用 新疆北部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吕新彪
作品数:330被引量:1,62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张照伟
作品数:194被引量:81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东昆仑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地球化学 铜镍矿床 铜镍矿
钱兵
作品数:90被引量:43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东昆仑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铜镍硫化物矿床 地球化学 铜镍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