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37篇“ 银行治理“的相关文章
-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治理趋同,下一步如何改革?
- 2025年
- 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的公司章程显示,它们在公司治理基础性制度安排方面,呈现较高的趋同性。新公司法施行背景下,五大行的监事会、职工董事等制度将如何进一步变革,尚待观察2023年年底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相继核准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五大行”)的章程。整体来看,五大行章程的章节安排呈现较高的趋同性,在新公司法正式施行的背景下,又为我们留下一些有待进一步观察的空间。
- 任致伟
- 关键词:职工董事新公司法公司章程商业银行治理监事会
- 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中的角色与效能提升被引量:1
- 2025年
- 文章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中的核心角色以及效能提升的关键路径。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首先明确了银行治理的复杂性与挑战,并强调了内部审计在此背景下的重要性。研究详细分析了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中的多重角色,包括监督、咨询和保障等,指出内部审计不仅监督银行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流程,还积极参与治理结构优化,并提供管理建议与策略支持。为了科学评估内部审计的效能,研究构建了一套评估框架,包括评估指标的选取、方法与工具的介绍,以及实施步骤的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内部审计效能提升的具体策略,如技术创新与应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流程优化与标准化等。研究还特别关注了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识别、监测和报告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培育合规文化。最后,研究总结了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中的核心价值和效能提升的关键路径,并对银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和政策建议。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银行治理理论,也为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王娜娜
- 关键词:内部审计银行治理角色分析风险管理合规管理
- 上市银行治理、价值提升与资本补充
- 2024年
- 光大银行于2010年A股上市,2013年H股上市,相比拥有多年上市公司治理经验的国有大行,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纵观光大银行和同业上市银行公司上市以来的发展历程,目前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相对良好,但是普遍面临着价值管理有待提升,资本补充需求迫切的问题。
- 张旭阳
- 关键词:光大银行资本补充上市公司治理银行治理A股上市
- 推进中国特色政策性银行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024年
- 推动中国特色农业政策性银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深刻把握农业政策性银行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党的领导贯穿政策性银行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展现了现代政策性银行治理的良好结构和独特优势。
- 董仕军
-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银行人民性政治性全过程
- 党建融合银行治理的风险防范效应
- 2024年
- 随着党委成员进入公司董监高的法定程序与机制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促进“党组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形成双重治理架构。基于2002—2020年2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探究了党组参与银行治理的风险防范效应,并从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两职合一”到党委成员进入董监高等多个维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党组参与治理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进一步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党组参与治理主要通过班子成员进入董事会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具体通过降低大客户集中度、熨平经营波动性来实现,而非紧缩贷款、囤积流动性。因此,党建与银行治理的融合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本文检验了党组参与银行治理的作用机制与风险防范效应,丰富了中国特色金融企业制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 段月姣刘冲李欣明
- 关键词:银行风险承担
-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
-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并且纷纷成立了科技公司,开始了推进数字化的行动。中国银保监会陆续出台相应政策,号召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银行业的数字化...
- 袁晟云
-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治理
-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影子银行治理效应研究
- 2024年
-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阻碍,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或许可以为约束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提供一个崭新思路。本研究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抑制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共享审计师通过强化企业间的长久战略合作意愿以及提高经营风险对影子银行投资规模的敏感性这两个机制发挥其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影子银行化潜在成本较高、企业所处信息环境较差、审计师行业专长更强以及审计客户重要性较低的情况下,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从共享审计师角度丰富了影子银行治理路径的研究,为强化审计功能、防范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具有启示意义。
- 李世辉王诗丽殷敬伟
- 关键词:供应链治理
- 充分发挥审计职能 提高银行治理水平被引量:1
- 2023年
- 新时代十年,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在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如何加快拓展、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在提高组织治理水平、促进价值增值以及实现组织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咨询服务切入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立足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的根本目的,结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防控、管理提升、发展转型的需求,基于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查评价活动,找准咨询服务切入点,积极拓展审计咨询职能。
- 文娟
- 关键词:审计咨询银行治理审计职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战略性举措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 中小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C城商行的实践
-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风险频发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风险事件背后大多是由于公司治理失灵导致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而如何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中国中小商业银行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充...
- 夏开萍
-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股权管理治理架构
- 地方中小银行治理风险问题研究——基于内外部协同治理视角被引量:5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对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和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中小银行治理机制失灵引发的风险外溢、处置和防范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通过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完善推动中小银行深层次改革化险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点。以公司治理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小银行治理的特殊性和风险暴露特征,将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的缺陷以及二者之间缺乏有效协同作为主要风险源,在“风险源—风险偏好—行为选择—风险结果”的框架下分析了中小银行治理风险的传导机制,最后提出“内外兼修”“协同共治”优化完善中小银行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的政策思路。
- 刘任重李栋
- 关键词:地方中小银行协同治理
相关作者
- 曹廷求

- 作品数:164被引量:3,246H指数:3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公司治理 实证分析 银行治理 商业银行 上市公司
- 朱博文

- 作品数:15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银行治理 银行风险 银行
- 唐斌

- 作品数:53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兴业银行
- 研究主题:兴业银行 商业银行 赤道原则 社会责任 股份制商业银行
- 易志强

- 作品数:6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商业银行 银行治理 银行业绩 公司治理 业绩影响
- 李艳虹

- 作品数:31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证券市场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银行治理 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