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篇“ 铍针疗法“的相关文章
- 浅谈铍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 2024年
- 铍针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九针”的一种。当代医家黄荣发、董福慧、刘春山等,继承传统的铍针疗法,改进针具,创立了现代铍针疗法。其中,黄荣发恪守传统的针刺理论,以铍针针刺穴位,并辅以拔罐、按抚,创立铍针综合疗法。董福慧的“皮神经卡压”、刘春山的“解结”理论问世,将传统的铍针疗法与现代医学融会贯通。现代铍针在减张解压止痛、抑制致痛因子释放、影响肌电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该文梳理铍针疗法源流,总结了近现代铍针针具变革以及作用机理,为今后进一步扩大铍针治疗的适应症,进行规范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 万四妹张玉才解光宇
- 关键词:铍针筋伤
- 坦洛新联合铍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性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坦洛新与铍针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CP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坦洛新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坦洛新联合铍针疗法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5(CIPE-5)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CPS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TNF-α、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IEF-5评分、CIPE-5评分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坦洛新联合铍针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CP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性功能,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坦洛新治疗。
- 赵阳常富江刘惠明张楠单中杰
- 关键词:铍针疗法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坦洛新炎症因子
- 肌骨超声下中青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铍针疗法疗效评价
- 本研究运用中医经筋理论,针对中青年膝骨性关节炎开展经筋疗法诊疗研究。采用新铍针治疗膝痹病,以患处结筋病灶点为治疗研究对象,纳入60例,新铍针组30例,采用自身对照设计观察疗效,运用肌骨超声定位本病的结筋病灶点,观察了入组...
- 高庆霞刘春山刘菏婧吴洪杰
- 关键词:膝关节炎疗效评价
- 常见疾病的铍针疗法被引量:3
- 2017年
- 铍针是针对软组织高张力状态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设计研制的器具。铍针疗法是运用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铍针采用钛合金材料研制而成,常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具有疗效好、创口小、损伤小、无痛感等特点。1基本操作方法1.1定位触诊寻找压痛点.
- 雷仲民
- 关键词:铍针周围神经疾病感觉神经末梢松解粘连骨伤科疾病
- 铍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80例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枕下肌群、颈部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进行铍针松解治疗。松解部位主要为枕下肌群、颈后伸肌群、上背部及肩部肌群痛点等。治疗频率为每周1次,疗程为4次,患者第1次治疗前、第2次治疗结束后(第3次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经2个月随访,80例患者均完成本次治疗过程。本组病例临床治愈53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为66.25%,显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铍针疗法操作简便,对改善颈源性眩晕症状疗效确切,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许仕龙苏海涛王羽丰
- 关键词:铍针疗法颈源性眩晕
- 用铍针疗法治疗股骨大转子滑囊炎的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用铍针疗法治疗股骨大转子滑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股骨大转子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与对照组(n=34)。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铍针疗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用铍针疗法治疗股骨大转子滑囊炎的效果显著。
- 赵志鹏谷岩张旭黄桂荣
- 关键词:铍针疗法反阿是穴
- 小周天微铍针疗法
- 本书介绍了任、督二脉的循行、与经络、脏腑、五体等组织的关系及作用。小周天的循行、与任督二脉、经络、脏腑、五体等组织的关系,小周天的生理功能、治疗作用、诊断、取穴、取穴特点、病症。微铍针、员针的作用、特点、治疗方法、辅助疗...
- 李平华著
- 用铍针疗法治疗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疼痛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用铍针疗法治疗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疼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铍针治疗组(30例)和传统针刺治疗组(30例),为铍针治疗组患者进行铍针治疗,为传统针刺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在治疗两周后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试验组患者中,痊愈的患者有20例,显效的患者有8例,有效的患者有1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在对照组患者中,痊愈的患者有15例,显效的患者有6例,有效的患者有3例,无效的患者有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U=1.99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进行传统针刺治疗相比,为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疼痛患者进行铍针治疗的效果更优,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赵培刚韩建海张利平张旭黄桂荣
- 关键词:铍针激痛点疼痛疗效
- 铍针疗法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铍针疗法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颈肩痛患者予以铍针疗法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整形外科学会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06%。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后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4天与治疗前7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铍针疗法结合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 林强蔡杨庭苏国义王羽丰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铍针
- 镝铍针疗法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1600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镝铍针切开主管加支管引流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对1 60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探清内口后,应用镝铍针切开主管、炭化坏死主管管壁,支管开窗引流。结果 1 600例均一次性治愈,总治愈率100%。无1例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并发症。随访1 346例患者2-6年均无复发。结论运用镝铍针切开主管加支管引流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既能减轻手术切除瘘管管壁时创面过大对括约肌的损伤,又能避免挂线术时紧缩肛门括约肌所致肛门畸形,并能使主支管引流通畅,保持了肛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痛苦轻、愈后好,缩短了住院时间。
- 杨云
- 关键词:低位复杂性肛瘘
相关作者
- 雷仲民

- 作品数:81被引量:3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铍针 铍针治疗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腰椎 铍针疗法
- 董福慧

- 作品数:219被引量:1,46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折愈合 铍针 铍针治疗 D-半乳糖
- 顾力军

- 作品数:51被引量:6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铍针 膝骨关节炎 膝骨 骨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 赵志鹏

-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白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铍针 铍针疗法 反阿是穴 股骨大转子 滑囊炎
- 赵勇

- 作品数:159被引量:1,46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铍针 骨折 外固定器治疗 外固定器 膝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