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篇“ 钾释放“的相关文章
两性霉素B脂质体诱导红细胞释放的研究
两性霉素B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是目前治疗侵袭性真菌病最基本和最有效的一线药物,但是溶解性非常差、毒副作用较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出现增加了药物的溶解性,有效降低了肾毒性、血细胞毒性,并增加了药物透膜能力。两性霉素B脂...
马梦云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钾释放细胞毒性仿制药包封率
秸秆不同还田模式下磷释放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连续两年(2021—2022年)在吉林省四平市设置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测定覆盖(SM)和翻压(SB)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80)两种施氮水平下秸秆磷、释放率,旨在明确黑土区玉米秸秆磷、释放规律对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的响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田方式与施氮显著影响秸秆磷、释放,SB处理秸秆磷两年累积释放率平均为69.7%,显著高于SM处理的54.5%;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秸秆磷释放率提高了12.3%。SB处理秸秆两年累积释放率平均为95.6%,显著高于SM处理的94.2%;而施氮对秸秆累积释放影响同样显著,肥料氮素投入使秸秆累积释放率提高1.1%。通过对秸秆磷、替代潜力的估算,认为秸秆磷对磷肥(P2O5)替代潜力较低,为9.1 kg·hm^(-2);但秸秆肥(K_(2)O)替代潜力较高,为141.0 kg·hm^(-2)。两年间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但玉米穗粒数存在一定差异。SB处理玉米穗粒数为430粒·穗^(-1),显著高于SM处理的409粒·穗^(-1)。而施氮则明显促进了产量的形成,提高了玉米产量,与N0处理相比,两年玉米产量平均增加7707 kg·hm^(-2)。通过结合秸秆磷、养分释放综合分析,认为在黑土区充足氮素供应条件下以翻压方式进行秸秆还田,秸秆释放的磷、养分有利于穗粒的形成,从而保障产量稳定。
刘熙明王滢渺田洪涛任姿姿王少杰高强冯国忠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施氮玉米产量
释放材料
本公开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水热法、水热改性材料和干燥的水热改性材料。某些干燥的水热改性材料可以容易地释放离子物质,例如碱金属离子(K<Sup>+</Sup>、Na<Sup>+</Sup>)、硅酸盐和碱土金属离子(Mg<...
D·西塞里M·德奥利维拉A·阿拉诺尔D·陈T·C·克罗兹
矿物释放过程Na^(+)和NH_(4)^(+)的影响
2023年
研究阳离子盐溶液振荡平衡浸提条件下三种含矿物中释放及动力学模型,为矿活化和土壤素肥力的评价提供依据。以三种含矿物(黑云母、伊利石、蒙脱石)为研究对象,采用阳离子盐溶液(NH_(4)^(+)、Na^(+))进行振荡平衡浸提,分析阳离子对活化矿动态释过程的影响,研究矿物释放规律及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含矿物的非水溶性释放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黑云母>伊利石>蒙脱石。(2)不同浸提剂下释量表现为NH_(4)Cl>NaCl>H_(2) O,Na^(+)和NH_(4)^(+)较去离子水(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0.28~1.09倍和0.06~0.70倍。(3)释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表现为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缓。快速反应阶段的平均时间为32 h,释量占总释量的54.86%~80.50%。(4)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决定系数(R 2)为0.805~0.999,黑云母、伊利石的释放最优动力学模型均为一级动力学模型,蒙脱石释放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效果为一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Na^(+)能显著提高三种含矿物的累积吸附量,NH_(4)^(+)对伊利石累积吸附量的影响不显著;一级动力学模型是三种含矿物释的最优动力学模型。本研究可为阳离子活化含矿物及土壤素肥力的合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李明明赵楠杨军伟徐光志张丹叶田会周萍
关键词:含钾矿物阳离子动力学模型
烘焙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释放转化的研究
能源是保障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主体仍然是以煤炭为首的化石燃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生物质作为“绿色”的碳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烘焙是一种生物质预处理工艺,...
曹庆斯
关键词:生物质烘焙
文献传递
菌的分离筛选及对水稻田土壤释放研究
黑龙江省主要土壤类型有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及风沙土等。由于土壤类型不同,粘土矿物及化学组成不同,土壤素的形态及其固定与释放规律亦不相同,土壤素供应能力不同。而解菌能对硅铝酸盐矿物进行分解,把土壤中矿...
索雲凯
关键词:钾素形态含钾矿物
文献传递
菌对长石中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菌是指一类能够将土壤中难溶性的矿物转变为可溶态并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微生物。利用解菌溶解土壤中矿物是解决土壤缺问题的一种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这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刘晓玉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钾长石
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中硫、氯对生物质释放转化影响研究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持,目前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最大比重。由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污染性,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低熔点碱金属蒸汽,导致设备产生结渣...
方璐瑶
关键词:生物质
锰离子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土壤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外生菌根真菌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试验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Ld)作为供试菌株,以土壤作为培养基唯一源,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锰离子质量浓度下2株供试菌株活化土壤难溶性的能力与机理。结果显示,2株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量随锰离子质量浓度升高而减低,生长受到显著(P<0.05)抑制。在相同锰离子质量浓度下,菌株Pt的菌丝生物量均大于Ld,说明Pt的抗锰能力强于Ld。2株外生菌根真菌均分泌草酸和乙酸,培养基中的pH下降。同时,2株外生菌根真菌均能降低土壤中矿物结构的含量,并增加土壤中交换性含量,说明在锰离子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相关分析表明,培养液中草酸分泌量与土壤交换性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土壤矿物结构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培养基中的pH与土壤中交换性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推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的有机酸和氢离子有利于土壤难溶性的活化,其中草酸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由于有机酸和氢离子的分泌量不同,2株外生菌根真菌对土壤难溶性的活化能力存在差异。
张亮李玉婷许晓风
关键词:锰离子外生菌根真菌黄红壤
释放材料
本公开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水热法、水热改性材料和干燥的水热改性材料。某些干燥的水热改性材料可以容易地释放离子物质,例如碱金属离子(K<Sup>+</Sup>、Na<Sup>+</Sup>)、硅酸盐和碱土金属离子(Mg<...
D·西塞里M·德奥利维拉A·阿拉诺尔D·陈T·C·克罗兹

相关作者

高淑涛
作品数:16被引量:1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土 土壤水分 钾释放 南亚热带 母质发育
廖宗文
作品数:402被引量:4,052H指数:3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肥效 活化 磷矿粉 肥料 玉米
罗建新
作品数:74被引量:932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烤烟 植烟土壤 生长发育 烟草 施肥
李华兴
作品数:117被引量:1,956H指数:27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复混肥 生物有机肥 香蕉枯萎病 土壤微生物 水稻土
杨剑虹
作品数:44被引量:746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紫色水稻土 紫色土 稻田 紫色母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