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80篇“ 钢板内固定“的相关文章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评价
2025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85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抛币法分成对照组(常规固定,n=42)和研究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n=43)。对两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抑制,评分结果显示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抑制术后疼痛,对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白元元谢磊
关键词: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疼痛有效率
固定架与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探明闭合复位后外固定固定与切开复位后钢板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DRF)时的疗效优劣。方法检索公开数据库,如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7月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这两种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人工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对于最终纳入的研究,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与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术后影像学、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劣。结果共纳入20篇RCT文献,共计1845例患者,其中外固定架组928例,钢板固定组9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在在尺偏角(MD=-0.72,95%CI:-1.35~-0.10,P=0.02);尺骨变异(MD=0.80,95%CI:0.59~1.01,P<0.001);旋前(MD=-2.60,95%CI:-4.88~-0.31,P=0.03);视觉模拟量表评分(MD=0.10,95%CI:0.02~0.17,P=0.01);感染率(RR=5.18,95%CI:2.50~10.73,P<0.001)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而在掌倾角(MD=0.35,95%CI:-3.40~4.11,P=0.85);桡骨高度(MD=-0.50,95%CI:-1.26~0.27,P=0.21);握力(MD=-0.15,95%CI:-0.51~0.20,P=0.40);背伸(MD=-3.84,95%CI:-9.60~1.91,P=0.19);掌屈(MD=-2.12,95%CI:-6.47~2.24,P=0.34);旋后(MD=-3.22,95%CI:-6.46~0.02,P=0.05);桡偏(MD=-0.01,95%CI:-0.82~0.85,P=0.98);尺偏(MD=0.00,95%CI:-0.33~0.33,P=0.98);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MD=0.07,95%CI:-3.02~3.16,P=0.96);并发症总发生率(RR=1.10,95%CI:0.94~1.27,P=0.23);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发生率(RR=1.70,95%CI:0.96~3.03,P=0.07)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研究数据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在术后尺偏角的恢复、尺骨变异、旋前活动、以及感染率等方面优于外固定组,而在掌倾角、术后桡骨高度的减缩、握力的恢复、桡、尺偏或旋后等活动度以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总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
张玉衡赵月纯成永忠桑志成
关键词:肱骨骨折外固定器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MIPPO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固定术(OR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4、CRP、Cor、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ORIF治疗。
黄勇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四肢骨折应激指标
两种钢板固定治疗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57例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采用带袢钢板固定治疗)和对照组(31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采用Karlsson分级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观察组少(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6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Constant-Murley评分两组术后6个月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采用Karlsson分级标准评价疗效的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相比,带袢钢板固定治疗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出血量少,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周海兵罗志军张善征江开明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喙锁韧带
双侧钢板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研究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双侧钢板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 纳入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样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人。所有参与者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其中观察组采用双侧钢板固定方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单侧钢板固定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减轻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在Lysholm评分上高于对照组,而在VAS评分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双侧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加速骨折愈合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赵谦刘赛高宗春
关键词: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5年
探究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临床可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方式来实施治疗,更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且不易诱发术后并发症,可加强该手术方式在临床的应用。
胡益斌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早期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51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随访中未出现钢板断裂、变形和移位;8例出现并发症:3例关节僵硬,1例肩峰下撞击,2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愈合不良,1例切口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骨折均愈合,时间3~6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Neer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6个月均优于术后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临床疗效:优19例,良25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7%。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量、显著降低对骨折断端血运的影响,更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早期疗效满意。
翟磊邢洪博郑桂周吴翔李学东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骨折
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5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影像学指标(股胫角、翻角、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9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HSS评分评价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股胫角:末次随访时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角、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末次随访时两组均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胫骨平台,具有创伤较小、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的优势,更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章斌郭锦明刘俊严宏生阚晨缪荣荣章东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对患者手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微型钢板固定对其手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273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氏针固定,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握力和捏力,术前、术后3个月手指总主动屈曲度与生活质量,术前、术后7 d疼痛程度,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术后3个月,试验组握力、捏力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指总主动屈曲度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期间,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较之克氏针固定,微型钢板固定能促进掌指骨骨折患者手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并有助于降低其疼痛程度,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张庆王新宏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手功能
支架外固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固定作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各有利弊。系统评价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研制提供论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发表的关于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1)纳入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总样本量648例,外固定支架组328例,钢板固定组320例;(2)术后3个月,钢板固定组的背伸、掌屈、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术后12个月,钢板固定组的握力、掌倾角、掌屈、旋前和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钢板固定组在术后感染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其余结局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8项证据表明,在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上,外固定支架与切开钢板固定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其他因素钢板固定更胜一筹,但是对于一些高度严重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骨质较差、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以及软组织肿胀而无法进行切开手术的特殊患者,外固定支架才是首选。此次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另外需重视远期疗效、其他次要指标的观察,补充优化当前研究结果。
林晴刘峘成永忠姜俊杰李永耀李光耀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内固定

相关作者

周田华
作品数:268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治疗 阳离子脂质体 内固定 前路减压
汤逊
作品数:384被引量:71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治疗 脊髓损伤 内固定
徐永清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94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林月秋
作品数:380被引量:710H指数:14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治疗 脊柱融合术 骨延长 前路减压 无柄人工髋关节
潘险峰
作品数:155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融合术 前路减压 内固定治疗 钢板内固定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