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6篇“ 钙磷代谢异常“的相关文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各种代谢异常疾病诊治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025年
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各种代谢异常疾病时, 有几个关键点需要重视: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前要排除继发性因素;了解各种剂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特性, 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能预见到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后对机体代谢所带来的变化。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各种代谢异常疾病诊治中的上述几个关键问题进行阐述, 强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各种代谢异常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合理用药和注意事项, 以全局思维提高疾病诊治水平。
陶蓓孙立昊杨毓莹赵红燕刘建民
关键词:骨质疏松钙磷代谢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对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以黔南州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泛例组,每组各37例。泛例组实施HD治疗,研究组实施HP+H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Scr、PTH、BUN水平均低于泛例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代谢指标水平优于泛例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泛例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均低于泛例组(P<0.05)。研究发现,HP+HD治疗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PTH水平,改善患者代谢水平。
蒋红莲牟琳刘立云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肾衰竭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外周血NLR PLR HGB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异常和全因病死率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异常和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06例,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外周血NLR、PLR、HGB水平,分析NLR、PLR、HGB与血、血水平相关性;随访至2022年12月,以全因病死为终点事件,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外周血NLR、PLR、HGB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HGB对患者全因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异常组外周血NLR、PLR及血水平高于正常组,血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但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疾病、透析时间及外周血HGB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外周血NLR、PLR与血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HGB与血、血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病死组透析时间长于存活组,外周血NLR、PLR及血水平高于存活组,血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但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疾病及外周血HGB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LR、PLR预测患者全因病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CI:0.688~0.866)、0.781(95%CI:0.668~0.895)。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代谢异常与外周血NLR、PLR水平相关,且上述指标对患者全因病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梅吉本何静陈忠辉束长东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钙磷代谢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NLR、PLR、HGB水平与代谢异常和全因病死率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红蛋白(HGB)水平与代谢异常和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108例老年MHD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NLR、PLR、HGB水平、代谢情况。记录生存情况,根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NLR、PLR、HGB水平与代谢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老年MHD患者死亡35例,存活73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0.42%、76.15%,两组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264,P=0.039),存活组透析时间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NLR、PLR值均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HG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组血值高于死亡组,血乘积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NLR、PLR与血呈负相关,与血乘积呈正相关,外周血HGB水平与血呈正相关,与血乘积呈负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R、血、血乘积为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NLR、PLR及代谢水平与老年MHD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
李君华
关键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6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代谢异常发生情况,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156例MHD患者的代谢异常发生率为37.1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透析时间≥2年、 GFR<60 mL/min、有糖尿病史为MHD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透析时间≥2年、 GFR<60 mL/min、有糖尿病史为MHD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对上述危险因素重点关注并予以针对性干预。
王国宇谭允王亚茹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异常影响因素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龙岩市博爱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1例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6)和B组(n=45),B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肾功能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肌酐(Scr)、尿酸(UA)]、代谢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前,两组β_(2)-MG、Scr、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β_(2)-MG、Scr、U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血水平高于B组,血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达标率(80.43%)、血达标率(65.22%)高于B组(55.56%、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TH达标率(52.17%)高于B组(2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肾衰竭伴代谢异常患者的肾功能,维持代谢平衡,降低PTH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黄荣辉
关键词:肾衰竭钙磷代谢异常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炎症反应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代谢异常临床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分析在临床上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干预后取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老年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组30例。比较分析代谢指标、生活质量、疾病疗效、不良反应、疾病疼痛程度等。结果观察组血、血、血肌酐、尿素氮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经积极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将改善患者疾病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提升对老年尿毒症的治疗成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代谢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潘珺徐宝茹谢爱伟
关键词:老年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钙磷代谢异常疗效评估
血液透析患者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代谢异常发生率,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36例出现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0.00%(36/60);代谢异常者年龄>50岁、透析时间≥4年占比高于代谢正常者,血液透析前尿素水平高于代谢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透析时间≥4年、血液透析前尿素水平高是血液透析患者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50岁、透析时间≥4年、血液透析前尿素水平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自身情况,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如低蛋白饮食、提高透析清除率等。
刘风邱明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钙磷代谢异常尿酸血白蛋白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代谢异常的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代谢异常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代谢指标、炎症因子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的甲状旁腺素、血、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个月后的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代谢异常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病症,还能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伟肖萍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老年尿毒症钙磷代谢异常血钙甲状旁腺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惠东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血清、血清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达标组52例,不达标组48例;不达标组患者的年龄≥70岁,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行透析时间≥2年的占比高于达标组,血肌肝(Scr)水平高于达标组,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低于达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BMI≥24 kg·m^(-2),行透析时间≥2年,GFR<2.03 mL·min^(-1)是导致患者代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BMI≥24 kg·m^(-2),行透析时间≥2年,GFR<2.03 mL·min^(-1)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代谢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患者开展治疗时应对以上指标予以关注。
陈斯韵魏晓萍
关键词: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异常

相关作者

倪兆慧
作品数:850被引量:3,98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腹膜透析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解汝娟
作品数:150被引量:477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腹膜透析 糖尿病肾病 糖皮质激素 慢性肾脏病
邹春波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莫索尼定 贝那普利 交感神经 肿瘤坏死因子-Α 阿霉素肾病
洪虹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研究主题:低钙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碳酸钙
向伟
作品数:188被引量:963H指数:15
供职机构:海南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儿童 载脂蛋白E 维生素D 冠心病 维生素D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