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19篇“ 针法“的相关文章
- 调心安神针法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经验
- 2025年
- 心律失常是由心脏电生理活动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异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心律失常的病机为心气虚损、痰瘀互结、心神失养,治以调心安神。本团队根据心主神明理论,结合心之生理病理特点及形气神一体观,创立调心安神针法,取穴灵台、神道、内关、百会,从调气、调形、调神论治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结合临床病例对应用调心安神针法治疗心律失常的辨治思路进行介绍。
- 李明妍郭丽崔华峰徐敏郑渝凡王锐
- 关键词:心律失常
- 特色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会造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诸多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治疗主要以中药和针刺为主,特色针刺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近些年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笔者对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各种特色针法进行归纳整理,包含舌针、眼针、头针、项针等,以期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提供参考。
- 张宏楠彭建东
-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
- 传统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随着寿命的延长和肥胖人群比例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传统针灸疗法对缓解膝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活动有明显效果。通过查阅文献,将传统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分为《内经》针刺手法、《金针赋》针刺手法两个方面,总结了近10年内传统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作用机制,整理发现传统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以后的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操作方法。
- 刘红杏余洋彭玺肖悦潘利锋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传统针法针灸
- 运动针法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 2025年
-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颈型颈椎病的病因,评估“运动针法”对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比较传统针法、运动针法对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运动针法较传统针刺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论证运动针法对于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张沁李秋莹何江华雷盼琪罗国旺
- 关键词:运动针法颈型颈椎病
- 巨刺运动针法治疗急性落枕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巨刺运动针法治疗急性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巨刺运动针法组(32例,脱落2例)与局部常规针刺组(32例,脱落2例),两组分别采用巨刺“后溪-申脉”配合运动针法或患侧局部取穴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3次为1疗程。记录治疗前、治疗1次及3次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颈部活动评分量表(CV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巨刺运动针法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局部常规针刺组(P<0.01);CVM、NDI评分优于局部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M、ND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刺运动针法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局部常规针刺组90%(P<0.01)。结论巨刺“后溪-申脉”配合运动针法治疗急性落枕可快速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颈椎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局部常规针刺法。
- 刘华英万小曼吴松
- 关键词:落枕巨刺运动针法后溪申脉
- 融合针法治疗经筋痹痛的针刺深度分析
- 2025年
- 经筋痹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表现为身体各处关节、肌肉、筋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酸、麻、胀、痛,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睡眠、情绪,甚至导致关节炎、筋膜炎等。融合针法是经筋痹痛的常用针法体系,将各种特色针法融为一体。该文从疾病病位、筋结和压力点多维性、融合针法的多元性等多角度探析融合针法的针刺深度,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陈莹黄新峰张震陈守强
- 国医大师孙申田运动针法临床经验撷英
- 2025年
- 运动针法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在行针过程中,嘱患者做对抗性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孙申田教授运用运动针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及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效果显著。孙教授运动针法头部取穴是在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基础上进行选择,其取穴实质为大脑功能定位区在头皮表面的投影。面部和肢体取穴是在经络辨证基础上,循经远道取穴,选择经络循行路线上相对首尾位置的腧穴。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是运动针法头皮针起效的保障,同时,注重医患配合,即针刺效应与运动效应的结合。并结合临床验案阐述孙教授运用运动针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及运动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经验。
- 王玉琳沈江彭婉莹张心璞张亚珂刘佳张钰
- 关键词:运动针法名医经验
- 调气行血针法治疗腱鞘炎医案1则
- 2025年
-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腱周围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手部和腕部,表现为腱鞘部位的疼痛、肿胀、僵硬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其病因多样,包括长期重复性手部动作导致的机械性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解剖结构异常或感染等因素^([1])。临床症状典型,特别是在活动受影响的手指或手腕时疼痛加剧,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感到僵硬,且活动范围受限。诊断通常基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线摄片检查排除骨折、超声波检查识别腱鞘积液或增厚、MRI进一步确认软组织情况。治疗方法多样,以减轻疼痛、消除炎症和恢复功能为目标,包括休息、冷敷/热敷、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支具固定等保守措施,严重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2])。
- 杨韵蓉管华宗李梅玲
- 关键词:腱鞘炎针灸针法医案
- 烧山火针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 2025年
- 烧山火针法,一种复式补泻手法,中医传统针刺手法之一,临床疗效显著。历代中医多运用烧山火针法于顽麻冷痹类病症,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各家结合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施针手法以及主治病症等方面各有见解。本文章旨在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烧山火针法的临床研究文献,了解烧山火针法的使用范畴,归纳近年来医家在各系病症中对烧山火针法的使用,从施针手法、配穴、针药配合或针灸结合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与方向。
- 陈莹莹
- 关键词:手针烧山火
- 运动针法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2025年
- 基于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中医理论,对普通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浮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进行综述。综合分析认为运动针法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浮针配合运动疗法对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佳。在此基础上,发现并讨论当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 冯倩王忠兰鲁红燕杨恂
- 关键词:中风运动针法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 方晓丽

- 作品数:130被引量:690H指数:18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温通针法 针法治疗 郑氏 热补针法 针法
- 韩景献

- 作品数:411被引量:2,463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治疗 三焦针法 三焦气化 老年性痴呆
- 张智龙

- 作品数:252被引量:1,750H指数:25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调理脾胃针法 针刺 针刺治疗
- 王富春

- 作品数:491被引量:2,351H指数:24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针灸 穴位贴敷 针刺 针灸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
- 范郁山

- 作品数:282被引量:1,08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灸 浅刺针法 针灸治疗 针刺 壮医药线点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