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篇“ 针叶小爪螨“的相关文章
生物源农药防治青海云杉针叶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利用甲维盐微乳剂、阿维菌素乳油2种生物源药剂和有机硅混配来防治针叶(Oligonychus piceae)。药剂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甲维盐微乳剂和阿维菌素乳油对针叶均有一定杀虫效果,单一药剂中,5%阿维菌素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和防效率分别为79.79%和76.25%,其次为1.8%阿维菌素和3%甲维盐;组合药剂中,5%阿维菌素1000倍液加有机硅5000倍药剂组合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94.12%和93.09%,其次为1.8%阿维菌1000液加有机硅5000倍液药剂组合和3%甲维盐1000倍液加有机硅5000倍液药剂组合。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1000倍液加有机硅5000液药剂组合能有效控制针叶发生危害,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代志浩郭昕刘瑞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生物源农药
针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原有生态平衡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的频繁调用,使不少原属次要地位的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据调查,内蒙古呼包鄂等地的油松、柏树、杜松等大量发生林业虫害,为害种类包括针叶、油松毛虫、松黄叶蜂、松纵坑切梢蠹等,尽管使用各种农药防治,但虫害频发,严重影响着苗木的成林、成材,威胁着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常飞赵巍杨丽文次国鑫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林业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油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松黄叶蜂
燕山地区板栗针叶的重发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被引量:1
2021年
1为害症状板栗针叶以若、成在叶片正面吸食汁液,尤其集中在叶脉两侧,被害叶沿叶脉失绿,呈现灰白色枯斑。严重时每叶片的虫口密度达上百头,甚至上千头,使叶片全部失绿,变为黄白色至灰白色,直至全叶变褐枯干,似火燎状,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为害特点:一是危害新长出的幼嫩叶片,二是主要在叶子正面为害,三是从树冠中上部中央部位开始危害,继之扩散全树。
温素卿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早期落叶为害症状幼嫩叶片枯斑
燕山地区板栗针叶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0年
河北燕山山区长城沿线的迁西、兴隆、遵化、宽城、迁安等县市是著名的京东板栗产区,也是我国板栗的三大集中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板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病虫害发生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板栗针叶又称板栗红蜘蛛,是板栗常发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危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更是暴发成灾。据2016年在唐山市板栗区调查,全市7.6万公顷板栗园普遍发生,株受害率达100%,叶片被害率在80%以上。
温素卿孟树标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板栗栽培京东板栗被害率受害率重发原因
基于28S rDNA分析板栗和杉木上针叶物种分化原因
2019年
【目的】我国经济林树种板栗和杉木上的重要害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针叶,但针叶的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且生殖隔离并非由地理隔离和能调控寄主生殖的内共生菌引起,似乎二者已分化为2个独立的种。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其成种原因,丰富物种形成理论。【方法】从之前做杂交试验时所采集的针叶板栗和杉木种群中各随机取3头雌成,提取单头雌成的总DNA,使用根据其他28S rDNA两端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28S rDNA,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比较2种群的28S rDNA序列,并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属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两种群分化原因。【结果】每个种群的3个个体的2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无种群内变异。2种群的28S rDNA序列一致性为98. 3%,遗传距离为1. 7%。在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的属系统发育树上,浙江杉木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柳杉上的本岛亲缘关系最近,山东板栗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栗上的栗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板栗和杉木上的叶并非由同一种叶因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分化而成,很可能是2个独立的物种。
尹淑艳李波李波周成刚谢丽霞张卫光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RDNA物种分化
板栗针叶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2018年
以板栗针叶为试虫,采用PCR扩增法,应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特异引物对我国部分板栗产区(北京密云南达峪村、山东泰安赵峪村与山东临沂柳条峪村)板栗园针叶进行了检测,以期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检疫鉴定针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北京密云南达峪村与山东泰安赵峪村板栗园针叶体内扩增出593bp Wolbachia的wsp基因;在山东临沂柳条峪村板栗园针叶体内未检测到Wolbachia特征基因片段。利用所测序列和其它已发表的序列建立系统树,发现针叶体内Wolbachia属于B大组的Epo组。
王吉腾赵世恒徐丽颜显辉王萍王春鹏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WOLBACHIAWSP基因
针叶不同种群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的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针叶的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间存在生殖不亲和,而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能引起宿主的胞质不亲和等生殖异常现象,明确Wolbachia和Cardinium在针叶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研究其在该种群分化中的可能作用及其对该的生殖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单头雌成的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Wolbachia的wsp基因和Cardinium的16S rRNA基因的部分片段,将电泳检测为阳性的PCR产物纯化、测序,以确定所得产物是否为目的基因产物,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针叶的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均无Wolbachia和Cardinium感染。所检测的12个针叶种群中,Wolbachia和Cardinium的感染率分别是0和8.3%。Cardinium仅在河北麻栎种群中检测到,但种群内感染率较高,为66.7%。感染针叶的Cardinium与感染二斑叶的Cardinium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我国针叶中Wolbachia的感染率可能极低,该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间的生殖不亲合与Wolbachia和Cardinium无关。
孙菲杨春红李波郑金柱周成刚谢丽霞尹淑艳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种群分化WOLBACHIACARDINIUM
应用阿维菌素防治针叶效果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该研究通过开展阿维菌素防治板栗针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阿维菌素对针叶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采用稀释1 500~2 000倍液喷雾的经济成本最低,防治效果最好。
郑安平孙国山
关键词:阿维菌素板栗针叶小爪螨
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对针叶种群分化的影响
我国用材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经济林树种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上的重要害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叶针叶Oligonychus ununguis,但前期研究发现,...
孙菲
关键词:针叶小爪螨内共生菌种群分化生殖调控
两种杀虫剂防治针叶药效试验
2014年
本实验对针叶的药剂防治进行研究,发现啶虫脒对该防效最好,3%啶虫脒乳油1000倍、1500倍和2500倍液对其防效分别为92.1%、90.3%和87.1%;25%噻虫嗪悬浮剂效果次之,3000倍、5000倍和10000倍防效分别为87.6%、84.2%和71.3%;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效较差,仅为68.6%。
朱强李仕东冯磊
关键词:杀虫剂针叶小爪螨药效试验

相关作者

孙绪艮
作品数:114被引量:946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生物学特性 抗寒性 害虫 叶螨
尹淑艳
作品数:49被引量:278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 天敌 捕食作用
周成刚
作品数:93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载药量 防治松材线虫 生物学特性 松墨天牛
张小娣
作品数:19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害虫 空间分布型 东方盔蚧 滞育
刘玉美
作品数:14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针叶小爪螨 害虫 叶螨 虫害 有效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