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针刺深度“的相关文章
不同针刺深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针刺穴位对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DPN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浅刺组(31例)、中刺组(31例)、深刺组(31例)。3组分别行“天”“地”“人”针刺穴位治疗,即浅刺组浅刺、中刺组中刺、深刺组深刺。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量表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葡萄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统计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浅刺组总有效率61.29%,中刺组总有效率77.42%,深刺组总有效率96.77%,3组疗效比较深刺组>中刺组>浅刺组(P<0.05)。3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SNVC和MNC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3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SNVC和MNCV比较,深刺组>中刺组>浅刺组(P<0.05)。3组治疗后MDNS、TCSS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3组治疗后得分比较,深刺组<中刺组<浅刺组(P<0.05)。3组治疗后血糖指标FPG、2 hPG、HbA_(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3组治疗后比较,深刺组<中刺组<浅刺组(P<0.05)。3组治疗后MCP-1、IL-6、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3组治疗后比较,深刺组<中刺组<浅刺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穴位用于DPN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疗效和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糖水平和炎性反应情况,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雷翰霖邓奕辉蔡昱哲赵锋曹东波
关键词:针刺穴位针刺深度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以解剖结构为基础探讨腹部腧穴针刺深度
2025年
腹部腧穴的针刺深度尚未形成公认的操作标准,缺乏规范化,不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广应用。因个体化差异的因素,以国际计量单位作为衡量标准会影响临床疗效,同时存在安全隐患。腹部腧穴针刺深度的古代文献记载不一、现代研究分歧较大,腹部腧穴针刺深度缺乏标准化的原因主要有:针刺深度计量单位缺乏标准化,针刺深度的安全性缺乏统一认识。针刺深度以腹部解剖结构为基础,腹部腧穴的浅刺以针尖刺入脂肪层作为判断标准,深刺以针尖刺入腹肌层作为判断标准,为临床针刺操作标准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姚昊杨敏朱力立孙元杰刘志顺
关键词:针刺
次髎穴断面影像解剖及针刺深度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磁共振影像技术探讨次髎穴的解剖结构及其针刺深度,为临床针刺操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以41名成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影像技术采集次髎穴断面图像,明确解剖结构并测量针刺深度,分析针刺深度与性别、身高、体质量及体重指数(BMI)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次髎穴断面影像解剖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第2骶后孔,与大体标本解剖的观察结果一致。左右次髎穴的针刺深度分别为(4.1±1.0)cm和(4.1±0.9)cm,针刺深度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体型相关,体质量和BMI越大,其针刺深度值越大。结论:磁共振断面影像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次髎穴的解剖结构、层次和毗邻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次髎穴的解剖结构以及进针深度和角度,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针刺操作。
胡锦波王顺梅王斌
关键词:次髎穴位针刺
融合针法治疗经筋痹痛的针刺深度分析
2025年
经筋痹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表现为身体各处关节、肌肉、筋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酸、麻、胀、痛,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睡眠、情绪,甚至导致关节炎、筋膜炎等。融合针法是经筋痹痛的常用针法体系,将各种特色针法融为一体。该文从疾病病位、筋结和压力点多维性、融合针法的多元性等多角度探析融合针法的针刺深度,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陈莹黄新峰张震陈守强
《内经》结合现代文献谈颈椎病针刺深度、频次、留针时间及排布
2024年
从《素问·痹论》及《素问·举痛论》两篇分析颈椎病病因病机,并根据颈椎病病因病机、相关经脉、患病人群特点等,从《内经》内容及现代相关文献,总结出颈椎病治疗应当重视浅刺针法,重视留针治疗,还应注意不宜连续针刺次数过多,且应灵活运用针刺排布,以增强疗效。
赵一平林睿莫亚茹黄亮亮贺煜竣张卉范郁山
关键词:颈椎病针刺深度留针时间《黄帝内经》
基于高频超声评价不同针刺深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深度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超声成像下积液、软骨厚度与滑膜的影响。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西药组与浅刺组,每组30例。常规针刺针刺深度为15-30 mm,进针后捻转片刻,以有酸麻胀触电感为佳;浅刺组直刺2 mm,进针后不进行手法操作。以上两组取穴相同,均留针20 min,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一次2粒,每日3次。三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进行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通过膝关节超声观察膝关节软骨、滑膜和关节积液的变化。治疗8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针刺组和浅刺组积液和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西药组积液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常规针刺组滑膜厚度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三组软骨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三组WOMAC(疼痛、僵硬、功能)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常规针刺组WOMAC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西药组和浅刺组(P<0.05);常规针刺组VAS评分均低于浅刺组(P<0.05)。治疗8周后,常规针刺组WOMAC中僵硬及功能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口服西药和浅刺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僵硬及膝关节功能活动。常规针刺缓解膝关节疼痛疗效最佳,治疗8周后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最佳。常规针刺和浅刺均能明显减轻膝关节滑膜厚度;三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关节积液,常规针刺和浅刺疗效更佳。
崔雨洁琪丽妲李媛媛李月馨李源胡慧李华
关键词:针刺深度超声评价视觉模拟量表
环跳穴针刺深度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环跳穴不同针刺深度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5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刺组(75例)和浅刺组(75例)。深刺组采用芒针深刺环跳穴治疗,浅刺组采用毫针针刺环跳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分、肌力评分和患侧膝踝反射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深刺组治愈率高于浅刺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JOA腰椎评分、肌力评分和患侧膝踝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深刺组VAS评分均低于浅刺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和随访时,深刺组JOA腰椎评分和肌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跳穴深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浅刺,可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肌力。
赵敏石向东周鹤腾郑敏
关键词:针刺深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
基于CT定位针刺曲骨穴至膀胱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针刺深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CT定位测量针刺曲骨穴至膀胱壁的针刺深度,探究体质量指数、两侧髂前上棘间距离、腰围、臀围、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对针刺深度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的患者31例,测量患者的臀围、体质量指数、腰围、两侧髂前上棘间距离、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以及CT定位下针刺曲骨穴至膀胱壁的深度等临床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针刺深度拟合效果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针刺曲骨穴至膀胱壁的针刺深度(Depth,cm)=0.885×臀围-0.218×膀胱残余尿量-0.153×前列腺体积-13.719,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37,P<0.01)。结论:针刺曲骨穴至膀胱壁的针刺深度与臀围、膀胱残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拟合效果最好,臀围对针刺深度影响最大。
吕璞国文豪张睿俊张腾陆永辉
关键词:曲骨穴良性前列腺增生针刺深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种调节针刺深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针刺深度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调节针刺深度装置,包括握壳,所述握壳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螺...
刘骏梁金英
一种调节针刺深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针刺深度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位移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针刺深度并固定针刺入的角度。该调节针刺深度装置,通过在位移座上设置与位移座螺纹连接的旋转座,使得...
王未寒 潘波

相关作者

严振国
作品数:154被引量:1,23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穴位 电针 针刺 脊髓损伤 可视化研究
张建华
作品数:53被引量:39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穴位 针刺深度 危险穴位 针刺安全深度 解剖学
李晓陵
作品数:164被引量:893H指数:1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FMRI MRI
程为平
作品数:274被引量:1,293H指数:17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癫痫 针灸 血流动力学 健康青年
陆永辉
作品数:62被引量:35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疗法 针灸疗法 针刺深度 曲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