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9篇“ 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文章
金融生态环境的结构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5年
系统评估金融生态环境对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驱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体现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指标信息重复现象严重、指标体系缺乏通用性且应用范围小、缺乏有效动态评估和反映时空特征的相关指标等不足,重新设计体现区域差异、反映时空特征和具备预警功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刻不容缓。由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环境的总和,是金融运行外部环境与基础条件的统一,因而其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循针对性、适用性、相关性和客观性等原则,基本结构应该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基础、金融发展、信用环境和政府行为五个维度。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维度广、指标多、信息量大,对于全面了解区域金融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其评估结果能够及时发现金融运行堵点和风险引发因素,可以较好地发挥金融监测和风险预警功能,应该得到广泛的探索和应用。
许涤龙欧阳胜银陈双莲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债务融资与投资不足——基于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2025年
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投资行为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还关系到企业价值的实现。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相较于投资过度,投资不足问题更为突出。如何缓解投资不足已成为中小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债务融资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债务融资能够缓解中小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从债务融资来源看,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都能缓解投资不足;从债务融资期限看,长期负债不能缓解投资不足,短期负债能够改善企业投资不足。第二,无论在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区域,还是在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区域,商业信用和短期借款都能缓解中小民营企业投资不足,而长期借款均不能缓解投资不足。
康永恪王昕昕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债务融资
金融生态环境:理论演进与内在逻辑
2025年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渗透推动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使之成为金融及相关领域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现有金融生态环境理论在应对新经济现象和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滞后性,难以满足当前实践需求。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以金融生态环境理论演进为主线,构建了一套“基础理论→多维剖析→机制阐释→方法体系”的理论框架。首先,系统梳理了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起源与发展脉络,明确其不同阶段的内涵。其次,深入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的资源分配、风险缓释、信息共享与信用等机制,揭示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基于理论演进和数字经济需求,提出了适用于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的系统化方法体系,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良张金辉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理论演进
长三角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制造业产业债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本文从行业角度出发,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22年发生过违约行为的产业债发行企业,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产业债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制造业企业的违约风险呈现下降趋势;评估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维度中,经济基础对产业债违约起促进作用,其他三个维度都起抑制债券违约风险的作用;政府治理能力与金融发展的协同作用会加大对产业债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会削弱经济基础对债券违约风险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得到对制造行业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发展方向的启示。
刘雨商文莉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违约风险制造业违约事件
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影响分析
2025年
构建和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的品质直接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速度和质量,是企业能否持续创新、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本文从资金支持效率、政策环境稳定性、市场环境成熟度、创新环境活力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政府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王菲梁博
关键词:企业成长性
基于农户视角的河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村数据,从农户视角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消费群体因素对河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强度大于外部环境因素,且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提出通过构建完善河北省农村产业链,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济实体的能力,并提高农村金融消费主体的教育水平的优化路径,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服务。
周爱玲周爱玲张丽君
关键词:农户视角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20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625家上市企业相关研究数据,考察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人才资源集聚、政府治理水平和金融发展程度均能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非中心城市、初期创立阶段、强竞争力行业与高技术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受金融生态环境的驱动效应更强。据此,可以通过打造金融生态产业集聚地、推动多主体金融生态服务落地、发挥企业绿色标杆引领作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周永新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金融发展程度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则是金融发展状况的关键所在,只有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保证金融的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
夏奎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对碳减排的影响
2024年
基于2007—2019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限效应模型、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实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对碳减排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碳减排效应,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的碳减排效应具有门限效应与区域异质性;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碳减排效应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在中部地区的碳减排效应强于东部地区,但在西部地区减排效应不显著。鉴于此,针对性地提升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水平,不仅对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周春应白娅婷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碳减排能源消费结构
金融生态环境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影响到了全球气候的稳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正面临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
白娅婷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碳排放技术创新能源消费结构

相关作者

周业樑
作品数:36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政府
研究主题: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业 金融运行报告 金融服务水平 产能过剩
杨毅
作品数:80被引量:34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融资约束 中小企业 供应链金融 银行贷款 金融生态环境
申韬
作品数:108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金融合作 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 经济增长
黄林东
作品数:7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金融生态环境 资本配置效率 洼地效应 生态环境质量 地级市
马经
作品数:74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金融强省 辖区 金融监管 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