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8篇“ 金融地理“的相关文章
- 农村金融地理供给与数字供给的错位竞合研究
- 2025年
- 农村金融地理供给与数字供给之间存在发展错位,是优化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体系不能忽视的前提事实。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结构金融学视角,对两类供给方式的互动关系进一步辩识和讨论,可以明确农村金融地理供给仍然存在满足差异性金融需求、与金融数字供给方式错位发展的共存必要性。两类供给方式之间不应是观点之争中“非此即彼”或“同质同优”的关系,基于错位事实构建良性的竞合关系方是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体系的适宜选择。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设计能够平衡“错位→竞争→合作”关系的功能提升策略、市场竞争机制和双向合作模式,旨在夯实中国农村金融“总量扩张”的“结构支撑”能力,提升农村金融供给结构的服务质效。
- 李海央张林
- 关键词:农村金融
- 民间金融地理聚集与银行信贷风险缓释——来自机构地理分布数据的微观证据
- 2024年
- 基于银行网点分布数据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工商注册登记数据,构建地理结构层面的民间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此研究民间金融机构围绕银行的聚集分布会如何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发现,民间金融机构的地理聚集能够缓释银行信贷风险,即银行周围分布的民间金融机构数量越多、资本规模越大,银行信贷风险会越小;银行信贷风险缓释的有效性依赖于银行贷款结构和地理距离,银行贷款业务中更多的小微贷款占比、民间金融机构和银行之间更近的地理距离能够疏通民间金融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银行竞争力较弱且金融监管更严格时,民间金融能发挥更有效的风险缓释作用。基于此,应加大对民间金融的政策支持,鼓励民间金融与银行共生发展;制定监管条例以严格约束民间金融的业务边界;建立民间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
- 苏帆许超
- 关键词:民间金融银行信贷风险
- 数字金融、传统金融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金融地理空间演进视角
- 2024年
- 论文利用中国八大城市群139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金融地理空间演进视角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传统金融驱动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金融总指数和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均对城市群TFP增长产生强劲且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数字金融总指数和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均能通过缓解金融集聚程度驱动城市群TFP提升;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对城市群TFP增长的空间效应方向和强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地理距离因素影响下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易于形成相互促进的耦合协同效应,经济距离因素影响下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易于产生相互竞争的替代补充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技术性升级和延续性创新,能够重塑以金融集聚为核心特征的金融地理空间格局,但其依然对传统金融供给及其金融地理结构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性。
- 蔺鹏孟娜娜
- 关键词:数字金融传统金融城市群
- 金融可得性与碳排放——来自金融地理结构的宏观与微观证据被引量:18
- 2024年
- 从金融可得性视角探究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金融分支机构地理信息,构造县域范围以及企业邻近一定距离范围内金融可得性指标,结合县域二氧化碳排放栅格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从县域和企业两个角度研究提升金融可得性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金融可得性每提升1%,县域二氧化碳浓度下降4.1%;同时,在工业企业邻近5~15公里范围内,金融可得性每提升1%,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4%~5.4%。该结论通过了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考虑其他政策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地区、民营企业以及较大规模企业中,金融可得性的碳减排效应更为突出。机制分析发现,提升县域金融可得性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并增加县域专利发明数量;提升企业金融可得性可以促进企业能源结构清洁化、增加企业绿色专利发明数量以及减少重污染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提升金融可得性可以缓解县域间碳排放的横向差异。
- 王守坤范文诚
- 关键词:碳排放结构优化
- 金融地理扩张与中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变迁
- 2024年
- 金融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张具有资本偏向的特征,导致企业要素投入的非对称分化,产生资本-劳动比的提升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本文从企业相对要素禀赋变化的角度,考察金融地理扩张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在企业周边5千米和10千米范围内,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金融地理扩张不利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且这种影响效应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衰减特征。金融地理扩张提升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从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反向影响。具体来看,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地理扩张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地理扩张抑制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且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作用并未呈现出空间衰减特征。金融地理扩张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对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影响因素,对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卞元超白俊红
- 关键词:银行分支机构劳动收入份额
- 金融地理结构与制造业智能升级--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 张禧莹
- 国内普惠金融研究的热点演化与展望——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普惠金融对降低贫困和促进发展成果分享具有重要意义,是国际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论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3421篇核心期刊论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热点演化,结果表明:(1)学术成果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加速增长3个阶段,研究热点经由金融排斥、普惠金融到数字普惠金融的演化,其中农村、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发展效应是各阶段的共同关注;(2)国内普惠金融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包容性、开放性,多学科的参与推动着普惠金融研究的蓬勃发展,在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不同学科又有各自的关注点;(3)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过程、地方普惠金融发展的文化经济因素与关系网络、普惠金融的发展效应、金融科技的空间性及其潜在影响等未来研究议题。
- 彭宝玉张博孙威
-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普惠金融金融排斥
- 地理禀赋、营商环境与外国证券投资——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全球外国证券投资(FPI)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空间集聚特征,地理禀赋和营商环境制度变迁是驱动这一重要国际金融现象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证券交易的地理根植性逻辑,以空间杜宾模型和2005—2020年全球90个国家(地区)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理禀赋对FPI的影响及其营商环境作用渠道。研究发现:(1)FPI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2)各维度地理禀赋对FPI具有不同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促进东道国及其邻国的FPI流入;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东道国吸引FPI,但对邻国具有抑制作用;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东道国及邻国的FPI均产生负向影响,以此反驳了“地理终结”的观点。(3)渠道检验表明,东道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助于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进而吸引FPI,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阻碍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对FPI的吸引力,从而论证了“地理禀赋—营商环境—FPI”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为政府依托地理禀赋优化营商环境,从而吸引长期证券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 王勇文仪琳
- 关键词:营商环境外国证券投资
- 地理禀赋、营商环境与外国证券投资 ——基于金融地理学的空间计量分析
- 着力吸引并有效利用外国证券投资(FPI)是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现有关于FPI驱动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制度和经济两方面,但对FPI背离分散化配置原则的非均衡性空间分布现象关注不足,且对地理和制度驱动因素间层次的...
- 文仪琳
- 关键词:营商环境外国证券投资金融地理空间计量模型
- 金融地理可及性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融资成本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被引量:5
- 2023年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与“效”,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是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政策议题,而劳动收入份额是反映初次收入分配的关键指标。本文从融资成本与人力资本结构变动双重视角考察金融地理可及性(企业周边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和2007—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地理可及性的提高促进了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融资成本下降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金融地理可及性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作用渠道。金融地理可及性的提高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这在激励企业增加资本投入的同时,也促使企业雇佣更多高技能劳动力,相应减少了低技能劳动力雇佣规模,且前者主导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此外,金融地理可及性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企业特征、行业特征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而表现出明显异质性。本文从银企地理邻近视角为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新的证据,对理解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决定因素、探寻金融赋能收入分配格局优化的政策着力点具有启示意义。
- 李朝前沈悦姚树洁姚树洁
-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融资成本人力资本结构
相关作者
- 彭宝玉

- 作品数:44被引量:4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金融地理学 区域经济 影响因素 金融地理 中国银行业
- 田霖

- 作品数:100被引量:1,106H指数:1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包容 金融排斥 区域金融 金融地理学 金融协调
- 金雪军

- 作品数:305被引量:2,752H指数:2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证券市场 实证研究 金融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
- 李小建

- 作品数:334被引量:6,225H指数:48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农户 经济地理学 影响因素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 高建华

- 作品数:103被引量:82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中原城市群 产业结构 土地利用 城市化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