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00篇“ 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文章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025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而经济体制改革正是这一改革蓝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强烈信号。在此背景下,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给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江西方案,其中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等作出具体部署。
汪洋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监管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实体经济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
2025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金融强国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要求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撰写一组文章,分别从创新科技金融体制、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普惠金融实现路径、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数字金融举措五个方面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牟玲玲周稳海周稳海王重润黄晓霞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董昀
2025年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这些部署既同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董昀。
朱广娇
关键词:金融强国中国式现代化
建立信贷投资风险保障机制浅析金融体制改革探讨
2025年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也正在面临较大的竞争,银行属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而信贷投资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这使得银行信贷风险较为突出。因此,强化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建立信贷投资风险保障机制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宏伟
关键词:信贷投资金融体制
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024年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仅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而且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具体安排,明确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根本遵循。
孟虹龚云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三中全会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建设金融强国
2024年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金融领域中的地位。然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挑战,也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既能服务我国内部结构调整,又能提升我国的金融治理能力、防范外部风险。当前,中国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颜婕王鹏
关键词:中国金融体制经济高速增长金融体制改革地缘政治风险金融治理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资本市场
2024年
要持续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何海峰郝晨宇
关键词:现代资本市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强劲动力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曲折道路和丰硕成果
2024年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金融业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系统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本刊特别策划“新中国的金融事业”专题,约请业内人士和专家从不同维度回顾金融业发展历程、展现金融业发展成效、讲述金融业发展故事,以期生动呈现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概貌。
戴相龙
关键词:金融业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史性成就强国建设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治经济逻辑--基于控制权视角
2024年
政府干预导致银行业资本恶化并最终累及经济发展是学界对于政府与银行关系的普遍认识。中国在近20年中保持着良好的银行资本绩效和稳健的经济增长,这与经典的金融发展理论恰恰相反。本文通过梳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基于控制权理论进行了解释:中央政府通过金融监管集权收回了分权化改革后缺失的对金融机构的剩余控制权,并为地方政府保留了金融资源配置权这一实际控制权以保持地方激励,从而缓解了央地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激励与代理风险之间的矛盾,并与地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较好的适配。本文发展了一个基于央地关系激励相容机制的理论框架,为理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转轨国家政府与银行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启示。
陈启博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政府干预央地关系不完全契约剩余控制权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24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积极推进金融法治建设,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有序推动金融“双向开放”。
董希淼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中央银行制度化解金融风险

相关作者

周小川
作品数:179被引量:2,31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金融改革 金融业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机构 新年致辞
何德旭
作品数:461被引量:5,160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研究主题: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金融
江其务
作品数:97被引量:544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金融改革 金融体制 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金融 国有商业银行
郑良芳
作品数:428被引量:4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金融业 国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金融 金融机构
白钦先
作品数:229被引量:2,730H指数:30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
研究主题:政策性金融 金融发展 金融 金融资源 金融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