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7篇“ 金沙江缝合带“的相关文章
- 早中三叠世金沙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岩浆作用响应
- 2025年
- 金沙江缝合带内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多样,岩浆作用复杂,关于其初始碰撞时间和碰撞后伸展时限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北段贡觉地区二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研究,分析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物质来源以及构造背景。研究表明,贡觉二长岩属于钾玄岩系列的I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50±1)Ma;岩体富集轻稀土元素,Mg#值为28~30,Rb/Sr比值为0.07~0.11,Nb/La比值为0.43~0.49,为下地壳基性变火成岩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成岩环境为俯冲末期至碰撞早期地壳隆升增厚的环境。贡觉花岗斑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的S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44±2)Ma;岩体Mg#值介于26~29,FeO^(T)/MgO比值为4.43~4.98,Al_(2)O_(3)/TiO_(2)比值为47.57~51.12,CaO/Na_(2)O比值为0.28~0.49,为地壳变杂砂岩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成岩环境为碰撞后的伸展环境。综合分析金沙江缝合带内二叠纪—中三叠世的花岗岩类的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数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金沙江缝合带俯冲—碰撞—伸展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地壳物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岩浆源区。
- 杨礼创唐渊祝向平李勇吴昊吴波
- 关键词:金沙江缝合带I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
- 云南鲁甸金沙江缝合带浅变质岩地质特征及锆石年代学意义
- 本文通过传统的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的手段,选取出露于云南鲁甸地区南金沙江缝合带的变砂岩和千枚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展了详实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以岩石学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为基础,通过LA-ICP...
- 杨涛
- 关键词:金沙江缝合带锆石同位素测年
- 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印支期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 2020年
- 青海省玉树巴塘一带的达叶隆巴、尕兴隆石英闪长岩体出露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呈不规则长带状侵位于西金乌兰群中。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其形成构造环境。结果表明:两个岩体中的石英闪长岩均形成于印支期[(211.3±1.1)Ma、(211.05±0.83)Ma],且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钙碱性准铝质岩石系列,岩石富集Rb、K、Ba、La、Nd、Sm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P、Zr、Ti等高场强元素(HFSE),Mg、Fe含量较高,P2O5较低,TiO2含量较低,Na2O含量较高,K2O含量低,K2O/Na2O比值小于1。综合研究表明:达叶隆巴、尕兴隆石英闪长岩是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岛弧花岗岩,因此可以初步确定在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玉树巴塘一带,洋壳的俯冲作用至少持续到211.05 Ma(晚三叠世末),这一结果为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发生的板块运动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时限约束。
- 党勘峰陈小刚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
- 金沙江缝合带巴塘竹巴笼地区基性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巴塘竹巴笼地区基性岩位于“三江”地区的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属于蛇绿混杂岩带的组成部分。该区基性岩出露良好,包括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等。本文通过对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巴塘竹巴笼地区基性岩系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地球...
- 常梦瑶
- 关键词:地球化学金沙江缝合带洋中脊玄武岩
- 文献传递
- 金沙江缝合带西段蛇绿岩与弧火山岩成对性关系——来自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证据被引量:7
- 2014年
- 对金沙江缝合带西段青海治多地区的多彩蛇绿混杂岩和当江荣中酸性岛弧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野外地质剖面显示,蛇绿岩主要由辉长岩、堆晶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缺少地幔橄榄岩单元。通过对蛇绿岩内部细粒辉长岩、基性熔岩的地球化学测试及堆晶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发现,基性熔岩可分为2种类型,即洋岛玄武岩OIB型和MORB-IAT型。前者并非蛇绿岩组分,为构造就位时带入;后者为过渡类型,具有典型洋中脊—岛弧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辉长岩具有明显的TNT槽等岛弧信号,与类型二均属于蛇绿岩成分。测得的堆晶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52.50Ma±0.58Ma(MSWD=0.95),是蛇绿岩的形成年龄。研究认为,多彩蛇绿岩与当江荣火山岩具有成对性关系,结合造山带沟—弧—盆体系构造格局,认为前者形成于岛弧偏海沟的弧前构造背景,是晚二叠世金沙江洋持续俯冲的产物。
- 刘银李荣社计文化潘术娟陈奋宁张海迪
- 关键词:金沙江缝合带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
- 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格亚顶—茂顶地区变质岩系的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原岩的沉积时代和物源区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格亚顶—茂顶地区广泛出露一套岩性为绢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和大理岩等岩石的变质岩系,该变质岩系的原岩沉积时代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采自其中的绢云母石英片岩和石英岩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测试表明,其中绢云母石英片岩锆石年龄中最年轻年龄为205 Ma,锆石年龄谱的主峰值为约231 Ma,两个次峰值年龄分别为约214 Ma和约255 Ma,并存在约420 Ma、约502 Ma、约873 Ma、约1.94 Ga和约2.46 Ga的年龄峰;石英岩锆石年龄中最年轻年龄为332 Ma,锆石年龄谱的主峰值为约361 Ma,次峰值为约422 Ma,其它峰值为约1.40 Ga、约1.56 Ga和约1.72 Ga。上述同位素年龄表明绢云母石英片岩原岩的沉积时代应晚于205 Ma,可能为晚三叠世;石英岩原岩的沉积时代应晚于332 Ma,可能为早石炭世。该套变质岩系并非前人认为的元古宙基底。此外,所分析样品的锆石年龄谱还显示该变质岩系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扬子陆块。
- 杨德庭王彦斌韩娟曾普胜
- 关键词:金沙江缝合带变质基底
- 金沙江缝合带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被引量:6
- 2012年
- 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是金沙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蛇绿岩混杂于上三叠统变质碎屑岩夹变质火山岩中,成份主要为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变质堆晶质辉长岩及其伴生的岛弧型花岗岩系。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主要为低Ti(岛弧-弧后)型、富集型洋中脊(E-MORB)拉斑玄武岩;与之共(伴)生的基性喷出岩、辉绿岩脉属板内洋岛型裂谷型碱性玄武岩及其过渡类型系列。在变质辉长岩获得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为232±11Ma,代表了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的形成年龄,可能为洋壳初始俯冲变质的时间。在蛇绿岩上覆的硅质岩中发现有中三叠世拉丁晚期至晚三叠世卡宁早期的放射虫化石,表明弯岛湖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可能形成于中三叠世多岛洋盆或弧后盆地构造环境。
- 张能李剑波杨云松那福超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金沙江缝合带
- 青藏高原东缘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巴罗型递增变质带构造—变质演化
- 金沙江变质带中段(义敦岛弧带)是研究特提斯金沙江缝合带变形-变质过程,并对特提斯洋消亡进行构造分析的理想区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岩相学观测、矿物化学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区域变形-变质过程,并利用传...
- 曹文涛
- 关键词: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P-T轨迹
- 文献传递
- 金沙江缝合带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 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是金沙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蛇绿岩混杂于上三叠统变质碎屑岩夹变质火山岩中。成份主要为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变质堆晶质辉长岩及其伴生的岛弧型花岗岩系。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 张能李剑波杨云松那福超
- 关键词:金沙江缝合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地质构造
- 文献传递
- 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巴罗型递增变质带的变形变质过程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 伊海生

- 作品数:271被引量:2,293H指数:29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 新生代 地球化学 硅质岩
- 李善平

- 作品数:76被引量:399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伟晶岩 矿化体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
- 陈文

- 作品数:235被引量:3,650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AR 热年代学 AR年龄 成矿时代 TH
- 汪啸风

- 作品数:103被引量:66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几丁虫 笔石 奥陶系 牙形石 奥陶纪
- 王成善

- 作品数:428被引量:4,586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白垩纪 松辽盆地 羌塘盆地 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