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0篇“ 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文章
大连地区虾夷贝、赤贝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大连地区虾夷贝、赤贝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方法通过选取大连地区虾夷贝、赤贝样品,在一年内按月收集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月份贝类样品中Pb、Cd、Cr、Cu重金属元素含量,考察两种贝类对上述元素的富集随月份变化的趋势。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食用富集一定含量金属贝类产品的食用风险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虾夷贝中重金属Cd的含量在3月达到最高峰,最高检测值达到4.50 mg/kg,已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重金属Cu在3月、4月、10月均较为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但全年检测数值均低于限量指标。赤贝体内重金属Cd的含量3月、4月为最高峰,最高检测值为1.92 mg/kg,其余月份未检明显变化规律,但全年检测数值均低于限量指标。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季节的变化未见明显变化规律。结论虾夷贝中重金属含量随月份的变化最为明显,对于重金属Cd,虾夷贝在3月、4月、5月虾夷贝处在污染中,食用存在健康风险;赤贝全年均处在食用安全数值之内,存在的健康风险较低。
孙瑶慕铮姜玲玲
关键词:重金属含量健康风险评估
ICP-MS测定黔西南州茶叶主产区新鲜茶青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析研究
2025年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黔西南州兴义市、普安县、晴隆县、望谟县等州内茶叶主产区新鲜茶青中铅(Pb)、镉(Cd)、汞(Hg)、砷(As)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在标准模式下进行测定。所采58批次茶青试样检测结果显示,铅(Pb)、镉(Cd)、汞(Hg)、砷(As)等8种所测元素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限量标准,镉元素含量趋近标准上限值。同时也反映出普纳山和江西坡采摘试样中铅、镉、砷、锡和铋等元素含量相对偏高,沙子镇和七舍镇汞元素含量相对偏低,晴隆沙子和兴义七舍铜和镍元素含量相对偏高。为进一步守住茶产品的质量,应更多跟踪关注茶青中镉、汞、砷等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
毛盘线叶玉华杨春艳潘纯清张卫龙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茶青重金属元素微波消解
一种检测单细胞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单细胞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属于细胞分析方法领域,所述方法采用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单细胞内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其中细胞分别通过半胱氨酸和戊二醛溶液进行清洗和固定,随后利用细胞内源性镁元素对...
胡立刚张俊辉刘丽红王丁一何滨江桂斌
电热水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迁移量研究
2025年
目的 使用高效检测技术快速筛查市售不锈钢电热水壶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迁移量情况。方法 本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量了20批次不锈钢电热水壶样品中13种重金属元素迁移量,并检查各产品的标签标识。使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XRF)快速检测了不锈钢电热水壶各个部件的元素含量并对其材质进行分析。结果 多元素迁移量实验表明,部分样品存在重金属迁出现象,尤其是锰(Mn)、铝(Al)元素。XRF实验表明,部分样品使用非食品级不锈钢作为原材料。此外,一些样品还存在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标注材质与实际用料不一致等问题。结论 ICP-MS和XRF实验结果揭示了不锈钢材质是导致重金属迁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为提升行业质量监管效能、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及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吕建昌张黎明陈晓蕊陈晓蕊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标签标识
药用植物凤尾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研究
2025年
为保证药材品质和用药安全,对药用植物凤尾草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方法 选择铟(In)、钪(Sc)、铋(Bi)、锗(Ge)4种元素作为内标物,采用ICP-MS法测定凤尾草中铜(Cu)、砷(As)、铅(Pb)、汞(Hg)、镉(Cd)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 5种重金属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检出限为0.016~0.085μg/L。3批样品Cu、As、Pb、Hg、Cd平均含量分别为7.89、1.15、0.29、0.005、0.041 mg/kg。结论 ICP-MS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凤尾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吴凤珍陈路
关键词:凤尾草重金属ICP-MS法
江苏地区中华绒螯蟹中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2025年
以江苏省阳澄湖湖区(YCL)、阳澄湖周边池塘(YCP)、太湖(TL)、兴化(XH)、高邮湖(GYL)、固城湖(GCL)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各产地中华绒螯蟹全蟹样品中铁(Fe)、锰(Mn)、铜(Cu)、锌(Zn)等29种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各产地中华绒螯蟹全蟹体内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区域的中华绒螯蟹体内的Mn、镉(Cd)、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镝(Dy)、铒(Er)、铥(Tm)、镱(Yb)等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明显;不同规格雄性中华绒螯蟹的钠(Na)和汞(Hg)2种元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中华绒螯蟹的Zn、Fe、镁(Mg)、钛(Ti)、锶(Sr)、钙(Ca)、钡(Ba)、Na、钾(K)、钒(V)、铬(Cr)、钴(Co)、La、Ce、Pr、Nd、Sm、Gd、Dy、Er、Tm、Yb等22种元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Na、Mg、K、Ca、Ti、Mn、Zn、砷(As)、Sr、Cd、Ba、Hg在全蟹和相应第三步足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的元素数据库建立和产地识别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梁凤玲郑扬章雪明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金属元素
山西特色红枣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2025年
目的评估山西省3大产区(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和襄汾官滩)红枣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品前处理,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180份红枣样本中Cr、Ni、Pb、Cd、As、Hg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数据经Microsoft Excel 2022进行标准化整理后,采用SPSS 26.0 IBM非参数统计(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秩相关)揭示元素分布规律与区域关联性,并引入美国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健康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高效灵敏的多元素(Cr、Ni、Pb、Cd、As、Hg)同步检测方法(检出限0.003~0.010 mg/kg,回收率92%~108%,精密度2.9%~4.5%)。研究发现:(1)Hg在3大产区均未检出,Cr和Ni在3大产区普遍检出,而Pb检出率呈现区域差异,襄汾产区最高,太谷产区Cd检出率较高;(2)研究的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3)交城骏枣和襄汾官滩枣的Pb、Ni、Cr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太谷壶瓶枣与襄汾官滩枣的同类元素相关性同步增强;(4)健康风险评价指出,襄汾产区的Cr和Pb存在潜在风险,需综合考虑暴露途径与实际浓度;As日均摄入量虽接近国际阈值,但仍在安全范围内。结论本研究首次绘制了晋产红枣重金属污染图谱,并提出了基于地域特征的污染物分级标准建议,为红枣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杜兴郭舒岗王文军
关键词:红枣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价
原子吸收技术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的运用分析
2025年
为研究原子吸收技术在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含量方面的应用,本文采用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SS-GFAAS),对市售大米和多种蔬菜中的镉、铅、铜和铬进行了测定。文章通过对标准物质和质控样品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了比对。结果指出,SS-GFAAS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低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良好的精密度(RSD<10%),测定结果与证书值符合良好。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说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赵晓平
关键词:食品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岩石中金属元素含量分布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岩石中金属元素含量分布显示方法,能够解决地球化学元素的提取能力差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确认样本的光谱数据和金属元素含量并预处理,得到有效波段;根据各个采样间隔,对有效波段重采样;根据重...
马秀梅周可法王金林毕建涛张清汪玮白泳王彬彬李超王瑞裘贺顺周懿文廖涛李冬孙慧中赵崇周晓桢邱子芸寇雁菲屈广俊原卫亭高岳赵得全吕志鸿单禹卢应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蜂巢中8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2025年
目的 探究蜂巢中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及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方法 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南、广东、广西等地采集的蜂巢样品7个部位(巢膜、巢柱、巢壁、全巢、成蜂、巢底、蛹)中Cd、Fe、Cr、Mg、Zn、Cu、Mn和Pb等8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 各元素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3),方法灵敏度满足痕量检测需求(检出限0.002~0.010 mg/kg)。蜂巢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平均含量排序为Mg (0.97 mg/kg)>Zn (0.15 mg/kg)>Mn (0.051 mg/kg)>Cu (0.0385 mg/kg)>Fe (0.02 mg/kg)>Cd (0.0060 mg/kg)>Pb (0.00027 mg/kg)>Cr (0.00003 mg/kg)。其中,Cd、Fe、Mg、Zn、Cu、Mn在部位间分布差异显著(P<0.05),而Cr、Pb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必需元素(如Mg、Zn)的分布与蜂巢功能密切相关,而Cd、Pb的局部富集可能受环境输入影响。结论 本研究系统揭示了蜂巢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为蜂产品质量控制及污染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宋德云范忠秧黄颖何爱明谢自彤刘号然姚莎张孟扬陈红云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重金属污染

相关作者

薛国庆
作品数:24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韩玉琦
作品数:50被引量:36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
研究主题:亚甲基蓝 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法 凹凸棒石
周媛
作品数:140被引量:40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外事学院
研究主题:排风藤 化学成分研究 苎麻叶 开口箭 化学成分
卢焕章
作品数:81被引量:1,32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包裹体 金矿床 金矿
邹坤
作品数:415被引量:1,18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开口箭 化学成分研究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