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2篇“ 金多金属矿床“的相关文章
东昆仑地区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机制
2024年
为探究青海省东昆仑地区按纳格金的地质特征及成机制,通过地质调查和分析,结合现代勘探技术,对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体产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按纳格金主要由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和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构成,体以脉状和层状分布,且化元素丰富,体结构连续。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了阶段的流体来源和性质变化。研究指出,地层、岩浆岩与成过程密切相关,成机制涉及构造、岩浆和热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按纳格金的形成与区域地质背景和多期次地质活动紧密相关。
陈霏霏
关键词: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成矿机制
陕西省凤县大湾里-瓦窑上地区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潜力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依托陕西省凤县大湾里-瓦窑上地区铅锌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勘查成果,对该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标志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区地质特征、体地质特征、成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的找潜力,旨在为进一步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李潇王涛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潜力
东乡盆地虎圩金多金属矿床金属沉淀机制:来自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的限制
2024年
钦杭结合带中部的虎圩金多金属矿床为东乡火山岩盆地内典型热液,基础地质研究表明该围岩为侏罗纪-白垩纪石英闪长玢岩和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呈NW向脉状展布,然而有关该的成因类型、金属沉淀机制和成过程研究尚欠缺。本文针对该开展详细相学和黄铁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从早到晚,该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石英-黄铁阶段(S1)、石英-黄铁-赤铁阶段(S2)、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3)和石英-赤铁阶段(S4)。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于S2和S4阶段中;S2阶段黄铁(Py2)明显富集Pb、Sb、Bi、W、V、Sc、U、Al和Ti等元素,不同阶段黄铁中不可见金含量均较低(均值0.8~1.7μg/g),As(均值517~931μg/g)与Au整体上正相关,局部存在解耦,微量元素变化主要受控于黄铁中不同类型物包裹体。综合地质特征、物组合、物结构、微量元素和热力学计算分析显示,该为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流体沸腾和流体混合导致的氧逸度快速上升分别是S2和S3阶段自然金沉淀的关键因素,而黄铁中的不可见金主要受控于As对黄铁晶格的改变,局部受控于动力学过程控制的黄铁晶格缺陷。
陈加杰李增华许德如邓腾陈立泉周先军抄尉尉袁波杨立飞廖净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床
北山成带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S-Pb-C-O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因的约束
2024年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是北山成带内蒙古段最为典型的金之一,其成因存在较多争议,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不同成阶段的硫化物和方解石,开展原位S-Pb同位素和C-O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δ34S值为-0.56‰~5.54‰,^(206)Pb/^(204)Pb比值为18.326~18.390,207Pb/^(204)Pb比值为15.563~15.645,^(208)Pb/^(204)Pb比值为38.226~38.390,铅同位素μ值变化范围为9.40~9.55,ω值变化范围为35.77~36.85,方铅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32~270 Ma,δ^(13)C值介于-0.04‰~2.93‰之间,表明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物质具有岩浆和地层混合来源性质,成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成作用晚期流体中混入了地层变质水。文章从稳定同位素研究方面,结合前人对北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认识,提出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
唐卫东魏立勇高永宝刘天航吴欢欢葛战林何佳乐杨冰孙强
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
氧化-还原界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衙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段为例
2024年
氧化-还原界面的分布在业生产及找勘查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段地质勘查、山地质和生产勘探等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对影响氧化-还原界面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经对比分析,查明地层、岩浆岩、构造、水文条件是影响氧化-还原界面分布的主要因素,褶皱对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没有影响。研究氧化-还原界面三维空间展布特征并建立较为准确的三维空间模型对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施工组织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资源的高效能利用。
邹启平张长青周癸武刘欢吴帆张加旺杨世珍牛学永杨发贵
关键词:水文富碱斑岩
安徽青阳盛公山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潜在产资源预测
2024年
青阳盛公山金多金属矿床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单一的岩浆热液型,近年来勘查发现花岗闪长斑岩及围岩裂隙中也广泛发育金多金属矿化,区内金多金属矿体主要呈浸染状、细脉网脉状产于北东向断裂及派生的次级羽状断裂、剪切裂隙及流体作用形成的裂隙-破裂系统中,具有斑岩型“上脉下体”二元空间结构特征。现有体尚未完全控制,本文通过体积法预测地表以下250 m范围内,潜在产资源金金属量有望达到中型规模,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侯丹丹
关键词:矿床特征资源预测
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规律分析
2023年
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含有富碱斑岩,形成斑岩型铜钼。该中岩体接触带和地层中分别出现了交带型化和低温热型化物质,这些与其内部的碎屑岩和组灰岩成有直接关系。成基础物主要来自于区内的岩浆流体。在本文中,对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对区域内成的背景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更好地实现这一产资源的挖掘。
马子骏
关键词: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
综合物探在清水百家金多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2023年
甘肃省清水百家金多金属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控位置为硅质岩与蚀变花岗岩接触带,主要赋岩石为角砾状硅质岩,结合区域基础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本次开展了以地面高精度磁测剖面、双频激电剖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单极-偶极激电测深多种方法组合的综合物探找实践探索,其结果显示该物探方法技术组合能够切实反应区的客观地质现象并能有效指导找突破。
陶迎冬强德霞
关键词:综合物探视幅频率
小兴安岭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标志被引量:2
2023年
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中,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石英脉型和硅化角砾岩型,成地质体为闪长玢岩和英安玢岩。石中的金属矿物有银金、辉银、自然银、黄铁、黄铜、闪锌、方铅等,含金、银的物主要有银金、辉银、自然银;脉石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斜长石、绢云母,还含有少量石膏。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和包含结构,石构造主要有胶状构造、孔洞状构造、梳状构造、晶簇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叶片状构造。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黏土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等。以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发育典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带: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总体呈环带状。综合典型分析,确定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强硅化、碳酸盐化和石英脉,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Au、Ag、As、Sb组合异常,高阻低极化低磁化等条件为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找标志。
梁杉杉孙博周佳峥赵忠海王兴李成禄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浅成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
安徽省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集区东部。该发育在花岗闪长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及捕掳体内,探寻侵入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的接触带及蚀变-化岩体内捕掳体是该区实现深部找突破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研究区1∶1万重磁异常资料,分析研究区内重磁场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物性资料,推断主干剖面深部地质结构;总结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标志,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模型,为开展安徽省姚家岭地区锌金多金属矿深部成预测提供参考。
郭辰
关键词:重磁资料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关作者

刘飞
作品数:73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工业机器人 金多金属矿床 滇西北 斑岩型 深部矿体
韩润生
作品数:377被引量:1,561H指数:29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滇东北 铜矿床 成矿流体 楚雄盆地
谭威
作品数:11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金多金属矿床 滇西北 斑岩型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矿段
王雷
作品数:103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金多金属矿床 滇西北 斑岩型 构造地球化学 硅
王明志
作品数:28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金多金属矿床 黔西北 滇西北 铅锌矿床 斑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