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6篇“ 野蚕“的相关文章
- 野蚕豆根中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野蚕豆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MCI柱色谱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对野蚕豆根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S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共分离鉴定了7个糖苷类化合物和3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二羟基-β-紫罗兰酮(1)、熊果酸(2)、三羟基-β-紫罗兰酮(3)、玉叶金花苷(4)、地黄紫罗兰苷C(5)、黑蒴苷(6)、苯甲醇-β-巢菜糖苷(7)、2-甲氧基-4-甲基苯基-O-β-D-阿朴呋喃糖基-(1→6)-β-D-葡萄糖苷(8)、桃叶珊瑚苷(9)和5-O-β-槐糖基单密力特苷(10)。MTS结果显示化合物2在40μmol·L^(-1)时能够显著抑制HL-60、A549、SMMC-7721、MDA-MB-231和SW480细胞的生长。结论化合物1、2、3、7、8和10为首次从野蚕豆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
- 高艳梅刘鑫澜朱朋艳马金蓉王新婷韦茜王星月袁文娟
-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环烯醚萜苷熊果酸
- 野蚕丝抑菌保暖针织内衣面料的开发
- 2024年
- 采用具有天然抑菌功能的野生柞蚕丝原料与具有蓄热保暖功能的腈纶咖啡炭原料进行交织,开发一款具有亲肤舒适、抑菌保暖性的中高档功能针织内衣面料。阐述原料规格、设备参数、组织结构、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编织图、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以及预定形、前处理、起绒、成品定形等染整工艺及注意事项。最后测试产品的基本性能、抑菌性能及发热保暖性能。结果表明,此款野蚕丝抑菌保暖针织面料各项基本性能达到国内标准要求,产品具有优异的抗菌功能和发热保暖性能,且效果持久。
- 金雪章微清
- 关键词:针织内衣染整工艺抑菌功能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究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4年
-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DPPH法、ABTS法、清除羟自由基法对野蚕豆根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验证;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搜索筛选出野蚕豆根中的活性物质,同时收集其作用靶点;借助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靶点;将野蚕豆根成分靶点与氧化应激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利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 1.5.7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通过Pymol进行可视化操作;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进行机制验证。结果显示,野蚕豆根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166、0.054和0.180 mg/mL;从野蚕豆根中共筛选出22个活性成分,86个成分靶点以及84个交集靶点,其中包括STAT3、HSP90AA1、HDAC1等23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共得到了3386个条目,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核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了211个条目,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野蚕豆根中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结合效应较强,结合能均小于-1.2 kcal/mo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野蚕豆根提取物能明显上调p-PI3K蛋白及p-Akt蛋白的表达。本研究初步表明野蚕豆根提取物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为后期野蚕豆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 刘鑫澜朱朋艳马金蓉王星月韦茜高艳梅张冬英袁文娟
-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体外实验
- 一种快速可控野蚕茧丝素蛋白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可控野蚕茧丝素蛋白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丝素蛋白纤维制备技术领域。该快速可控野蚕茧丝素蛋白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筛选和脱胶生成丝素蛋白纤维;S2:磨粉和溶解,将磨成的粗丝素蛋白粉溶入甲醇...
- 杨伟克李涛刘增虎胡昌雄李琼艳董占鹏
- 一种家蚕和野蚕丝素蛋白的溶解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蚕和野蚕丝素蛋白的溶解方法,将家蚕、或栗蚕和樗蚕等野蚕的蚕茧或蚕丝与2wt%的碳酸钠等碱性脱胶剂进行脱胶解舒处理后,获得丝素蛋白纤维。在大于95℃条件下,将干燥后丝素蛋白纤维与氯化锌‑乙醇‑水三元溶解体系...
- 孔祥东李瑶张昊赵瑞波骆思源罗祺盛欧阳兆锋
- 古代野蚕认识流变及人工放养兴起考论
- 2023年
- 野蚕是相对于家蚕而言生长在野外的一类吐丝昆虫,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发现并利用野蚕。自先秦至宋元时期,人们对野蚕的认识经历了初步了解、祥瑞征兆、渐趋理性、价值发掘的流变过程;野蚕人工放养于明代末年在山东东莱地区兴起,随后在清代各地官员的劝导与推广下,逐渐由山东遍及全国各地,野蚕产业呈现繁盛局面。
- 张晓蕾
- 关键词:自然现象人工放养
- 古代野蚕认识流变及人工放养兴起考论
- 2022年
- 野蚕是相对于家蚕而言生长在野外的一类吐丝昆虫,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发现并利用野蚕。自先秦至宋元时期,人们对野蚕的认识经历了初步了解、祥瑞征兆、渐趋理性、价值发掘的流变过程;野蚕人工放养于明代末年在山东东莱地区兴起,随后在清代各地官员的劝导与推广下,逐渐由山东遍及全国各地,野蚕产业呈现繁盛局面。
- 张晓蕾
- 关键词:自然现象人工放养
- 民族药标准研究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控制研究 ——以野蚕豆根药品质量标准研究项目为例
- 我国现有8000余种民族药材,占我国药材资源总数的70%以上,民族药成药600多种,分属于40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但是,现阶段民族药的发展存在基源混乱,标准不统一;成药品种及医院制剂品...
- 起鹏
- 关键词:民族药项目管理
- 一种野蚕丝双面底抓毛布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蚕丝双面底抓毛布,由多个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最小花型循环包括六个横路,其中第一和第四横路的第一和第二编织位的结构单元为不编织单元,第三和第四编织位的结构单元为成圈单元;第二和第五横路的第一和第四编织位...
- 刘汉星汪荣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红根野蚕豆组培快繁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根野蚕豆组培快繁新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清洁与消毒、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等步骤。本发明对红根野蚕豆的组培快繁技术展开了探索,确立了无菌材料的获得、丛生芽的诱导、丛生芽的增殖、丛生芽的生...
- 张金渝赵露琴左应梅曾祥飞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顾伟平

- 作品数:24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野蚕 辐射不育 人工饲养 农产品深加工 棉铃虫
- 夏大荣

- 作品数:24被引量:90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野蚕 辐射不育 棉铃虫 人工饲养 辐照
- 杨荣新

- 作品数:21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野蚕 辐射不育 人工饲养 柑桔大实蝇 棉铃虫
- 陈义安

- 作品数:193被引量:289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蚕桑 蚕桑产业 蚕业 家蚕品种
- 杜周和

- 作品数:198被引量:5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饲料桑 野蚕 家蚕品种 蚕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