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7篇“ 野燕麦“的相关文章
多孢木霉HZ-31侵染后燕麦代谢物的变化及其代谢途径分析
2025年
多孢木霉HZ-31是1株对燕麦具有高效防除效果的病原真菌,为探究其侵染燕麦后的代谢物变化及关键代谢途径,通过活体喷雾法将多孢木霉HZ-31孢子接种于燕麦幼苗,并对侵染前(0 d)及侵染后3 d的燕麦幼苗叶片进行代谢组学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孢木霉HZ-31侵染燕麦3 d后,筛选到134个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57个,下调77个。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跨膜运输途径中。黄嘌呤核苷、N-乙酰基-L-苯丙氨酸、奎尼酸、异黄酮等代谢物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氨基酸代谢途径中变化量较大的代谢物。
朱海霞贺宇杉程亮
关键词:野燕麦代谢组学
包装盒(燕麦代餐粉)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燕麦代餐粉)。;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代餐粉的包装盒。;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展开图。
李泱马超凡安丽菊田晓静潘和平李长荣闫莎莎
一种紧凑压缩改进的不实燕麦算法优化的DV-hop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压缩改进的不实燕麦算法优化的DV‑hop定位方法,它引入了不实燕麦算法最小二乘法进行位置估计,并通过高斯概率模型对不实燕麦算法进行了优化和压缩,从而改进了DV‑Hop定位,这不仅提高了定位的准确...
王若宾胡瑞斌徐琳耿芳东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燕麦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机理研究
燕麦(Avena fatua L.)为禾本科燕麦属杂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给作物带来了严重危害。精噁唑禾草灵是一种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近年...
王祥宇
关键词:野燕麦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
燕麦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除草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旨在筛选安全性高、抗药性低、除草性强的生防菌株,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燕麦提供新的生防思路。[方法]采集自然感病的瓜叶葵(Helianthus cucumerifo)、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蜀葵(Alcea rosea)和青稞(Hordeum vulgare)植物叶片,通过组织及单孢分离法、离体叶片(初筛)和活体盆栽(复筛),获得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接着采用不同浓度(10^(1)~10^(4))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燕麦活体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通过观察菌落形态、运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EF-1/EF-2)基因及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选取青海地区主栽作物(油菜‘青杂5号’、小麦‘青春38号’、青稞‘昆仑18号’、蚕豆‘青海9号’、豌豆‘草原224号’、玉米‘青玉517号’)和部分蔬菜(白菜‘浙白6号’、番茄‘博玉368号’、黄瓜‘中农5号’、菠菜‘华菠1号’、辣椒‘中椒4号’、萝卜‘春白2号’)进行安全性测试,为菌株选择最适宜的应用条件。[结果]从自然感病的植株叶片中分离出7株对燕麦具有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将其命名为DT-YSB1、DT-04A2、DT-DYLC、DT-XRKA、DT-08C、DT-14A2和DT-QKBD004A。通过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综合评价获得1株对燕麦具有较强除草活性的菌株DT-QKBD004A,菌落形态与镰刀菌相似,对其rDNA ITS和EF-1α(EF-1/EF-2)基因进行共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不同浓度菌株DT-QKBD004A孢子悬浮液对燕麦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达到45.09%~89.48%、42.68~88.53和38.70%~88.42%,其中浓度9.40×10^(4)个/mL对燕麦的防除效果最优;作物安全性测试发现,菌株DT-QKBD004A孢子浓度9.40×10^(4)个/mL对蚕豆、玉米、白菜、番茄、黄瓜和辣椒安全。[结论]燕麦镰刀菌DT-QKBD004A对燕麦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部分作物
程海洋朱海霞李娟王信王信
关键词:杂草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生物防治
燕麦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2023年
燕麦隶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又名燕麦草、铃铛麦。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现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地带均有分布。燕麦随小麦进口传入我国,自1950年开始在我国的人侵扩散进入指数式增长,目前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2023年,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关键词:野燕麦燕麦草燕麦属地中海沿岸外来入侵物种
燕麦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2023年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燕麦(Avena fatua)生防菌,通过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对其病样中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从燕麦病样中共分离出35个菌株,分别属于核腔菌属(Pyrenophor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附球菌属(Epicoccum)。发现三个属的菌落生长速率、形态各有特色。研究结果为筛选可用于防治燕麦的生防菌奠定了基础。
黄启超黄启超李儒海李儒海
关键词:野燕麦病原真菌
浅谈西藏燕麦草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23年
麦草被称之为燕麦草,黑麦草本身具备繁殖率高、密度大、适应能力强的特征,其直接影响着麦类作物的正常生长状况,被称之为一种恶性杂草。我国燕麦杂草频繁出现,面积特别大,对麦田健康生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产量损失非常高。对此,务必加大重视程度,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
扎西曲措多吉罗布泽仁拥措莫拉桑姆
扫描电镜观察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燕麦的侵染
2023年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燕麦植株受侵染后的超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燕麦的侵染主要以气孔侵入为主。通过燕麦的组织病变情况的观察,为进一步研究多孢木霉与燕麦互作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细胞学资料。
朱海霞
关键词:野燕麦侵染扫描电镜
外来入侵植物燕麦和节节麦对西安市小麦生产的危害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评估恶性外来入侵杂草燕麦和节节麦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危害,以提高对生物入侵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本研究以西安市麦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016—2018年间,连续三年的田间调查,详细分析燕麦和节节麦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燕麦导致小麦平均减产16.35%,最高达35.03%,每公顷经济损失可达5000元,西安市小麦总产量减少2.04×10^(8) kg,年均经济损失3.92×10^(8)元,三年累计达1.18×10^(9)元。节节麦使小麦平均减产7.14%,最高达21.35%,每公顷经济损失可达3000元,西安市小麦总产量损失1.24×10^(8) kg,年均经济损失1.38×10^(8)元,三年累计损失4.15×10^(8)元。燕麦和节节麦的入侵已严重威胁西安市小麦生产。为保障生物安全,应遵循《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实施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原则,建立防控体系。
宋兴江王涛李方向常小箭李欣迪史岩史岩王佳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野燕麦节节麦

相关作者

郭青云
作品数:351被引量:785H指数:1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
研究主题:野燕麦 防除 春小麦 春小麦田 春油菜田
魏有海
作品数:174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防除 野燕麦 春小麦田 春小麦 春油菜田
郭良芝
作品数:152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防除 野燕麦 春小麦田 春小麦 春油菜田
翁华
作品数:116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野燕麦 防除 春小麦 春油菜田 春小麦田
程亮
作品数:94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野燕麦 防除 春小麦田 春小麦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