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篇“ 重金属释放“的相关文章
- 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
-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其用于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部收集底泥中的重金属,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箱、滤纸、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采样箱的底部设置有采样口,滤...
- 王希欢廖海清杨芳贾世琪周兴玄马文娟冯冬霞
- 地下水位对尾矿中重金属释放及其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自然降水易引起矿区地下水位变化,造成尾矿及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风险加剧。本文通过模拟不同地下水位条件,研究地下水位对尾矿中重金属释放及其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显著变化明显促使尾矿中Cd、Pb和Zn等重金属释放;持续高地下水位条件更易导致尾矿中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累积;水位波动条件明显有利于尾矿中重金属向深层土壤中迁移;土壤水中Cd、Pb和Zn对地下水有较大的输入风险。在土壤处于持续饱和状态条件下,土壤中残渣态Cd和Pb向活性较强的酸可提取态转化;矿区土壤溶液中Eh呈下降趋势,促使体系中Fe^(3+)还原、土壤有机质还原分解和Cd、Pb释放。土壤中无定形态氧化铁与重金属的吸附和共沉淀降低了尾矿和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风险。然而,在地下水位变化频繁的区域,特别是在氧气有限、富含有机质的包气带,土壤中重金属释放进入地下水的潜在风险明显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管控矿区地下水位明显变化对防控矿区重金属潜在污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钟林健郭朝晖谢慧民黄驰岳高梓伦梁学超徐锐
- 关键词:尾矿地下水位土壤污染重金属赋存形态
- 浸矿作用下离子型稀土典型重金属释放规律研究
- 2024年
- 浸矿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制约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开发。在原地浸矿过程中,浸矿液与稀土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同时置换出部分重金属离子,导致土壤重金属活化,进而造成土壤及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通过开展不同浓度MgSO_(4)浸矿条件下离子型稀土模拟浸矿试验,揭示了浸矿液浓度对离子型稀土重金属Cu、Zn、Pb和Tl释放的影响规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重金属含量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MgSO_(4)的浸矿作用下,典型重金属呈现纵向迁移的趋势。重金属Cu、Pb、Tl含量与MgSO_(4)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Zn含量与MgSO_(4)浓度相关性不显著,Cu主要富集在中层土壤,Zn主要富集在中下层土壤,Pb和Tl主要富集在下层土壤。土壤pH值与E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Eh值与典型重金属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绿色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 郭钟群罗飞跃唐韬谢少俊刘强强刘强强
-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玉米秸秆对煤矸石中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研究秸秆对煤矸石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向煤矸石中添加不同比例(0%、1%、2%、5%、10%)的玉米秸秆,研究其对煤矸石中铁(Fe)、锰(Mn)、铜(Cu)、锌(Zn)、铅(Pb)和镉(Cd)等重金属释放及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添加促进了煤矸石中Fe、Mn的快速释放,且秸秆添加比例越高,浸出液中Fe、Mn的质量浓度越高,试验结束时(秸秆腐解180 d)秸秆添加量为10%的处理组中Fe、Mn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59.30、47.30 mg/L;玉米秸秆的添加整体上促进了煤矸石中Cu、Zn的释放,抑制了煤矸石中Pb的溶出,对Cd的溶出影响不明显。总体上,秸秆添加促进了煤矸石中Fe、Mn由可还原态向可交换态及可氧化态转化,Cu由可交换态及可还原态向可氧化态转化,使Zn由可还原态转化为可交换态。重金属RAC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重金属中活性形态占比大小依次为Mn>Zn>Cu>Fe>Cd>Pb,秸秆的添加使煤矸石中Mn、Zn活性形态占比升高,秸秆添加量为5%的处理组煤矸石中Cu、Cd活性形态占比最低。综上,玉米秸秆添加量为5%时对煤矸石中的Cu、Pb、Cd有固定作用,但同时会活化煤矸石中的Mn、Zn,在使用玉米秸秆对煤矸石进行修复改良时,应关注煤矸石中Mn、Zn活性的变化,以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徐秀月王宁宁王宁宁王杰韦荣乖王杰
- 关键词:玉米秸秆煤矸石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模拟降雨淋洗对土壤重金属释放规律的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酸沉降地区降雨淋洗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选择桂林市郊典型菜地土进行模拟降雨淋洗土柱实验,探索不同pH(4、5、6、7、8)的模拟降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降雨pH降低,供试土壤淋出液溶解性总固体(TDS)呈递增变化;随着淋溶时间的增加,TDS先快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而淋出液pH则为先迅速上升而后缓慢上升。淋出液pH与TDS呈负相关关系,与重金属累积淋出量呈正相关关系。模拟降雨作用于供试土壤时,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呈现不同的释放规律。Zn、Cd总体上分为快速释放和相对缓慢释放两个阶段,Pb则分为快速释放阶段和稳定释放阶段,而Cu、Hg、As、Sb总体上则呈一段式匀速增长。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及抛物线扩散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降雨淋溶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动力学模型。通过拟合发现,重金属的释放过程不适合使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且不同重金属最适合的拟合方程也有所不同。
- 纪东如钱建平张璇何家立
- 关键词:淋溶降雨重金属动力学
- 铁尾矿中重金属释放的矿物学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铁尾矿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会对环境构成长期威胁,矿物学因素与尾矿中重金属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广东某多金属铁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连续提取和模拟浸出试验,从矿物学角度揭示了尾矿中有害金属释放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褐铁矿(59.56%)和赤铁矿(22.15%)等含铁矿物为主要矿物相,与重金属矿物连生关系复杂.在模拟浸出中,铅和锰在酸雨、植物吸收和人体吸收等情境下释放潜力较高,尤其是细粒部分,分别含有46.98%和43.26%的潜在可利用态.含铅、锰的主要矿物为水磷铁铅石、砷铅铁矿和硬锰矿.褐铁矿对锌和铜的固定起关键作用,超过90%的锌和铜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被束缚于褐铁矿中,限制其迁移浸出.本研究结果为库区铁尾矿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 邓金环宁寻安邱国强张鼎元崔喜庆叶文盛彭岱王逸
- 关键词:铁尾矿矿物学有害金属矿物解离
- 浸矿诱发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释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 离子型稀土由于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核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目前离子型稀土矿的主要开采方式为原地浸矿,通过布设注液井网,注入浸矿液,由收液系统回收稀土母液,从而达到开采稀...
- 唐韬
-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影响因素
- 飞灰哌嗪类螯合剂固化/稳定化体中重金属释放机理
- 2024年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而对其的固化/稳定化成为飞灰处理处置中的首要问题。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较为普遍,为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效益,研究了新型大分子有机螯合剂哌嗪-N,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协同不同用量的水泥(30%、40%)固化飞灰中重金属的能力。探究了TS300对目标重金属Zn、Cd、Cr、Pb、Ni的浸出浓度、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S300协同水泥可有效固定飞灰中的重金属,降低浸出浓度60%以上;重金属Cr、Cd、Pb、Ni经固化后的化学形态整体向更稳定的方向移动;随着TS300和水泥添加量的增大,固化块晶体组成更稳定、抗酸强度上升且孔隙致密度增加,其中水泥添加量40%、TS300添加量8%的固化块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固化效果最佳。综上,探究TS300协同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的效果和机理,有利于探究不同飞灰处理处置方式的优劣,分析水泥协同药剂固化稳定化飞灰重金属的效果,降低填埋场渗滤液的环境风险,为后续飞灰重金属螯合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 慕宗宇杨玉飞王菲郭明坤黄启飞杨延梅罗中力
- 关键词:飞灰螯合重金属
- 一种河湖底泥重金属释放原位采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重金属释放原位采样装置,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壳体,壳体与底座顶部一体连接,壳体的正面设有密封门;底座的底部设有采样箱,采样箱的底部设有采样口,采样口设有滤膜;底座的顶部在...
- 车霏霏王书航姜霞张博
- 钻屑残渣制备沥青路面面层重金属释放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为进一步拓宽油基岩屑脱油残渣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脱油残渣、矿粉、碎石等为原料,进行脱油残渣制备沥青路面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JTG/T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GB/T 30810-2014《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和EA NEN 7375-2004《模制或整体式块状材料的浸出特性标准》方法,考查了剩余固相替代矿粉制备的沥青面层试块的产品质量,分析了沥青面层重金属有效释放量和释放特性。结果当剩余固相掺加量不高于4.8%(质量分数)时,制备出的沥青路面面层试块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JTG/T F40-2004要求。沥青面层试块浸出液中11种重金属(砷、钡、钴、铜、铬、锰、钼、镍、铅、钒、锌)释放率均低于1%。沥青面层试块中各重金属释放机理具有差异,其中砷、铬的释放机理主要为溶解作用,钡、钴、锰、镍、铅的释放机理主要为表面冲刷,剩余重金属受到扩散作用控制,且各重金属释放速率呈现钡<钴<锌<锰<镍<铬<砷<铅<铜的规律。结论油基岩屑脱油残渣可替代矿粉,用于制备沥青面层试块,制备的沥青面层试块重金属迁移污染地下水环境风险较低。建议产废企业联合道路建设行业共同制定油基岩屑脱油残渣制备沥青混合料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污染控制要求,推动油基岩屑脱油残渣在公路建设行业的推广应用。
- 于劲磊蒋国斌周鑫李冀川李冀川蒙恬
- 关键词:沥青面层重金属
相关作者
- 黄启飞

- 作品数:430被引量:3,581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危险废物 重金属 防渗层 水泥窑共处置 废物
- 杨玉飞

- 作品数:119被引量:57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危险废物 重金属 废物 水泥窑共处置产品 水泥窑共处置
- 廖海清

- 作品数:132被引量:8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土壤 底泥 沉积物 湖泊 金属毒性
- 杨昱

- 作品数:179被引量:45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地下水 过硫酸盐 地下水污染 抽水井 水泥窑共处置产品
- 贾智萍

- 作品数:146被引量:66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赤泥 聚合氯化铝 膜蒸馏 废水处理 氧化铝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