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8篇“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相关文章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儿童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的作用研究
- 目的: 口腔黏膜炎是血液恶性肿瘤性疾病儿童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明显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导致疼痛、摄入不足等,还可能继发系统性感染,降低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导致化疗的延迟,甚至影响抗肿瘤疗效。本研究拟探讨重组人粒...
- 程晓玉
- 关键词:儿童生活质量
-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介入化疗肿瘤内科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介入化疗肿瘤内科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化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化疗结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进行化疗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针对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等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判断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的白细胞和骨髓抑制等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相对更高(P<0.05)。结论予介入化疗的肿瘤内科患者,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其白细胞和骨髓抑制等常见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谢允海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内科化疗并发症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被引量:6
- 2022年
- 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utoimmune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aPAP)与机体内产生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抗体有关,是肺泡蛋白沉积症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重组人GM-CSF雾化吸入可有效治疗aPAP,但尚未获得我国批准,属于超适应证和超给药途径给药。肺泡蛋白沉积症共识专家组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和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系统评估国内外专家应用GM-CSF雾化吸入治疗aPAP的经验,内容包括GM-CSF雾化吸入治疗aPAP的适用人群、GM-CSF雾化吸入治疗的给药方案、妊娠和哺乳期患者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和使用GM-CSF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并给出循证推荐建议。本专家共识有助于规范我国GM-CSF雾化吸入药治疗的临床应用,促进aPAP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 肺泡蛋白沉积症共识专家组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徐凯峰刘杰任雁宏田欣伦谢敏肖永龙杨燕丽阳云平张波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雾化吸入自身免疫性给药方案给药途径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伤口中心行中厚皮移植的74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予积极血糖监测,药物控制血糖,适当的抗炎、补液、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按术后供皮区处理方式的不同,将供皮区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的患者设为rhGM-CSF组(38例),将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6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供皮区愈合率及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比较rhGM-CSF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供皮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rhGM-CSF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9)%、(92±14)%,高于对照组的(35±18)%和(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00;t=-3.462,P=0.000)。rhGM-CSF组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为(14±3)d,较对照组的(16±3)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00)。rhGM-CSF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Z=-3.491,P=0.000),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无临床意义。结论·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使用rhGM-CSF凝胶,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夏卫东陈光夷戴文统赵胜李粟林才
- 关键词:皮肤移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供皮区创面
-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原液中制品相关蛋白的定性定量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鉴定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原液中的制品相关蛋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标准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药典方法测定所征集的样品中制品相关蛋白的含量;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制品相关蛋白进行鉴定,色谱柱为Waters BEH300 C4(2.1 mm×150 mm,1.7μm),以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A)-0.1%的三氟乙酸90%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质谱仪采用Waters公司Xevo G2-S质谱仪,正离子电喷雾离子源,毛细管电压3.0 kV,Cone电压40 V,去溶剂气体温度350℃,去溶剂气体流速800 L·h^(-1),扫描范围(m/z):500~3 000。结果:对4家生产企业的7批原液进行了检测,其中3家企业的5批原液符合欧洲药典标准,2家企业的2批原液不符合欧洲药典标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普遍存在的制品相关蛋白为氧化形式及乙酰化形式,个别批次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不一的肽段。结论:本次征集的样品有71%符合欧洲药典标准,可以考虑将制品相关蛋白检测纳入新版《中国药典》,以提高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产品质量。
- 陶磊韩春梅刘兰史新昌饶春明
-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原液欧洲药典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溶瘤2型单纯疱疹病毒注射液(Vero细胞)的药效学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溶瘤2型单纯疱疹病毒(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OH2)的体内、外药效。方法按不同感染复数(MOI)=0.002、0.01、0.05、0.25、1.25分别感染人结肠癌细胞(Lo Vo)和人喉癌细胞(Hep2),MTT法检测OH2在体外的溶瘤作用。经BALB/c-nu正常小鼠右侧肋腹皮下分别注射Lo Vo细胞和Hep2细胞,当肿瘤平均体积>100 mm^3时,试验组于肿瘤内分别注射高、中、低剂量的OH2(1×10~7、1×10~6、1×10~5 CCID_(50)/m L),同时设阳性对照组(5 mg/m L的5-FU)及阴性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于第0、3和6天进行注射。首次注射后第0、3、6、9、12、15、18天测量肿瘤长径(a)和宽径(b),计算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及相对肿瘤增殖率。结果 OH2在较小浓度下(MOI分别为0.168和0.063)即可较好地杀伤Lo Vo和Hep2细胞。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两种肿瘤模型的OH2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抑瘤效果(P<0.05);Lo Vo肿瘤模型中,OH2高剂量组的抑瘤效果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Hep2肿瘤模型中,OH2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2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显示较好的溶瘤作用,具有新生物药开发前景,为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金静汪洋胡翰毛泽勇石晓太方志正刘滨磊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人结肠癌细胞人喉癌细胞药效学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效果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6月急诊收治的74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临床治疗特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纳米银敷料对创面给予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涂抹创面,再用纳米银敷料进行创面换药,两组患者均至创面完全愈合后停止治疗。观察两组愈合情况及细菌检出率,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第3、6和8天,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炎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第3、6和8天创面炎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细菌检出率和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治疗后主要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安全有效,可对创面的修复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能明显的减轻炎性反应。
- 杨帆郑梁徐风瑞李江华赵坤张翔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肤撕脱伤纳米银敷料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分别给以rh GM-CSF+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多卡因针+凝血酶冻干粉+甲硝唑液(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多卡因针+凝血酶冻干粉+甲硝唑液(对照组)灌肠治疗。从腹痛的程度、腹泻是否严重、是否有血便等肠道表现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判断临床症状减轻的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8%(17/31),对照组治愈率为24.1%(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26/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2%(1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3)。结论 rh GM-CSF+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多卡因针+凝血酶冻干粉+甲硝唑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张璐许慧芹张临泉
-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放射性直肠炎保留灌肠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对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放射性肠炎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rhGM-CSF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组)48例和对照组(传统西药保留灌肠组)4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蒙脱石散3g、0.9%氯化钠溶液50ml保留灌肠治疗,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rhGM-CSF150μg保留灌肠治疗,2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症状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放射性肠炎分级程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肠镜疗效评定,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hGM-CSF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患者症状改善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龚芸何旭东
-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保留灌肠创面修复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人THP-1单核细胞抗阿萨希毛孢子菌活性增强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对单核细胞吞噬、杀伤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rh GM-CSF(100 U/ml、200 U/ml及400U/ml)与人THP-1单核细胞预孵育48 h后,加入T.asahii临床株共培养1 h,应用瑞氏-姬姆萨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THP-1单核细胞对T.asahii的吞噬情况;菌落计数法评估人THP-1单核细胞对T.asahii的杀伤情况。结果 rh GM-CSF预孵育可使人THP-1单核细胞对T.asahii的吞噬率从20%提高到84%左右。人THP-1单核细胞对T.asahii的吞噬率随rh GM-CSF浓度增高而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200 U/ml及400 U/ml的rh GM-CSF预孵育组,每毫升T.asahii菌落形成单位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rh GM-CSF可明显增强人THP-1单核细胞对T.asahii的吞噬、杀伤活性。
- 丛林廖勇杨蓉娅祝贺
- 关键词:单核细胞阿萨希毛孢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