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9篇“ 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文章
警惕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血栓的危害
2025年
案例故事9岁的女孩琳琳,因“发热、咳嗽7天”收入儿科病房。入院前7天琳琳开始发热伴咳嗽,体温最高39.29,伴畏寒、痰不易咳出。琳琳口服头孢克洛3天未见好转。入院后患儿血常规检查正常,C反应蛋白至41.18 mg/L(正常参考范围0.00-10.00 mg/L),D-二聚体5.92 mg/L(正常参考范围0-0.55 mg/L),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核酸阳性。
王桂芬田书行刘金荣
关键词:血栓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D-二聚体咳嗽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从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选取12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参与研究,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记录两组炎性因子指标的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能获得显著的疗效,有助于促进肺部炎症的消退。
亚克普·艾海提买地努尔·阿哈提玛依热·买合木提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儿童
多西环素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多西环素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甲强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炎症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环素联合甲强龙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李小召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多西环素甲强龙肺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变化
2025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的临床特征与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2019年1月至12月(疫情前组)和2023年3至2024年2月(后疫情组)两阶段收治的SMPP患儿。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合计SMPP患儿287例,男155例、女132例。疫情前组180例,后疫情组107例。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支原体(MRMP)270例(94.1%),两组MRMP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例(94.4%)vs.169例(93.9%),Z=0.031,P=0.861]。后疫情组年龄中位数大于疫情前组[72(42,108)月vs.42(24,68)月,Z=6.438,P=0.000]。后疫情组与疫情前组合并症比较:胸腔积液[20例(18.7%)vs.81例(45.0%),χ^(2)=20.365,P=0.000]、休克[4(3.7%)vs.79(43.9%),χ^(2)=52.628,P=0.000]、胃肠功能障碍[2例(1.9%)vs.24例(13.3%),χ^(2)=9.359,P=0.002]、肝功能障碍[9例(8.4%)vs.46例(25.6%),χ^(2)=12.733,P=0.000]、肾损伤[0例vs.10例(5.6%),P=0.015];呼吸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例(95.3%)vs.172例(95.6%),χ^(2)=0.008,P=0.928],需要高流量和机械通气例数显著低于疫情前组[14例(13.3%)vs.48例(26.7%)、21例(20.3%)vs.122例(67.8%),均P<0.05];后疫情组从发病到开始使用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日数短于疫情前组[7(3,10)d vs.9(6.3,11)d,χ^(2)=-3.565,P=0.000],入PICU前已使用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比例显著高于疫情前组[25例(23.4%)vs.2例(1.1%),χ^(2)=10.009,P=0.002];住院天数及PICU住院天数均低于疫情前组[10.0(8.0,14.0)d vs.15.5(12.0,22.0)d、5(3.0,8.0)d vs.7.0(5.0,10.0)d,均P=0.000]。死亡7例均为疫情前组,其中合并感染5例、合并基础疾病2例。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PICU收住的重症支原体肺炎主要集中于5岁以上儿童,后疫情组合并休克、胃肠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疫情前。MRMP患儿及时使用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预后良好。
周益平郭敏崔云朱光耀陈容欣王春霞张育才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儿童
重症支原体肺炎后闭塞性细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建立
2025年
目的分析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感染后闭塞性细气管炎(PIBO)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200例SMPP患儿,根据是否进展为PIBO,分为PIBO组和非PIBO组。采用LASSO回归分析、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PIBO的影响因素,建立PIBO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特应性体质、住院时间、发热、热程、低氧血症、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EU)%、肺实变、腺病毒感染、粘液栓、病程7d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程2w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是PIBO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热程(OR=1.572,95%CI=1.227~2.015)、LDH(OR=1.014,95%CI=1.006~1.023)、合并腺病毒感染(OR=8.051,95%CI=1.097~59.055)、黏液栓(OR=8.088,95%CI=1.280~51.099)、病程2w内使用糖皮质激素(OR=0.087,95%CI=0.014~0.549)为PIBO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0.94~1.00),通过DCA曲线,模型展现了比“全治疗”或“无治疗”策略更优的净获益。结论热程长、高水平的LDH、黏液栓、合并腺病毒感染、是否2w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较准确的预测儿童SMPP后PIBO发生风险,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预防PIBO的发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严秋丽施金金钮文思张方园陈颖青张媛媛李刚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腺病毒列线图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时期行气管灌洗术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 比较分析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时期气管灌洗术的临床特征,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气管镜治疗的最佳时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重症支原体肺炎并行电子气管镜治疗的患儿共201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气管镜前病程分为早期组77例(病程≤1周),晚期组124例(病程1周以上),比较分析其临床特征数据。结果 与晚期组相比较,早期组患儿发热时间长、呼吸音低发生率高、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不张、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儿肺实变、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改变、气管充气征、气管狭窄等影像学表现出现的比例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天数、呼吸音低是行早期气管灌洗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决策的因素包括早期行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发热程度高、发热时间长、肺部体征呼吸音低。
孔颖颖邱小建徐娟玉王娟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支气管灌洗术儿童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
2025年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住院的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9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都是在呼吸衰竭初期(持续3 h),用随机数字表法把他们分成两组,实验组各48人,即 NCPAP组;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呼吸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降低,PO2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u=-2.025, P=0.042)。两组儿童鼻粘膜损伤、气胸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效果显著,能迅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机体的炎性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娟
关键词: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呼吸衰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清IL-6、ET-1及sCD206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及可溶性甘露糖受体(sCD206)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SMPP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SMPP患儿治疗前、治疗后IL-6、ET-1、sCD206水平;统计所有患儿治疗结果;分析影响SMPP患儿治疗疗效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计算IL-6、ET-1、sCD206单独及联合对SMPP患儿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SMPP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6、ET-1、sCD20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SMPP患儿经治疗后,治疗显效41例(20.50%),治疗有效139例(69.50%),治疗无效20例(10.00%)。将治疗显效与有效纳为有效组(n=180),将治疗无效纳入为无效组(n=20)。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性别、年龄、CPIS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血清IL-6、ET-1、sCD206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ET-1、sCD206水平升高均是影响SMPP患儿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IL-6、ET-1、sCD206联合预测SMPP患儿治疗疗效的AUC为0.91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94.11%,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IL-6、ET-1、sCD206对SMPP患儿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
董倩李娜于光志陈娟杨琳
关键词:ET-1重症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结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
2025年
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就诊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资料,入院后根据系统随机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0)行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n=50)在上述用药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且症状改善较快,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用药,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可使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建议应用推广。
蔡晓艳胡丽丽
关键词:阿奇霉素重症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免疫功能
分析纤维气管镜灌洗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2025年
探讨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选择纤维气管镜灌洗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方法对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次所选的66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均选自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随机平分对照组(单一治疗)和观察组(联合治疗),分析价值。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炎症水平低、肺功能优、临床疗效高、并发症少、康复指标优(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选择纤维气管镜灌洗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方法,具推广价值。
侯颖
关键词: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

相关作者

陈哲
作品数:58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呼吸道感染 抑郁
黄伟
作品数:45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患儿 支气管哮喘患儿 肺功能 重症支原体肺炎
李明丽
作品数:40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患儿 湿疹 重症支原体肺炎 婴幼儿
陈宝元
作品数:480被引量:4,544H指数:2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间歇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间歇低氧
马兰红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重症支原体肺炎 A2 抗体检测 抗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