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0 篇“ 重性抑郁障碍 “的相关文章
一种揭示肠道微生物、脑脊液与重 性 抑郁 障碍 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揭示肠道微生物、脑脊液与重 性 抑郁 障碍 关系的方法,涉及重 度抑郁 障碍 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中介孟德尔随机化假设;包括关联假设、独立性 假设和排他性 假设;所选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IV;步骤二:获取重 ... 肖芮 李雯雯 叶琳重 性 抑郁 障碍 神经调控应用及评估2025年 抑郁 症又称重 性 抑郁 障碍 (MD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缺乏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 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 的负担。神经调控技术通过侵入性 或非侵入性 的方法,利用电、磁等手段调节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活动,改善抑郁 症状。确定客观的评估指标可以为MDD神经调控策略的制定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系统回顾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电刺激(TES)和经颅超声刺激(TUS)等非侵入式,以及深部脑刺激(DBS)、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等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在MDD的最新应用进展,重 点探讨了神经调控的行为学、神经影像学以及神经电生理评估指标,为未来开发重 性 抑郁 障碍 的精准、个性 化神经调控方案和评估工具提供方向。 李玉清 揭会聪 郭江子慧 刘迢迢 郑旭媛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脑功能磁共振在青少年重 性 抑郁 障碍 奖赏网络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重 性 抑郁 障碍 (MD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精力低下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青少年时期是该病高发的关键阶段。研究表明,青少年MDD患者的奖赏系统功能异常,相关的大脑奖赏网络也存在改变,但这些变化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尚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无创脑功能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MDD的脑功能研究。尽管如此,针对青少年群体奖赏网络的fMRI研究仍较为有限。本文综述了fMRI在青少年MDD奖赏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is a mental illness characterized by low mood, loss of interest, and low energy. Adolescence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high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have abnormal reward system function and related brain reward network changes, but the neuroimaging mechanism of these changes is still unclear.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as a non-invasive brain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brain function in MDD. Despite this, fMRI studies on the reward network in adolescent groups are still limit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reward network in adolesc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黄明萌 胡良波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青少年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重 性 抑郁 障碍 快感缺失的磁共振成像与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2025年 重 性 抑郁 障碍 的核心症状之一是快感缺失,表现为个体对愉悦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伴快感缺失的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脑影像表现出一定特点,如纹状体、颞叶等脑区体积或皮质厚度减少,脑白质束微观结构改变,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的神经元活动异常,默认模式网络、奖赏网络和额顶叶网络的连接性 改变等。此外,压力应激、基因表达、谷氨酸系统及生物节律等因素也可能对快感缺失产生影响。快感缺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复杂多样,对重 性 抑郁 障碍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 黄佩姗 王克 张雪琳 苗懿 董强利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神经机制 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的关联分析2025年 目的:探究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的关联分析。方法:选取91例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分为应答组(n=52)和非应答组(n=39),选取同期39名健康对照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检测肠道菌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 和β多样性 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应答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中以毛螺菌科、拟杆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占主要优势,而非应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以放线菌属、伊格尔兹氏菌属、安德克氏菌属、克里斯滕森菌属占主要优势。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hao1指数(OR=1.026,P=0.002)、Shannon指数(OR=3.190,P=0.014)为影响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 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性 。 马英英 李秀梅 雷津平 綦航 张晋兰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肠道菌群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重 性 抑郁 障碍 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重 性 抑郁 障碍 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艾司氯胺酮及育亨宾。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育亨宾可以有效促进艾司氯胺酮的抗抑郁 作用,并显著降低艾司氯胺酮发挥抗抑郁 作用时的使用... 张红星 吴梦雨 章文欣 周冬雨 翟晓静 许政 宋玲珍 吴周 杨鑫 葛婷 沙莎 张莫若 曹君利电休克疗法对伴有自杀意念重 性 抑郁 障碍 青少年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重 性 抑郁 障碍 青少年患者的有效性 、安全性 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重 性 抑郁 障碍 青少年患者,ECT组(n=81)接受常规抗抑郁 药物治疗联合8次ECT,对照组(n=79)仅接受常规抗抑郁 药物治疗。在基线(ECT前)、ECT疗程结束后、治疗后2周和6周,分别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17-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SIOSS)对患者抑郁 症状、自杀意念进行评估,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随访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结果广义估计方程分析HAMD-17、SIOSS评分结果表明,组别与时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治疗后HAMD-17评分均降低(4个时间点评分:ECT组24.59±4.56 vs.13.25±4.32 vs.6.20±1.95 vs.3.62±2.04,对照组23.48±3.66 vs.15.42±3.11 vs.10.10±2.05 vs.4.68±2.01;P<0.01),ECT组治疗前后HAMD-17评分的平均差异为-9.62±3.13,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17评分的平均差异为-8.16±1.71。两组经过治疗后自杀意念有所改善(4个时间点SIOSS评分:ECT组18.57±2.85 vs.10.93±3.52 vs.8.02±2.79 vs.3.70±1.96,对照组18.97±3.03 vs.15.51±2.98 vs.11.11±2.18 vs.6.44±1.78;P<0.01)。认知功能评分方面,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21),不同随访时间点的MoCA评分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MoCA评分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周时的认知功能可恢复至基线水平。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严重 不良反应。结论ECT对改善重 性 抑郁 障碍 青少年患者的抑郁 症状和自杀意念有效,且较为安全。ECT对青少年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是可逆的。 李伟 杜若南 蔡海鹏 郜肖肖 宋佳起 仝景慧 杨小雪关键词:青少年 电休克治疗 重性抑郁障碍 自杀意念 重 性 抑郁 障碍 患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背景:重 性 抑郁 障碍 (MDD)是一种严重 的精神疾病,其特点为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该病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功能,还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外,抑郁 症还可能对患者的临床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尹惠敏关键词:重性抑郁症 血脂异常 影响因素 患病率 基于定量磁敏感成像的重 性 抑郁 障碍 与双相情感障碍 脑区测量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定量磁敏感成像(QSM)技术分析重 性 抑郁 障碍 (MDD)与双相情感障碍 (BD)患者基底节与边缘系统脑区铁沉积情况及其与抑郁 症状严重 程度的关系。方法:搜集MDD、BD患者与健康对照(HC)组各20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 严重 程度,采集受试者全脑QSM图像。测量尾状核、苍白球外侧部、苍白球内侧部、壳核、黑质、丘脑底核、直回、眶部内侧回、眶部后回、梭状回、海马旁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的感兴趣区(ROI)内平均磁化率值,并计算各脑区偏侧化指数(LI)。采用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间比较,Spearman相关性 分析磁化率值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DD组左侧海马旁回磁化率值低于BD组(P=0.047);MDD组眶部内侧回LI高于BD组(P=0.005)。相关性 分析结果显示,MDD组右侧尾状核磁化率值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569,P=0.009),BD组右侧颞中回磁化率值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545,P=0.013)。结论:MDD、BD患者间存在铁沉积区域性 与偏侧性 差异,特定脑区铁沉积水平与抑郁 症状严重 程度相关。 刘歆怡 于爱红 贾秀琴 刘悦 王刚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磁共振成像 铁沉积 父母抚养方式对大学生惊恐障碍 、重 性 抑郁 障碍 及其共病的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我们设计并实施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不同的家庭养育方式对中国大学生在惊恐障碍 、重 性 抑郁 障碍 及其二者共病的发病率的影响,为制订预防、干预和减少大学生的惊恐障碍 、重 性 抑郁 障碍 及其二者共病的发生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指... 王一举关键词:惊恐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共病
相关作者
张克让 作品数:315 被引量:1,326 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障碍 基因多态性 重性抑郁障碍 抑郁症患者 孙宁 作品数:127 被引量:535 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基因多态性 重性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汤艳清 作品数:79 被引量:218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重性抑郁障碍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静息态 低频振幅 王彦芳 作品数:78 被引量:407 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事件相关电位 精神分裂症 重性抑郁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P300 抑郁症 吴枫 作品数:56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重性抑郁障碍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 氟西汀 大鼠海马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