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0篇“ 重力场模型“的相关文章
利用球谐分析方法构建局部重力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2025年
局部重力场理论相关的技术问题包括大地水准面精化、重力异常向下延拓、局部模型构建等,均会面临着具有较强的边界效应、局部积分代替全球积分、近似计算、积分离散化误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块对角最小二乘方法快速实现超高阶次的球谐分析,并将其引入局部重力场数据的处理及模型的构建,同时使用中低阶卫星重力场模型和GNSS/水准测量数据作为控制,可做到5400阶的全球球谐分析完成2′分辨率的局部重力场的数据处理和建模,算法精度造成的重力异常误差<1 mGal、(似)大地水准面误差<1 cm、垂线偏差误差<0.4″.同时球谐分析还可用于航空重力异常数据的稳定向下延拓,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常好的表现,所以球谐分析方法在局部重力场建模和数据处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李新星李新星范昊鹏刘晓刚刘晓刚李姗姗
关键词:球谐分析局部重力场大地水准面
联合先验模型和航空重力构建局部适用的超高阶重力场模型
2025年
研究联合先验重力场模型和航空重力数据构建适用于局部区域的超高阶重力场模型的方法,基于逆Poisson积分向下延拓方法和块对角最小二乘的超高阶重力场建模方法,提出了实用化的解算策略,并使用中国毛乌素测区的实测航空重力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毛乌素的航空重力和地面重力,联合SGG-UGM-2模型,采用不同的解算方案分别计算了适合于毛乌素测区的4个阶次达到3599和2159的超高阶模型RIGM-MWS-1、RIGM-MWS-2、RIGM-MWS-3和RIGM-MWS-4,测区内的GNSS/水准数据的外部精度检验结果说明:融入航空重力数据后,适用于局部区域的模型的大地水准面精度相比先验模型有了显著提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联合先验重力场模型和航空重力数据构建适用于局部区域的超高阶重力场模型的思路是合理可行的,可以提升全球模型在局部区域的适用性。
梁伟梁伟徐新禹黄剑李建成刘站科陈小英
关键词:航空重力
一种两类反演方法弹性配置的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构建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两类反演方法弹性配置的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构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读入测高数据并剔除异常值;移除参考大地水准面高模型和平均海面动力地形模型,得到用于反演的卫星测高数据;设置两类海洋重力场反演方法融合的加权函数...
刘乾坤许可陈兆钰刘鹏刘晓洋
基于GOCO06s静态重力场模型反演青藏高原莫霍面褶皱结构
2025年
青藏高原莫霍面的褶皱变形是地球深部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窗口.本文引入基于球坐标系的快速非线性重力反演算法,在地震先验信息的约束下,利用GOCO06s静态重力场模型(Gravity Observation Combination Project)计算青藏高原区域莫霍面深度,并在韦宁·迈内兹均衡模式条件下建立莫霍面褶皱结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在2500 m地形等高线以内的深度大于50 km,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附近区域莫霍面较浅,向南北高原逐渐加深至70~73km,在西构造结附近(79.4°E,34.4°N)莫霍面达到最深74km.莫霍面褶皱结构以西构造结为起点,往东延伸至高原南、北边界发育有两套褶皱组合,而高原东部莫霍褶皱变形走向较离散,且在四川盆地边界发育串珠状莫霍褶皱隆起带.高原的莫霍褶皱分布特征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莫霍褶皱的形成机制并不是单一的,印度和欧亚板块南北双向的俯冲挤压是高原南北边界莫霍褶皱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岩石圈解耦及下地壳流可能才是青藏高原东部褶皱变形的重要机制.
胡斌胡斌屈有恒蔡松陶张翠芳
关键词:青藏高原球坐标系
不同重力场模型下低轨卫星的简化动力学定轨与轨道外推
2025年
分析在不同重力场模型下的定轨精度与轨道外推精度发现,重力场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定轨精度和轨道外推精度均高于50阶重力场模型的结果。在GRACE-C和GRACE-D简化动力学定轨中,EGM2008与Tongji-Grace02k的3D方向定轨精度最高可达22.6 mm和24.0 mm,这2种重力场模型定轨精度均优于ITG-Grace03。在轨道外推中,Tongji-Grace02k精度最高,能达到亚dm级别;其次是EGM2008,ITG-Grace03精度最低,二者均在dm级。通过优化随机脉冲参数,可以提升3种重力场的轨道外推精度,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优化效果比阶数为50时明显。
罗振宇蒋春华范海怡祝会忠
关键词:重力场模型低轨卫星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重建时变重力场模型间断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重建时变重力场模型间断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球谐系数法反演流域的等效水高,通过滤波得到流域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S2:对原始时间序列数据TWSA<SUB>t</SUB...
苏勇冯雷
一种高阶重力场模型构建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阶重力场模型构建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重力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迭代次数下的参考模型,对归算后的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进行改正,得到当前迭代次数下<Image file="DDA000490...
王云鹏刘晓刚宋颖翟振和管斌
两尺度径向基函数法构建沿海地区重力场模型
2024年
针对地球重力场在复杂沿海地区精度欠佳问题,采用两尺度带限球面径向基函数(SRBF)建模技术,构建了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州沿海地区高精度的局部重力场模型。利用纯卫星重力场模型数据对航空重力数据进行约束,构建了研究区域中尺度的融合重力场模型(第一次SRBF建模)。在移去低频和中频重力场模型信号以及残余地形模型信号的基础上,利用残余多源重力数据实施了细尺度(高频)SRBF建模过程(第二次SRBF建模)。通过与GPS/水准数据比较,两尺度SRBF模型在陆地区域的大地水准面精度为0.095 m,比单尺度SRBF模型、EGM08和XGEOID17RefB模型分别提高了0.035~0.043、0.050和0.032 m,显示了两尺度SRBF建模方法的优越性。两尺度带限SRBF建模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复杂沿海地区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而且能够为其他复杂地区重力场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马志伟边少锋陈永冰纪兵
一种基于水深的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融合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深的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融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重力场模型精度计算模块:用于对船测重力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分别插值到船测重力点处计算重力残差,再统计出精度;精度‑水深匹配模块:用于按水深进行分段考察...
陈兆钰许可刘乾坤刘晓洋
一种基于水深的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融合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深的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融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重力场模型精度计算模块:用于对船测重力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分别插值到船测重力点处计算重力残差,再统计出精度;精度‑水深匹配模块:用于按水深进行分段考察...
陈兆钰许可刘乾坤刘晓洋

相关作者

张兴福
作品数:116被引量:61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研究主题:重力场模型 地球重力场模型 GRACE GPS高程转换 GNSS
刘晓刚
作品数:137被引量:37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重力场模型 卫星测高 GOCE 时间同步 卫星重力梯度
李建成
作品数:268被引量:2,081H指数:3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研究主题:卫星测高 大地水准面 GRACE 重力场 地球重力场
许厚泽
作品数:438被引量:2,62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重力场 GRACE 青藏高原 卫星重力 大地水准面
徐天河
作品数:216被引量:1,038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重力场模型 CHAMP GNSS GNSS-R 抗差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