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6篇“ 采食行为“的相关文章
- 用于平养鸡的鸡只采食行为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养鸡的鸡只采食行为识别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采食区域内的鸡只图像并进行预处理操作;将预处理后的鸡只图像输入采食区域鸡只识别模型,输出鸡只的目标框信息;根据目...
- 张铁民张恒源黄天荣卢灿欢
-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毒沟褶菌采食行为调查
- 2025年
- 目的调查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人群对毒沟褶菌认知及采食情况,为云南猝死的病因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为毒沟褶菌中毒防控措施的制定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18—2021年在云南省25个县的90个云南猝死发病自然村内,分别选取云南猝死家庭作为病例家庭和未发生云南猝死的家庭作为对照家庭,对照选取采用方便抽样法(对照组∶病例组=3∶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病例家庭和对照家庭毒沟褶菌采食、食用后症状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发放711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病例家庭175户,对照家庭536户。80.82%的病区自然村附近有毒沟褶菌分布;711户家庭中15.89%食用过毒沟褶菌,以炒吃(53.10%)为主,其次为煮吃(29.20%)、先煮后炒(15.93%)和蒸吃(1.77%);94.69%的家庭食用新鲜子实体;69.02%的家庭1年不超过3次;病例家庭的食用率高于对照家庭。113户有毒沟褶菌食用史的家庭中,35.40%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酸痛等不适症状。分别以来源、烹饪方式、子实体状态和食用频次分组,比较各组食用后受罹家庭所占比例的差异,食用频次高(≥3次/年)的受罹家庭比例高于食用频次低(<3次/年)。在421例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中63例在死前明确有毒沟褶菌食用史,其中食用时间在该蘑菇中毒一个最长潜伏期(14 d)内有43例。结论80.82%的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有毒沟褶菌分布,16.67%的人群有采食史,以炒食或煮食新鲜子实体为主。14.96%的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死前食用过毒沟褶菌,进一步证实了该蘑菇中毒是云南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我省仍有必要继续加强禁食毒沟褶菌的健康宣教。
- 习严梅唐雪马琳孙梦遥杨永鹏董毅秦明芳王跃兵
- 关键词: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 一种奶牛采食行为与采食量的可穿戴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奶牛采食行为与采食量的可穿戴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将每台装置套设于奶牛的头部,通过装置与奶牛的颊部或鼻部接触的传感器采集奶牛采食行为的加速度信息;同时,将装置的传感器与中继器、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 丁露雨李奇峰赵文杰蒋瑞祥余礼根马为红高荣华肖伯祥于沁杨常红梅
- 行为诱导采食对乳鸽采食行为、体重、胃肠激素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研究行为诱导采食对乳鸽采食行为、体重、胃肠激素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探讨行为诱导采食在乳鸽集约化饲养模式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试验将180只16日龄、体重300 g以上的健康白羽王鸽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诱导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乳鸽,每10只乳鸽为一笼。对照组不进行行为诱导采食,正常饲喂至28日龄出栏,诱导组于乳鸽16~18日龄时每笼中放入1只可正常采食的30日龄乳鸽进行行为诱导采食,其他饲养模式与对照组均相同。试验期间观察乳鸽自主采食情况,分别于乳鸽16,19,22,25,28日龄清晨喂料前(禁食8 h)对两组进行称重并记录,并从两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择2只乳鸽翅下静脉采集血液,测定胃肠激素水平[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饥饿素(Ghrelin)质量浓度,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酪酪肽(PYY)浓度]和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质量浓度,葡萄糖(GLU)、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浓度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表明:诱导组17日龄时即有乳鸽开始自主采食,而对照组直至18日龄才有乳鸽开始自主采食。诱导组22日龄自主采食乳鸽占比高达96.22%,其余3.78%的乳鸽因不会自主采食而死亡或被淘汰;而对照组22日龄自主采食乳鸽占比仅为86.67%,其余13.33%的乳鸽均因不会自主采食而死亡或被淘汰。两组16~19日龄乳鸽体重呈现下滑的趋势,19~28日龄逐渐攀升。诱导组后期体重增长速度较快,25~28日龄时诱导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组19日龄乳鸽的Ghrelin质量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CK质量浓度和GLP-1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诱导组22日龄乳鸽的GLP-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组25日龄Ghrelin和CCK质量浓度�
- 常玲玲张蕊汤青萍付胜勇穆春宇沈欣悦卜柱
- 关键词:乳鸽采食行为体重胃肠激素血液生化指标
- 基于群养生猪姿态估计的采食行为识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于群养生猪姿态估计的采食行为识别方法,采用YOLOv8对俯视群养生猪视频帧进行检测,得到图像中生猪个体、食槽、饮水口的位置;通过改进的HRNet算法进行生猪姿态估计,网络采用多分辨率分支并行与高低分辨率融合的...
- 胡宇航房俊龙戴百生沈维政李然
- 一种基于采食行为的哺乳期母猪精准饲喂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食行为的哺乳期母猪精准饲喂系统,以哺乳期母猪为研究对象,以磁导航机器人为运动平台,通过搭载RGB相机获取哺乳期母猪采食行为数据,构建基于目标检测算法的哺乳期母猪异常采食行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优化,...
- 姚文徐善鹏陈金鑫薛鸿翔沈明霞刘龙申赵茹茜
- 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对生长肉用绵羊采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旨在研究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日粮对生长期呼伦贝尔羊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20±1.9)kg的呼伦贝尔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和高脂组(23.65%过瘤胃高脂日粮,HF),每组6只,并用摄像头连续记录各试验呼伦贝尔羊的行为活动。连续观察并记录试验羊正试期第83和84天的行为,包括:采食、反刍、饮水、站立、卧倒行为,计算每个行为活动在24 h内的总分钟数,并通过干物质、脂肪、粗蛋白采食量来计算每千克日粮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干物质采食速度、脂肪采食速度、粗蛋白采食速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显著降低生长呼伦贝尔羊精料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的采食量及采食速度(P<0.05),降低呼伦贝尔羊的采食次数、每日反刍时间、每千克日粮的反刍时间和饮水时间(P<0.05),增加粗脂肪采食量和采食速度(P<0.01)。综上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可能通过影响生长肉羊采食次数来降低精料采食量,并减少其饮水行为。
- 常馨丹胡帆伍志武叶炳森刘铁海林杰贺志雄谭支良
- 关键词:家畜行为学
- 饲料因素影响猪采食行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猪的采食行为对其生长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饲料因素是影响猪采食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综述了目前关于影响猪采食行为的饲料因素的研究进展,以及采食行为的调控机制,其中饲料成分、饲料能量密度、饲料质量与形态、饲料味道和香味等因素都能影响猪的采食行为。这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饲养策略,从而提升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 何雅嫒高炜王丽娜
- 关键词:采食行为饲料因素营养调控
- 一种基于牲畜胃部pH值监测采食行为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养殖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牲畜胃部pH值监测采食行为分析方法,通过将数据采集胶囊植入牲畜的瘤胃内,利用数据采集胶囊内的pH复合电极、温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牛胃内的pH值、温度和活动量情况,从...
- 苑维武
- 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和光流法相结合的猪的采食行为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和光流法相结合的猪的采食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对视频帧进行预处理,即先进行双边滤波,再进行对数变换,最后进行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接着对视频帧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粗提取,再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进行精...
- 朱伟兴汤志烨李新城
相关作者
- 朱良

- 作品数:22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采食行为 生长猪 采食 抗氧化能力 棉籽粕
- 陈安国

- 作品数:258被引量:1,874H指数:2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饲料添加剂 断奶仔猪 仔猪 生长肥育猪 干湿饲喂器
- 张爱忠

- 作品数:362被引量:1,446H指数:18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抗菌肽 瘤胃发酵 反刍动物 支链淀粉 羔羊
- 王凯

- 作品数:18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蛋鸡 纳米粒 采食行为 采食 氧化降解
- 吕艳

- 作品数:76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浙贝母 卷积神经网络 冬笋 分选机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