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0篇“ 酸挥发性硫化物“的相关文章
水库沉积中的挥发性硫化物分析方法优化研究
2024年
为分析水库沉积中的挥发性硫化物(AVS),在氮载气冷法硫化物分析法基础上,改进试验装置用于AVS的提取和测定,并对样品采集、保存以及氮气流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方法为样品用量5~10 g(湿重)、氮气流量为40 mL/min、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60℃、反应度为1 mol/L的盐、反应量为20 mL。该方法具有装置简便、工作效率高、回收率良好等优点。
蒋奕雄陈志蒋冬升邹丽珍崔利峰何美峰
关键词:沉积物AVS分析方法水库
连续流动法测定沉积中的挥发性硫化物被引量:2
2015年
优化沉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的提取方法并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提取液中的硫化物。研究了吸收液的种类、氮气流量与吹气的时间和反应温度对AVS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氢氧化钠或硫镉-氢氧化钠吸收液相比,以氯化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吸收液吸附效率好,稳定性高且无毒。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提取液中的AVS快速、准确、稳定性好。
蔡晔林休休
关键词:连续流动分析法酸挥发性硫化物沉积物
长江河口盐沼湿地挥发性硫化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以长江河口典型潮间带(崇明东滩湿地)不同地貌单元植被根际柱样沉积(0~33 c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环境中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时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根际沉积中AVS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表现为:互花米草大于海三棱藨草和芦苇。各采样点根际沉积中AVS含量垂向变化为:高潮滩芦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潮滩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地面下约20 cm处显著增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沉积中AVS含量与<16μm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含水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根际沉积中AVS含量的时空变化可能受潮汐、植被生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时空变化特征反映了长江河口潮滩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与芦苇和海三棱藨草相比,入侵种互花米草对沉积中硫盐异化还原有显著影响,其可能改变了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原有的氧化-还原生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王永杰郑祥民周立旻翟立群钱鹏吴永红
关键词:盐沼湿地互花米草
哈尔滨市城市河道沉积挥发性硫化物的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深入了解哈尔滨市城市河道沉积硫污染情况,以哈尔滨三大内河之一——信义沟为例,对其沉积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道所在地的气温、雨沉降量以及河道水体-沉积的氧化还原状态对表层沉积中AVS的累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垂直分布中,沉积中AVS随深度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表明了信义沟河道各区域沉积稳定性不同。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信义沟沉积中AVS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与有机质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信义沟沉积中AVS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说明了对于北方城市河道沉积,有机质含量对AVS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白钰闫雷闫璐翟娜
关键词:沉积物
南通龙王桥河沉积挥发性硫化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对南通通甲河支流龙王桥河的表层沉积挥发性硫化物(AVS)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VS与同步浸提重金属(SEM)的关系,以及AVS与有机质(OM)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①龙王桥河表层沉积中AVS的平均含量为1700mg/kg,远高于其他河段,上覆水中AVS的含量达到1.0mg/L,污染严重;②归一法算得SEM/AVS<1,沉积中重金属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③沉积中OM含量与AVS有相关性,OM较高时AVS的含量也较高。
陈默陆冉祁铭华季美娟
关键词:沉积物酸挥发性硫化物
上海市滨岸带沉积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及空间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对上海市滨岸带(北起浏河口,南至杭州湾的金丝娘桥)18个柱状沉积挥发性硫化物(AVS)质量分数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中w(AVS)为0.38-317.60 mg/kg,底层沉积中w(AVS)平均值最高,是表层和中层的2倍左右.各采样点沉积中底层w(AVS)空间变化差异最大,表层w(AVS)变化较小.人类活动干扰(滨岸带围垦、工业排污和生活排污和畜禽养殖等)显著改变了潮滩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w(有机碳)、含水率、粒度组成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可能成为控制上海市滨岸带沉积中w(AVS)空间变化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周栋王东启陈振楼孙月娣毕春娟李九发许世远
关键词:沉积物
乳山湾沉积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分布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5~568.48mg/kg、秋季23.49~350.69mg/kg、冬季15.77~190.96mg/kg,平均值分别为92.82、208.65、177.27和82.87mg/kg。对养殖区与非养殖区AV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在深度为0~20cm之间,AVS含量基本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就近几年乳山湾东流区表层底质中的AVS含量作了年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VS含量年际变化不明显。
王强曲克明马绍赛宋云利
关键词:底质酸挥发性硫化物
沉积挥发性硫化物对水体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讨有机质降解有毒气体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沉积重金属加标试验和沉积间隙水的分析,研究了在硫化物存在条件下,二价有毒金属在沉积-间隙水系统中的浓度分配。结果表明,加标沉积的浓度与间隙水中重金属锌或铅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沉积重金属锌或铅总量无关。在硫化物存在条件下,沉积-间隙水系统中,二价重金属锌或铅在固、液两相间的分配主要受硫化物(AVS)的影响。
肖寒牟晓红
关键词:沉积物间隙水重金属
珠江口沉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生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2003年10月采于珠江口5个站位的沉积剖面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提取的重金属(SEM:Pb,Zn,Cu,Cd,Ni)。其中,站位1、2位于中滩,其沉积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为0.25—4.06μmol.g-1;站位3、4位于西滩,其沉积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0—26.09μmol.g-1。中滩和西滩沉积的AVS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西滩表层沉积的AVS含量接近于零,这可能与该水域较强的底层流和沉积的再悬浮作用有关。站位5位于珠江口外侧,其表层沉积的AVS含量相对较高,且垂向变化较小,可能是还原性沉积间歇性再悬浮后重新沉积的结果。站位1、2和5沉积中同时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大体在0.95±0.2μmol.g-1范围内,随深度增加略呈下降趋势;而西滩沉积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为1.43—2.42μmol.g-1,且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珠江口西滩沉积中的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对AVS/SEM摩尔比值和单个金属的毒性效应研究显示,珠江口内尤其是西滩的表层沉积存在重金属污染,对其中生活的底栖生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
杨永强陈繁荣张德荣张凌吕莹
关键词:珠江口酸挥发性硫化物生物毒性
太湖梅梁湾沉积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水体沉积中的溶性硫化物 (AVS)极易与二价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难溶金属硫化物 ,从而控制沉积中二价有毒金属的化学活性和生有效性 .测定沉积中的AVS和同步提取金属 (SEM) ,依据SEM AVS的比值可作为判定重金属生有效性的良好指标 .通过对太湖梅梁湾 2个不同站点沉积中AVS与SEM随深度分布的研究得出 :①AVS含量随着深度的加深先上升后降低 ,SEM含量随深度的加深呈逐渐降低趋势 ;②SEM AVS只在最表层 (0~ 2cm)大于 1,低于这一层都小于 1.③在表层沉积 (0~ 2cm)中 ,可能存在重金属生毒性效应 .但对于单个金属而言 ,Ni、Cu具有产生毒性作用的潜能 ,而Zn、Pb对沉积中的生不具有毒性 .
宋进喜李金成王晓蓉刘康马俊杰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提取金属生物有效性

相关作者

徐小清
作品数:72被引量:1,18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物 微囊藻毒素 生态毒理效应 酸挥发性硫化物 滇池
方涛
作品数:114被引量:1,050H指数:2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沉积物 富营养化 微囊藻毒素 磷 酸挥发性硫化物
张晓华
作品数:42被引量:37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单链抗体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噬菌体展示技术 沉积物 WSSV
张彦峰
作品数:45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沉积物 底栖生物 重金属 沉积物质量基准 毒性效应
刘树娟
作品数:3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硝酸钙 酸挥发性硫化物 河底泥 底泥 2-甲基异莰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