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8篇“ 通风条件“的相关文章
- 不同通风条件对豫南农村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农村居住建筑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聚焦豫南驻马店农村二层住宅,借助 DeST 软件,运用控制变量法深入剖析自然通风对能耗影响。依据当地气候划分季节,设定多组外部通风及换气次数模拟方案。结果表明,过渡季白天通风的全年累计冷负荷较小,其中换气次数为 4 次 /h 时最优。相比无通风,这种通风方式减少了全年累计冷负荷711.68kw·h。本研究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对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 高瞻齐文卓刘鑫
- 关键词:农村居住建筑DEST软件通风方案换气次数
- 基于“O”形圈理论的Y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
- 2025年
- 以羊场湾煤矿140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软件,基于“O”形圈理论对采空区内部气体分布状态进行探究,采用束管监测的方法对140201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现场“三带”测定,将测定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将验证后的模型进行了采空区注氮处理。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吻合度较好,数值模拟计算采空区两侧氧化带宽度分别为58 m和54 m,现场实测结果分别为60 m和52 m,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误差小于5%,吻合度较高;注氮后采空区两侧氧化带宽度分别减小了82.8%和53.7%,计算结果可为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
- 康新荣李宁孙凯
- 关键词:Y型通风束管监测采空区注氮
- U型上行式通风条件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高地温采空区瓦斯运移的规律,以潞安集团某深井综采工作面为原型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和渗流数学模型,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在不同通风量下对采空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而得到采空区瓦斯浓度场的分布,进而研究高地温矿井下通过加大风量降温后采空区瓦斯的运移规律。研究表明:采空区漏风主要集中在进风巷与工作面交界处的下隅角处,随着进入采空区深部,风流速度越来越小。上行式通风下回采工作面与回风巷交界处容易形成高浓度瓦斯积聚区,随着风量增大,深部采空区会积聚大量的高浓度瓦斯,加剧了深部采空区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 李欢
- 关键词:采空区漏风瓦斯运移数值模拟
- 高温矿井综采工作面通风条件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2025年
-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灾害已成为制约矿业高速发展的重大难题,严重危害着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针对高温独头巷道作业环境差、通风效果不良的问题,以平煤十矿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巷道通风降温几何模型,设计正交试验,使用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稳态模型探究不同进风口直径、进风温度、进风速度和掘进面深度对巷道温度场及监测点处温度的影响。不同通风时间下,流体域的平均温度与监测点温度间并无明显关系,通过温度场分析,高进风温度、小进风口直径会造成低温区域距离掘进面较远的情况,降温效果差。极差分析得出流体域的平均温度与监测点温度的最佳组合相同,进风口直径对二者的影响最大,进风速度影响最小。增大进风口直径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而降低进风温度可率先使巷道内整体温度下降。
- 韩利军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基于数值模拟的强制通风条件下掘进工作面气流与粉尘规律研究
- 2025年
- 通过CFD模拟探讨了掘进工作面强制通风条件下不同粒径粉尘的分布特性及送风速度变化对粉尘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气流强度随掘进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回流侧气流强度高于进口侧。粉尘分布直接受气流场强度影响,粒径越大的粉尘越难到达出风管一侧,尤其是中、细颗粒粉尘在煤壁一侧含量较高。此外,超细颗粒粉尘在整个巷道中可长时间悬浮,但会随气流逐渐减弱而缓慢沉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除尘设备的选择和位置,结合适当的送风速度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矿井粉尘,尤其是对于超细颗粒粉尘的控制,同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该矿主要产尘区的粉尘分布情况的建议。
- 王东伟
- 关键词:粉尘粉尘分布CFD模拟
- 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
- 本发明属于蔬菜大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包括主体,主体的侧面设置有进出机构,主体上设置有上下通风机构,通风机构上设置有防虫网;进出机构包括第一进出组件和第二进出组件,第一进出组件和第二进...
- 徐勋志郑岩松陈胜文戴修纯乔燕春何国平陈易伟江定袁凡崇
- 通风条件对隧道内双火源火灾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隧道火灾对于交通运输及人员安全的威胁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形成多点火源,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fire dynamics simulator, FDS)对自然通风、纵向通风条件下隧道内双火源火灾进行数值仿真,探究不同通风条件下隧道内双火源火灾的温度分布,以及纵向通风风速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隧道自然通风情况下,隧道顶棚最高温升随着火源间距增大而降低;纵向通风情况下,顶棚最高温升随着风速增大而降低。
- 黄子候丁智伟
- 关键词:自然通风纵向通风隧道火灾
- 一种通风条件下采空区堵漏风泡沫生存期测定装置及实施方法
- 本发明涉及矿井采空区堵漏风防止煤自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风条件下采空区堵漏风泡沫生存期测定装置及实施方法,测定装置主要包括泡沫生成注入系统、模拟管路、风机、电子精密天平以及计算机;泡沫生成注入系统与模拟管路相连通,用于...
- 黄来胜吴兵任少伟雷柏伟李超李杨
- 基于通风条件的GIL管廊温度分布模拟分析
- 2024年
- 以设置通风系统的某地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管廊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建立GIL管廊的物理及数学模型,充分考虑送风和排风对管廊温度的影响,设定管廊空间合理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基于自然送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分析夏冬两季和极端温度下GIL管廊热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并对比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的区别,揭示空间的温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模式下,GIL管廊内温度沿长度方向逐渐增加,管廊尾部温度最高,能够满足《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DL/T 5484—2013)要求。夏季非正常工况下,尾部温度较高,可通过增加风口和风量改善;冬季则可考虑自然进风自然排风方式。
- 马秀婷张文科王康悦李艳
- 关键词:地下管廊通风系统温度分布
- 自然通风条件下的两连接腔室中氢气泄漏试验研究
- 2024年
- 通过理论模型预测氢在自然通风条件的两连接腔室中缓慢泄漏而产生的氢-空气浮力射流。假设氢-空气混合物是线性混合类型,即密度仅是浓度的函数,通过三大守恒和伯努利方程得到并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两连接腔室中的一个腔室发生氢气泄漏时,连通口与泄漏区域区外侧通风口的相对位置对氢气分布的影响较大。增大中间连通口与泄漏区外侧通风口之间的距离和通风口面积都可以降低空间中的密度并提升高浓度出现的位置。分层高度与泄漏源高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预测了氢气在自然通风的连通空间中的分散机制,从氢气风险控制的角度确定高浓度出现的位置,更好地为储氢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 侯思仪刘洋黄中伟黄一鸣
- 关键词:氢气泄漏
相关作者
- 韩融

- 作品数:39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污泥 垃圾渗滤液 重金属 生物物理 渗滤液
- 杜琼

-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污泥 通风条件 反应器 滚筒干燥 进料系统
- 阳金龙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污泥 通风条件 生物物理 反应器 含水率
- 王洪涛

- 作品数:306被引量:2,247H指数:2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生命周期评价 高温气冷堆 污泥 生命周期 堆肥
- 周刚

- 作品数:488被引量:1,709H指数:27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粉尘 煤层注水 煤矿 煤层 抑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