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篇“ 选择性断流术“的相关文章
磁控胶囊内镜联合超声内镜静脉曲张选择性断流诊治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被引量:7
2022年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临床症候群,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重要的内科急危重症,出血量大,病死率高。超声内镜实时引导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选择性断流自2007年在全球首次开展以来,其价值和优势得到了愈来愈多临床工作的证实,应用日渐广泛。现报告1例应用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确诊并采用超声内镜实时引导静脉曲张选择性断流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
吴巍邹多武王琪褚晔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改良Sugiura选择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和安全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改良Sugiura选择性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EGVB)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45例行改良Sugiura(改良组)和65例行选择性断流(选择组)的PHT致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后累计生存率、再出血率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率。结果:改良组与选择后3个月死亡率分别为2.22%、1.54%;两组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截至2019年12月1日,改良组累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4%、84.62%、78.26%,累计1、3、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2.78%、12.00%、18.18%,后3~6个月、1年及至随访截止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率分别为92.68%、87.80%、82.93%;选择组累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00%、89.19%、71.43%,累计1、3、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3.85%、21.95%、43.75%,后3~6个月、1年及至随访截止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率分别为92.86%、87.50%、64.29%。两组后远期累计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后远期累计再出血率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断流均为治疗PHT合并EGVB患者的有效式,后患者近、远期疗效相似,但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重度且伴有出血史的患者,改良Sugiura的远期疗效更好,应优先选择
夏振国姚岚清左成锴陈钟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改良SUGIURA术选择性断流术再出血
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20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A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传统彻底断流,B组患者行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两组患者均于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后3个月临床疗效,前、后3个月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结果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前比,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可有效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增强疗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齐锐王何斌李劲刘德钦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选择性断流术肝功能
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疗效及对其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疗效及对其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80例,根据手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40例,采用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对照组40例,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传统彻底断流,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中出血量为(189.0±19.3)ml、手时间为(212.2±26.5)分钟、再出血发生率为7.5%,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2.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294.2±23.6)ml、(301.7±30.9)分钟、25.0%、15.0%及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研究组病人ALB为(30.7±2.8)g/L、ALT为(38.8±5.1)IU/L及TBIL为(27.9±5.2)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8.8±1.8)g/L、(44.6±5.4)IU/L和(32.0±5.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研究组病人的FPP为(20.0±5.3)cmH2O,Child-Pugh评分(5.2±0.5)分对照组分别为(26.2±5.6)cmH2O和(6.0±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后3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2.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测压并基于FPP指导下行脾切除+选择性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疗效优于腹腔镜下传统断流
唐俊朱志贤张焱辉朱军蒋国庆
关键词:脾切除选择性断流术门脉高压症肝功能预后
选择性断流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选择性断流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6年7月间门静脉高压行选择性断流治疗的38例为研究组,同时与此前接受联合断流治疗的40例(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结果:后两组比较,研究组门静脉压力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门静脉血栓、门静脉高压胃病及食道曲张静脉再发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断流应用于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显著,有效缓解门静脉压力,明显的降低食道曲张静脉再发、门静脉高压胃病及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后康复,值得推广。
范仁根查文章周勇秦呈林单湘湘
关键词:选择性断流术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断流术疗效研究
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治疗原发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治疗原发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原发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选择性断流(观察组),33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对照组)。比较两组手前后肝脏功能生化指标水平、手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3年,分析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周期。【结果】观察组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血清ALT、AST、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前,观察组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后,观察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胸腔积液、感染、肝脑病、门静脉血栓,观察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93%(7/29)低于对照组的27.27%(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2)。两组患者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显示其生存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治原发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建武
关键词:肝细胞肝切除术
选择性断流和联合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选择性断流和联合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患者接受选择性断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联合断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后的门静脉压力下降情况(FPP)、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后近期消化道出血复发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后的的FPP、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后近期消化道出血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后,观察组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效果显著,安全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邓银田
关键词:选择性断流术联合断流术门脉高压症
门静脉测压指导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测压指导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实施门静脉测压指导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者3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传统断流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时间、中出血量、手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各级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胃排空延迟等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时间分别为(232.53±36.45)min和(317.36±56.23)min;中出血量分别为(196.75±20.42)ml和(382.36±34.87)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2、3.286,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后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5%(2/32)和24.3%(17/70),Ⅰ/Ⅱ级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5%(4/32)和31.4%(22/70);胃肠道排空延迟发生率分别为3.12%(1/32)和14.3%(10/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4.027、3.935,均P<0.05);两组后Ⅲ/Ⅳ级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12%(1/32)和5.71%(4/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的FPP和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的FPP和Child-Pugh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测压指导下的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降低FPP及后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改善肝功能及手安全方面要优于传统断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明非关华甘险峰杨训蒋佶鹏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选择性断流术自由门静脉压
CUL4B对胃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与腹腔镜选择性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分析
第一部分:CUL4B对胃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目的: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许多胃癌相关基因有待发现和研究。CUL4B基因属于Cullin基因家族,其编码的CUL4B蛋白参与构建体内最大...
马洋
关键词:胃癌生物学行为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手术
文献传递
肝癌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在原发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肝癌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在治疗原发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行肝癌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的肝癌患者23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行肝癌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后血常规指标如血小板、白细胞,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白蛋白(albumin,ALB),后2年内食管胃底出血情况及后相关并发症情况如肝脑病、腹水、应激溃疡,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肝功能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后胃底出血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及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能同时处理肝肿瘤和门静脉高压,显著改善血常规及肝功能等预后指标,有利于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
范仁根周勇查文章单湘湘
关键词:肝肿瘤

相关作者

潘万能
作品数:48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门静脉 选择性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围手术期
谢敏
作品数:180被引量:58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肝移植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徐刚
作品数:15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选择性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后 断流术 门静脉
潘一明
作品数:72被引量:22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断流术 门静脉 胰腺癌 门静脉高压症 高血压
曹亚娟
作品数:23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高血压 门静脉 选择性断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