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1篇“ 逆冲构造“的相关文章
一种识别古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覆盖型构造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和地质学领域,公开了识别古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覆盖型构造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利用地下三维地震数据,解释得到地质构造形态图;第二步骤,在地质构造形态图中星球撞击高频发生年代,识别伴生有放射性断裂的负...
周锦明
确定断陷盆地古潜山构造挤压复活地质年代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确定断陷盆地古潜山构造挤压复活地质年代的方法,包括:在经过三维倾角中值滤波处理的断陷盆地三维地震数据体上,确定古潜山顶面以及区域正断层的走向。在与区域正断层的走向基本平行的地震...
周锦明
玉北地区构造带地震处理成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
构造带是玉北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重要领域,受窄方位地震采集和层间多次波混叠效应影响,构造带及洞型储层成像不能满足勘探部署需求,制约了该区已发现油藏的拓展。笔者在分析影响复杂构造成像关键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了OVT域道集规则化处理,弥补了常规三维地震空间采样不规则的缺陷。同时,通过使用近似垂直断裂带的长偏移距方位角道集进行成像,提高了构造带速度建模的精度,尽可能地削弱了层间多次波混叠效应。结合多次波VSP波场特征分析与应用,构造带及缝洞型储层的成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沈向存魏华动吴国培
关键词:层间多次波
构造复杂区的构造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复杂区的构造解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收集遥感影像数据、重力数据及原始2D地震剖面;分别基于遥感影像及基于重力数据中的线性特征解译断裂并获得断裂信息;确定每一条断裂的断裂信息进而确定每一条断裂...
高敏杨立强史丹妮张忠民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和走滑构造相关裂缝发育模式
构造控制的白垩系裂缝性砂岩储层和受走滑断层控制的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是塔里木盆地北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研究构造和走滑断层相关裂缝分布规律对指导其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坳陷...
毛哲
关键词:油气勘探逆冲构造走滑断层裂缝发育
蒙特卡洛方法与构造变形速率的限定
2022年
变形速率是衡量构造活动强弱的重要参数,对其准确限定一直是构造地貌、活动构造研究的重点。以河流地貌作为参考面限定构造变形速率是目前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基于近年来的研究体会和具体的研究案例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已能获得可靠的变形量和地貌年龄数据,但若想获得合理、可靠的变形速率,需要关注这两类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与由其构建的断裂滑动历史的合理性。相较于通过位错量与构造变形时间的比值,或利用两者进行线性回归的方法来限定变形速率,从模拟合理的断裂滑动历史的角度出发,蒙特卡洛方法可有效减小变形速率估计的不确定性,使变形速率估计更加合理,从而为地震风险评价等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逄立臣姜禹彤武登云吴孟韩吕红华郑祥民
关键词:变形速率蒙特卡洛模拟晚第四纪
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侏罗系构造变形及 应力演化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构造是较为常见的构造形式,其由弱到强的变形过程及应力定量分布状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库车前陆盆地东部构造为例,基于构造剖面的解析,将构造活动分为4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改造期,并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对不同阶段剖面进行了精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构造的扩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前翼、后翼不断往复迁移推进的历程。简单的断褶带发育于构造初始期,应力主要集中在后翼;变形向后翼扩展,转折端范围不断增加对应构造发展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变形向前翼扩展,前翼范围开始增大对应构造成熟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和前翼靠近转折端区域;后翼掀斜,前翼竖直,前翼前缘大量新的断层发育对应构造改造期,应力主要集中于前翼前缘。理清构造变形过程及应力集中分布范围的差异,可为后期指导裂缝发育部位以及超压异常发育带的预测奠定较好的基础。
庞菲菲唐永宋换新唐文军
关键词:逆冲构造应力分布
博格达山前带米泉地区滑脱构造样式及其演化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为确定博格达山前米泉地区构造样式和地层展布,基于断层发育特征及滑脱层对构造发育控制作用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典型的滑脱构造样式。受上三叠统泥岩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滑脱层的控制,米泉地区的基底断层早期沿滑脱层由南向北低角度滑,后期遇阻上倾,切割地层并出露地表,形成独特的“躺椅”状产状;次级断层规模小,两端止于滑脱层内。博格达山前带自南向北划分为推覆带(基底推覆)、断带和滑脱带3大构造带。米泉地区位于断带,横向可细分为4个构造台阶,纵向上划分为3个构造层,各构造层均为主动顶板双重构造复合体,次级断层发育程度有所差别。滑脱构造样式的建立推翻了以往的构造认知,确立了推覆体下方仍为下组合地层,且存在众多有利的背斜圈闭的地质认识,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下组合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杨玉龙
关键词:滑脱层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推覆带冲断带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地区走滑-构造的成因——以小宽断裂带为例被引量:8
2020年
多个构造带的复合叠加过程及其形成的地质结构是陆内构造变形研究的前沿问题。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位置,是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窗口。小宽断裂带是梨树断陷内具有代表性的构造单元,与区域内的油气藏关系密切,其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仍存在争议。研究通过开展三维地震数据解释和地震相干切片分析厘定了小宽断裂带的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通过总结前人认识和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分析了走滑-活动的成因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认为:(1)小宽断裂带整体向西倾,可分为南段、中段、北段3部分;(2)在早白垩世,小宽断裂带经历了早期伸展构造变形和末期左行走滑-构造变形,断裂带的走滑-构造活动导致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内形成多个背斜;(3)小宽断裂带形成于中国东北地区由古亚洲洋构造域主导向太平洋构造域主导的转换过程,受控于早白垩世晚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加速俯;(4)小宽断裂带走滑-构造活动所形成的背斜构造是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内油气富集的重要构造。小宽断裂带南段发育封闭性良好的背斜构造,生-储-盖条件较好,具有成为梨树断陷下一步勘探方向的潜力。
邓铭哲方成名邓棚张永朱建峰
关键词:走滑构造松辽盆地梨树断陷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关于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深水区的构造,其背景下的构造演化阶段及古地貌变迁特征,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了3个关键界面和4种构造样式,将新生界划分为3个超层序,进一步分析了SSQ_1超层序内部的泥岩滑脱面;厘定了中新统构造的演化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内的地貌特征。形成于构造活动期的超层序(SSQ_3)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由断层、泥底辟和披覆沉积所主控,对应3个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①断层主控阶段。在重力滑脱作用下,断层沿不同深度滑脱面发育,所产生的位移差导致构造变换带内地层受到剪切应力而发育撕裂断层,其走向与断层近垂直;剪切破裂面的存在使地层抗应力强度大幅降低,在地层超压作用下,构造变换带内沿撕裂断层发育泥底辟褶皱;顺陆坡倾向搬运的重力流沉积物受到相关褶皱阻挡而发生沉积,导致重力流岩性圈闭集中分布于断层上盘的地貌低部位。②泥底辟主控阶段。在差异负荷作用下,塑性超压泥岩向相关褶皱与撕裂断层相关褶皱核部集中,形成大型滑脱褶皱;泥岩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由不同深度滑脱面所限定的地层单元内;滑脱褶皱的存在使其两侧形成了沿陆坡倾向展布的地貌低部位,并成为重力流储层发育的有利场所。③构造平静阶段。构造活动明显减弱,在填平补齐作用下地貌逐渐趋于平缓。
蔺鹏吴胜和吴胜和张佳佳王南溯黄梅
关键词:深水层序构造样式

相关作者

张长厚
作品数:61被引量:78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中生代 燕山板内造山带 逆冲构造 中段 板内造山带
王根厚
作品数:245被引量:1,75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增生杂岩 上三叠统
余年
作品数:37被引量:288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大地电磁 大地电磁测深 倾子 龙门山 逆冲构造
王绪本
作品数:616被引量:2,500H指数:2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大地电磁 大地电磁测深 瞬变电磁 电性结构 正演模拟
徐德斌
作品数:46被引量:57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第四纪 龙岗火山群 地层 逆冲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