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运动想象疗法“的相关文章
强制性运动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在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深入探索并验证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与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应用的实际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本研究精心挑选了我院神经内科6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采用数学随机分配法将其均匀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遵循常规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创新性地融合了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多项康复指标,涵盖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以及整体生活质量等多个层面。结果 实验组在各项评估指标上均取得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康复效果,且两组间的数据差异经过统计检验证实具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研究有力证明,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而言,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的结合应用构成了一种高效且可行的康复策略,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刘莹
关键词:偏瘫肢体功能
高频rT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在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共1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rTMS和运动想象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0 d和治疗20 d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反复唾液吞咽功能(RSST)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摄食功能水平,效果显著。
张佰景何欢郑银燕刘梦君王丽
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运动想象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帕金森病吞咽障碍
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性
2025年
分析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在使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中山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对象,选取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自2021年6月起,至2022年6月结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00名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B组(n=50,常规对症干预)、A组(n=50,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想象疗法)。观察3个月的疗效,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肢体功能。结果 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较,A组显著高于B组,(94.00%、74.00%)(X2=7.440,P=0.006)。经过治疗后,A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组,A组改良Barthel指数、下肢运动功能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分、平衡功能量表高于B组,(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于康复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曾珊吴昌师夏寿涛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核心稳定性训练运动想象疗法康复治疗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及ADL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维普等数据库。收集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所需评价指标的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RCT,共9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MA-UE评分[MD=6.93,95%CI(4.99,8.87),P<0.00001]、ARAT评分[MD=6.32,95%CI(1.86,10.78),P=0.005]、MBI评分[MD=8.44,95%CI(5.94,10.94),P<0.00001]显示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疗效更优。亚组分析显示,对病程在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辅以运动想象疗法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病程大于6个月的患者两者疗效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在脑卒中后6个月内介入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
王睿月侯兵张晓雪窦娜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脑卒中META分析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2024年
探究为因卒中而发生偏瘫的患者实施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在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因卒中而出现上肢偏瘫的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训练和改良强制性运动干预,并对观察组的15例患者进行运动想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发生的变化。结果 针对患者的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日常Bathel指数、运动活动日志(MAL)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在上述评分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但观察组患者发生的改变更可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3.33%,观察组患者的疗效相对更佳(P<0.05)。结论 为卒中偏瘫患者同时实施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蒋鸣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上肢功能康复效果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远程康复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会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生活和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增加病人的跌倒风险,使得病患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而且还会进一步降低病患的自我效能感,使其难以彻底地融入社会。尤其是对于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脑卒中病人来说,受康复费用、医疗资源和交通出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在出院后,接受长期、规范的康复指导。而将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远程康复护理中,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安全便捷,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
刘雪艳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脑卒中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中药泡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中药泡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中药泡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生命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整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中药泡洗能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香冯娜江美琴王静巍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中药泡洗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薛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6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n=43,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及观察组(n=43,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rTM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MoCA量表)、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疼痛程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前,两组MoCA评分、BBS评分、FMA总评分与上下肢评分、BI评分、VAS评分及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BBS评分、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BI评分、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SCI患者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rTMS进行干预,可有助于提升患者认知功能、躯干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且较为安全。
韩洪莉张莎莎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想象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住院,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初发脑卒中患者75例(病程<3个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康复机器人训练组(B组)、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各25人。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运动想象疗法训练;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C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3组均接受8周治疗。治疗前、治疗4、8周后,采用Armeo?Spring上肢康复机器人关节活动数据、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4、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提高(P<0.001);治疗4、8周后,B组、C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且C组各项指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赵艳唐迪李月崔向红刘东杰王丽丽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想象疗法上肢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疼痛程度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0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6周。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08±0.74)分,低于对照组的(2.36±1.24)分,肩关节各方向主动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阶段性抗阻训练可减轻脑卒中后SHS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肩关节主动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张素素张丹丹李瑞娜许翠萍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运动想象疗法疼痛程度

相关作者

王强
作品数:333被引量:1,881H指数:2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偏瘫患者 偏瘫 脑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章惠英
作品数:31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偏瘫 脑卒中偏瘫患者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 康复训练
章雅青
作品数:147被引量:1,769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影响因素 护理教育 教育
孟萍萍
作品数:20被引量:224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偏瘫患者 偏瘫 上肢 运动想象疗法
随燕芳
作品数:12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表面肌电 脑梗死患者 运动想象疗法 脑梗死偏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