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 score,GCS)、血乳酸(lactic acid,Lac)与输血量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诊治且完成随访的12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06)和预后不良组(n=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GCS评分、Lac水平、输血量。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GCS评分、Lac水平、输血量对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8例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占比17.19%。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初始24h输血量及Lac、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GCS评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初始24h输血量与入院GCS评分、入院Hb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入院Lac水平呈正相关(P<0.05)。初始24h输血量、入院GCS评分及入院Lac、Hb水平是影响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始24h输血量、入院GCS评分、入院Lac、入院Hb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22、0.872、0.881、0.798、0.931,敏感度分别为68.2%、76.6%、85.7%、75.7%、88.8%,特异性分别为70.8%、81.0%、78.5%、81.0%、85.7%。成对Z检验显示,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个指标检测,且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最优(P<0.05)。结论初始24h输血量、入院GCS评分及入院Lac、Hb水平均是影响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效能价值最高。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输血及输血量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2例VLBWI,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76例)和测试集(26例)。比较训练集中输血组和未输血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住院期间疾病及治疗措施,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VLBWI输血的危险因素,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和Light GBM四种机器学习法构建输血预测模型,比较四个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VLBWI输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拟合预测模型。结果出生体重小、胎龄小、生后两周内采血量多、肠外营养时间长及剖宫产是患儿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XGBoost、CatBoost、Li g h tGBM模型的AUC分别为0.836(95%CI:0.745~0.889)、0.801(95%CI:0.734~0.862)、0.738(95%CI:0.658~0.800)和0.700(95%CI:0.609~0.785),与测试集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步进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出生体重、胎龄、出生时血红蛋白(Hb)值、出生时红细胞比容(Hct)为VLBWI输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VLBWI输血量Y=24.175-0.731×出生体重-0.538×胎龄-0.431×出生时Hb值-0.569×出生时Hct,F=33.321,P<0.001,D-W(德宾-沃森)=1.725,R2=0.671。结论VLBWI输血指征中出生体重、胎龄、生后两周内采血量、肠外营养时间及剖宫产是影响患儿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胎龄、出生时Hb值、出生时Hct为VLBWI输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和LightGBM四种机器学习法进行预测,发现Logistic曲线的预测效果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