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29篇“ 辅助生殖“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与辅助生殖
2025年
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整合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中,将是现代医学最具前景的进步之一。ART包括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胚胎冷冻等,传统上需要依赖于临床医生和胚胎学家的专业知识。考虑到这些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不可完全避免的固有主观性,加之临床对更高成功率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近年来不断在探索AI驱动的解决方案。AI能够处理大量数据、识别模式和进行预测分析,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生殖医学的各个方面——从初始诊断到治疗计划制定,再到胚胎选择和妊娠监测等。本述评探讨了AI在ART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主要进展、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乔杰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
一种辅助生殖技术用人工授精装置
本发明属于人工授精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辅助生殖技术用人工授精装置,包括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外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注精孔。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注精孔、活动板、内导管和第二注精孔,当第一注精孔和第二注精孔错开时,内导管将会...
赵敏英王瑜卢玲刘盼田瑜陈明新赵雨曈
浅析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2025年
“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生育率面临下行压力,不孕不育率逐渐提升。辅助生殖技术作为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途径,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生育的曙光。然而,当前辅助生殖技术的推行应用之路仍然障碍重重。对此,本文聚焦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发展应用面临的现实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以国外辅助生殖治疗的相关政策为参考,提出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落地的政策建议:协调区域辅助生殖资源均衡分布、强化辅助生殖技术的政策保障、增强医学伦理专业协会的机构职能、规范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应用。
毕淑雯尹静涵张浩原李佳佳
关键词:不孕不育伦理规范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实践与思考
2025年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为顺应积极的生育政策、减轻不孕不育人群接受医疗服务的经济负担,全国范围内正在加速推进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本研究参考典型国家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政策实践,分析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政策的实施现状,发现我国政策运行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医保政策支持辅助生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尚存在一定挑战。在政策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还需动态优化辅助生殖的医保制度设计、逐步扩展辅助生殖领域的医保支付范围、加强宏观规划和管理,以促进辅助生殖技术公平可及,从而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贾溜溜胡琳琳肖丹妮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医疗保险卫生政策
人工智能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2025年
1956年,McCarthy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1],其在医学领域逐步应用。1978年首个试管婴儿诞生推动了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发展,而AI进一步提升了胚胎评估精度与妊娠预测能力,为不孕症诊疗提供新方向[2]。目前AI在生殖医学的研究集中于生育能力评估、胚胎智能筛选及诊疗分析整合,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AI在生殖医学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陈文丽李娜苗聪秀李敏
关键词:人工智能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医学不孕症
人工智能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进展
2025年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一些AI技术已经应用于ART临床实践,协助医生进行精液分析、胚胎选择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等工作,并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规范AI的开发流程、增进医患双方对AI的认知并促进其与临床实践融合,有助于推动AI技术的进步。本文对AI在ART领域各环节中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覃茜杨一华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殖医学不孕
年龄同样会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2025年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女性地位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倾向于推迟结婚和生育的时间,以便更加专注于个人职业发展或实现自我价值。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超过35岁之后,女性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其自然生育能力逐渐减弱,这主要是由卵巢功能衰退所导致。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许多希望成为父母的家庭提供了新的希望。但是,这些技术的成功率受到女性年龄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各不相同。下文便探讨女性年龄与辅助生殖技术(ART)成功率之间的关联,并向计划接受此类治疗的女性提供实用性的护理指导建议。
王晓婷
关键词:卵巢功能衰退辅助生殖技术职业女性年龄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双胎妊娠的管理策略
2025年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孕产妇面临“高龄化”趋势,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双胎妊娠比例也不断升高。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较单胎妊娠更易引起各种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双胎妊娠由于其特殊性,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为了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双胎妊娠的围产保健质量,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章提供了一些关键的管理策略。
洪凡真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双胎妊娠管理策略
辅助生殖技术中精子DNA损伤的研究现状
2025年
精子DNA完整性对受精卵的形成至关重要,精子DNA损伤可能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成功率。精子DNA损伤主要包括单链和双链损伤,这些损伤可能在受精、胚胎质量和着床能力等多个方面影响ART的成功率。精子DNA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氧化应激、年龄、激素以及环境等。同时,卵母细胞对精子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也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和实验室主要通过药物干预、优化精子选择来降低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从而改善ART的临床治疗结局。综述精子DNA损伤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对ART治疗结局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精液制备方法。
徐姗孟江萍
关键词:精子生殖技术男(雄)性精子注射
冷冻睾丸精子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冷冻睾丸精子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4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分院使用冷冻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195个周期的相关资料,根据冷冻睾丸精子质量分为有活动精子组和无活动精子组,进一步将有活动精子组和无活动精子组分为梗阻性无精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患者和非梗阻性无精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根据来源分为OA组和NOA组;根据冻存时间分为≤3个月组和>3个月组。比较各组基本信息与临床结局。结果:按冷冻睾丸精子质量、来源和冻存时间分组,各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estradiol,E2)(基础),子宫内膜厚度(移植日)、窦卵泡数、获卵总数、D3优胚率、移植胚胎数、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活动精子组与无活动精子组受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女方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组和NOA组受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女方AMH(基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精子组OA患者受精率高于NO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活动精子组OA患者受精率、囊胚形成率高于NO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动精子的受精能力显著高于无活动精子,OA患者睾丸精子受精能力显著高于NOA患者,冻存时间不影响睾丸精子的受精能力;不同来源、不同质量和不同冻存时间睾丸精子不影响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率。
许小琴蔡昌明霍骏业程立子于文娟方小武
关键词:精子质量辅助生殖技术

相关作者

乔杰
作品数:814被引量:6,459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胚胎
孙莹璞
作品数:473被引量:3,646H指数:2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结局分析
黄国宁
作品数:237被引量:2,433H指数:23
供职机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胚胎 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
刘嘉茵
作品数:544被引量:2,901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率
周灿权
作品数:483被引量:2,59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胚胎移植 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