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轮轨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 重载铁路钢轨高接头轮轨动力学响应特征
- 2025年
- 为研究重载铁路钢轨高接头轮轨动力学响应特征,在某重载铁路线路开展27~40 t轴重重载列车作用下钢轨焊接接头性能试验,对接头平直度和动力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重载试验,钢轨焊接接头低塌量远低于修理限值;平直度为0.50~1.0 mm/1 m高接头的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等安全性参数均满足安全限值,但其平直度高点值越大,安全裕量越小;轴重每提高1 t,焊接接头轮轨垂向力增大约5 kN;对于平直度大于0.5 mm/1 m但小于1.0 mm/1 m的高接头,当轴重不大于35 t、速度不超过80 km/h时,或轴重为35 t、速度不超过70 km/h时,轮轨垂向力可满足UIC 518标准要求。建议我国重载铁路轮轨垂向力限值参考UIC 518;建议27~40 t轴重重载铁路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高点值控制在0.5 mm以内。
- 石彤
- 关键词:重载铁路平直度轮轨动力学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轮轨动力学特性及其控制研究
- 2024年
-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轮轨相互作用的原理,探讨列车轮轨动力学特性影响因素,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轮轨动力学特性控制策略与技术,可有效优化轮轨界面的动力学行为,提高系统运行平稳性、乘坐舒适度和能效水平。该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轮轨系统的精细化设计和高效运维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确保运营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刘建超张建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动力学动力学控制
- 重载铁路钢轨波磨区段的轮轨动力学细观行为研究
- 钢轨波磨是铁路线路在服役过程中,在钢轨顶部工作面沿纵向出现的波浪形磨损现象,是重载铁路上钢轨损伤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目前大多数研究是基于轮轨振动从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钢轨波磨的产生与扩展,而从细观层面观测轮轨接触斑处应力...
- 王伟祺
- 关键词:重载铁路钢轨波磨塑性流动瞬态动力响应
- 小半径及大坡度地段直线电机车辆轮轨动力学特性探究
- 2024年
- 直线电机车辆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加密线中有独特优势。文章以北京市轨道交通28号线为例,建立直线电机车辆-轨道-道床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辆通过小半径及大坡度地段的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影响并不显著。行车速度80 km/h地段,曲线半径不宜小于400 m。曲线半径减小时,轮轨力、脱轨系数以及轮重减载率峰值均随之增大。坡度增大时,车体垂向加速度峰值增大。不同坡度下的车体横向加速度、轮轨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峰值基本相同。因此可得,直线电机车辆适合在小半径及大坡度地段运行。
- 张利张佩竹郝晓成
- 关键词:直线电机车辆小半径曲线大坡度动力学响应
- 高速铁路道岔打磨对钢轨平顺性及轮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提高一高速铁路道岔焊缝处的轨道平顺性,解决列车通过时有异响等问题,分别采用传统垂直打磨机和数控钢轨精磨机对某1/18道岔的焊缝处进行了打磨。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了道岔打磨前后线路不平顺及列车通过时的轮轨力和振动加速度。对比打磨后钢轨平顺性和动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两种打磨机的打磨效果及打磨遍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打磨机均可改善道岔钢轨焊接接头平顺性;打磨后车辆通过时轮轨力、钢轨振动加速度均有所改善,且精磨机的改善效果大幅优于垂磨机;采用精磨机打磨结束后,振动频率3.0~7.0 kHz附近的钢轨振动响应幅值大幅下降,钢轨振动加速度大幅减小。
- 龚继军赵冠闯李建辉庞建平赵晓斌魏来王攀杰
- 关键词:高速铁路轮轨力
- 道岔钢轨打磨对轮轨动力学影响分析
- 2023年
- 以道岔钢轨为研究对象,对线路钢轨实施个性化廓形打磨,采用Simpack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钢轨打磨前后轮轨动力学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钢轨实施打磨后轮轨接触几何分布较打磨前均匀,车轮横向力、磨耗系数、脱轨系数等指标均有所改善,分别下降了16.95%、11.61%、10.26%,通过道岔钢轨打磨可以有效提升车辆运行稳定性,同时对延长轮轨服役时间具有积极作用。
- 李伟
- 关键词:钢轨打磨道岔磨耗动力学
- 高速铁路焊接区轮轨动力学响应及疲劳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行车条件下,高速列车通过钢轨焊缝区高频振动及轮轨冲击损伤问题,应用列车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钢轨焊接区典型不平顺对轮轨垂向动态响应特征及发生疲劳损伤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高速列车通过下凹型焊缝的轮轨冲击作用强于上凸型焊缝,通过W型不平顺的轮轨垂向动态作用强于V型不平顺;(2)随着焊缝区不平顺波深的增加或波长的减小,轮轨垂向响应增强,在铁路钢轨养护中,建议以波深0.4 mm及波长0.4 m为焊缝区限值进行打磨养护;(3)结合安定理论,确定钢轨焊缝的疲劳损伤区,横移量大于9.5 mm时,疲劳因子大于零,当横移量达到10.1 mm,上凸型焊接区疲劳因子达到0.041,下凹型焊接区疲劳因子达到0.068,下凹型焊缝更容易产生疲劳裂纹;(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焊接区裂纹萌生可能性的预测及钢轨养护提供借鉴。
- 林凤涛张子豪翁涛涛方琴贾喆陈武黄金霞
- 关键词:轮轨力
- 普速道岔轮轨动力学试验及仿真研究
- 当前中国普速线路总里程约占全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的74%,在铁路运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两股轨道、跨越交叉线路的作用,由于岔区轨道结构存在着区别于一般线路的变截面特征和平面几何参数,导...
- 方智超
- 关键词:钢轨打磨动力学响应
- 钢轨打磨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轮轨接触区域分布概率和轮轨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剥离掉块等病害频发,钢轨打磨是去除钢轨表面病害,恢复钢轨正常服役状态的主要方式。建立重载货车动力学模型,结合实测钢轨廓形,分析钢轨打磨前后轮轨接触区域及分布概率、受力特性、列车横向力及脱轨系数、轮轨蠕滑特性、轮轨磨耗指数等表征参数的差异,总结钢轨打磨对轨道服役状态的优化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钢轨打磨明显改善曲线内外轨轮轨接触区域分布,降低轮轨接触斑法向应力;明显改善轮轨受力与行车安全性,打磨后内轨横向力降低18.4%,脱轨系数降低16.0%;显著减小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内轨纵向与横向蠕滑现象,有利于减缓钢轨波磨与剥离掉块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 徐万华折成林
- 关键词: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打磨轮轨动力学轮轨作用力
- 国外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轮轨动力学及减磨优化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结合埃塞俄比亚有轨电车项目,基于低地板有轨电车结构特性和轮轨关系建立对应的非线性嵌入式轨道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曲线半径、轮轨摩擦系数、车辆轮重、车辆通过速度等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总重和通过速度与轮轨动态响应及磨耗呈正相关,随着通过总重和速度的增大,轮轨磨耗显著增加;随着摩擦系数增大,横向力减小但磨耗增大;适当增大曲线半径能够有效改善轮轨接触状态,优化列车通过曲线的性能。
- 廖涛徐井芒周文涛王小韬王建
- 关键词:有轨电车小半径轮轨动力学磨耗
相关作者
- 翟婉明

- 作品数:502被引量:3,979H指数:36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轨 动力学 铁路
- 王平

- 作品数:539被引量:2,674H指数:2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道岔 无缝线路 钢轨 无砟轨道 高速铁路
- 丁军君

- 作品数:121被引量:56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车轮磨耗 磨耗 动力学性能 轮轨接触 弹性车轮
- 陈道兴

-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钢轨 钢轨使用 焦柳线 轮轨系统 轮轨动力学
- 王小韬

- 作品数:46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城市轨道交通 扣件 钢轨 弹条 整体道床